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2012-04-17白朝英

中国药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配药中药房调剂

白朝英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中药调剂是一项既繁复又重要的工作,许多因素都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导致调剂差错[1]。为更好地提高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的调剂效率,笔者在此介绍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应用的一种新调剂模式,并通过与传统调剂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新调剂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中药房配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新模式组(A组)与传统模式组(B组)各50例。两组患者所配药材的种类、数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采取传统调剂模式,即工作人员收到患者的中药处方后先仔细审查,随后根据处方配方;由单人操作,通过核对后进行煎煮、罐装,或直接包药,最后签发至患者手中,并进行用药指导。见图1。A组采用新调剂模式,在传统调剂模式的基础上,将配方工作由单人操作转换为流水线操作。4名工作人员组成1个配方小组,其中1名为替换人员,可根据工作强度与具体情况替换。工作人员A拿到中药处方仔细审查后,向工作人员B报出药物名称和药量,B取药称重后,转给工作人员C,C运用减量法分药,并将各味药物分类排放,以便复审,最后交至前台窗口。见图2。观察两组的工作效率、配药质量、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并做好记录。

图1 传统调剂模式工作流程图

1.3 效果评价

根据配药质量,分为2个级别。合格:无错药、漏药、多药、劣质药品、炮制方法错误及剂量错误情况出现;不合格:出现错药、漏药、多药、劣质药品、炮制方法错误及剂量错误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图2 新调剂模式配方流水线操作图

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进行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两组工作效率比较

表2 两组配药质量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中、小型规模的门诊中药房特点是缺乏资金,场地较小,以及缺乏现代化自动调剂设备,因此对中、小型规模的门诊中药房而言,调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4]。

通过对比新调剂模式与传统调剂模式的工作效率,发现新调剂模式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平均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从原来的10 min缩短为6 min,来回走动的时间为0 s,工作效率显著高于传统调剂模式。这表明,应用新模式于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能有效减少来回走动的次数,可互相提醒药品与物品的所在位置,降低寻找时间,从而提升整体完成时间,这与文献[5]报道一致;配药质量明显改善,错药、漏药、多药、剂量错误均为0例,劣质药品与炮制方法错误仅各有1例,合格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传统调剂模式。应用新模式于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时,工作人员只需管理好自己这块工作,有足够的调剂时间,确保调剂质量。传统调剂模式由单人进行调剂操作,出现漏药、多药、错药等差错也不易被发现,而新调剂模式可相互提醒与监督,出现问题能及时被发现与纠正,配药质量与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这与文献[6]报道一致;患者满意度提高,传统调剂模式由于工作效率低、配药易出现差错,导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对配药质量不满意,50例患者中,满意度仅为48.00%,而应用新调剂模式大大降低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在配药质量上也有明显改善,50例患者中,满意度达78.00%,显著高于传统调剂模式。这说明应用新模式于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中药房的信心与满意程度,与文献报道相同[7]。

新调剂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1名成员工作效率低,会影响整个团队,以及容易造成团队成员间的不满与恶意竞争等。因此,如何提升整体素质与调整好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是新调剂模式中较为关键的问题。建议平时多开展专业培训,安排团队间小组会议,提升成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有利于互相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一个团结、紧密、拥有良性竞争的团队。

新的调剂模式能够有效缓解配药高峰期的拥挤与排队,同时改善医患双方的负面情绪,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效果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改善并推广应用。

[1]张抗怀,杨世民.消费者对医院药房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7):506.

[2]陈 晨,张晓乐,李 燕,等.综合性防范措施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其隐患的实践[J].中国药房,2005,16(19):1 456.

[3]倪立坚,王宁娜.中药煎药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海峡药学,2010,22(10):242 -243.

[4]杨晓秋.新形势下中药房工作之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6.

[5]张培华.如何管理好基层医院中药房[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43 -144.

[6]李在林,赵 丽.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1):3 094 -3 095.

[7]刘英杰.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584 -585.

猜你喜欢

配药中药房调剂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要不要服从调剂?
输液配药时胶塞掉屑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养老金中央调剂运行机制及最优调剂比例测算
——基于二次调剂算法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