APP下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培养投资理财人才

2012-04-29黄德权

金融理论探索 2012年6期
关键词:投资理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黄德权

摘要: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保险学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投资理财人才,在数量及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应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加强投资学专业建设,积极培养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投资理财人才。

关键词:投资学;专业建设;投资理财;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71-02

一、我国投资理财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的现状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而国内培养专业性投资理财人才的历史还很短,培养人才数量及质量都远远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供需缺口很大。

如何培养新型的投资人才,优化设计出新型的投融资工具和理财方案策略来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各国金融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心所在。投资专业人才就是将工程的思维、方法和高新技术引入到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信息方法,及时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投融资问题,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方案。在当今社会财富高度证券化,各个行业都已离不开投资理财思维和技术的运用,更离不开投资理财的人才。

高校用于专门培养投资理财人才的投资学专业,近20年来在我国取得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院校教育脱离金融市场实际,不能紧跟国际水平与潮流,人才质量不能符合实践需要,教育规模跟不上投资业的前进步伐,导致许多金融机构至今不得不承担许多本应由院校教育完成的社会化工作。我国金融业已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代,需要尽快实现与国际金融业的接轨。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掌握前沿金融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现代投资人才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挑战。

二、明确投资学专业的定位及专业建设目标

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保险学与风险管理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产生的大量新型证券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投资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投资学专业的地位在国外日益提高。在国外商业教育领域,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理论和技术可以像投资理论这样被迅速应用于实践。1998年我国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改革,将理财学并入财务管理,同时将投资经济一部分并入金融学,形成了投资理财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建立在现有的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和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科)两个专业基础上,兼顾了原来的理财学和投资经济的专业特色,是一种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专业。

各高校投资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并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来确定。广东商学院为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建设需要,将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争建成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投资学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投资理财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理财人才需求的变化,投资学专业应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快建设综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开放办学,构建“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先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投资学专业的教学必须有一支既有深厚投资学理论功底又能熟练运用实验教学手段的师资队伍。广东商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国家级、省部级或学校各类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培养实验教学建设的核心队伍,以科研力量对教学工作的支撑,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集成共享,促进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的形成。

(二)模块化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我们将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成5个模块,即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综合运用课;开设实验性金融课程(投资学综合实验课)、创新能力课程(理财产品开发设计案例分析,资本市场运作案例分析,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市场营销型课程(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营销等)。实验教学应以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运用课三个层次来组织教学。

(三)以金融实验室为平台,构建“立体化”的投资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市场需求和社会未来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品质的要求标准和结构,制定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实验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见图1)组成,具体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金融企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课程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拓展与创新能力实验和企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训四大模块。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投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也要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互动性、启发性、完整性,从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其自身系统性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要求,实验课程体系的结构应做如下安排:(1)实验课程体系中基础实验课占30%,主要解决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与金融行业的了解和认知。(2)实验课程体系中(专业及跨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课占45%,主要解决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学科有关行业部门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3)实验课程体系中模拟实验课和研究创新实验课占25%。通过教师对实验课程的设计,利用课程实验软件,利用模拟沙盘,组织学生研讨,写实验报告和综合实验报告。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四)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

通过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集成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广东商学院的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增强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理论、方法、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四个层面的培训。以教师为主导建设网络辅助课程6门、精品课程2门、专业资源库1个、专题学习网站1个。(2)利用Blackboard学习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学生学习社区、学生创新网站、学生专题学习网站。(3)依托网络课程建设,实现课堂与网络的有效整合,将投资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作业处理、辅导答疑、师生交流、学生学习活动跟踪分析、平时成绩记录等主要教学活动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络平台完成,有效延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空间,实现课堂与网络教学的全面整合。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三型”人才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改进课程的讲授方法,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将知识传授和方法论指导相结合,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实现投资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为了突出学校投资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探究式、案例式和模拟式等教学方法或措施。

参考文献:

[1]林继肯.中国金融学教育与金融学科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62-75.

[2]马彧松.本科投资理财专业设置的架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217.

[3]吴云勇,陈凌白.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浙江金融,2008(1):64.

[4]刘磊.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4).

[5]陈兵等.个人理财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6):45-47.

(责任编辑:卢艳茹;校对:郄彦平)

猜你喜欢

投资理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试论家庭投资理财与风险控制
我国城镇居民投资理财调查与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