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蠲痹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之浅析

2012-04-13广西壮族自治区

陕西中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脉络麻木瘀血

庄 灿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中医科(柳州 54500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iabietic peripheral necur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达60%左右[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虽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其发生不是单一因素,而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蛋白质非酶基化,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和山梨醇蓄积相关[2]。目前,西医对该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临床上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治,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观点。鉴此,笔者撰文就DPN的中医药辨治思路略作浅述,以期能为临床有效治疗该病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 “脉络痹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病理 中医学虽无DPN这一病名,但对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中医古籍已有所论述,如《丹溪心法》谓:“消渴病日久,腿枯膝细,关节酸痛”。DPN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等,与中医“痹证”的表现极其相似,故当属“痹证”范畴[3]。“痹者,闭也(《中藏经》)”,“闭而为痛痹斯名(《医学实在易》)”,糖尿病日久,阴损气耗阳伤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故而,“脉络痹阻”是DPN的病理基础,“脉络痹阻”形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因虚致瘀,瘀血停留,阻滞脉络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中老年人多见,该病病程较长,后期则变症百出,DPN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病理特点,阴虚生内热、燥热又进一步消烁津液,使阴液更虚,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日久则阴损及阳,或阳虚气馁,出现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气虚一则无力推动血液,血液运行不利,形成血瘀;二则固摄无权,使血溢脉外,形成瘀血,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疼痛,精神萎顿,眩晕,面色白,自汗气短,舌淡苔白,舌体瘀斑,脉虚细无力等;三则温煦失司,阳虚寒凝,血液运行迟缓,形成血瘀则出现刺痛,麻木,以下肢为著,入夜疼痛加剧,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四肢欠温,怕冷,浮肿,阳痿,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等症,故《王旭高医案》有“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的记载;阴虚内热,阴血耗伤,脉道不充,则血脉涩滞,脉络痹阻不通,则表现为筋脉拘挛,肢体麻木疼痛,兼见口燥咽干,大便干,身体发热,舌质暗红,脉细等症,此即“热盛则血枯,死血阻塞经络则不通成痹矣(《医碥》)”之意。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DPN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4-5]。

1.2 痰浊内生,痰瘀血互结,阻滞脉络 中医根据消渴病“三多”症状的不同,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不同。《普济方》曰“肾消口干,眼涩阴萎,手足烦疼”,“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秘传证治要诀》)”。由此可见,在糖尿病脏腑虚损的基础上,可导致手足烦疼、偏废等并发症,其形成与糖尿病过程中产生的痰浊直接相关。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临床许多病症的致病因素。肺燥、胃热、肾虚均会对正常的津液代谢产生影响,使肺失通调、脾不能散精化气、肾与膀胱失于气化,导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排泄,水湿停积,聚而成痰,痰停体内,日久成浊。同时,消渴病阴虚内热,耗津灼液,炼液成痰,故《医贯》曰:“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灼,不及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生痰不生血者。故阴虚生内热,热邪可灼津而成痰。”痰之为病,随气升降,内之脏腑,外则筋骨皮肉,无所不至,常与血胶凝,而致痰瘀互结,最终导致了痰瘀交阻,络道闭塞,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神经微血管受累,形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致使肢体麻木,疼痛产生。

现代医学也认为,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周围滋养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以致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使神经缺血及营养障碍,导致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化和脱髓鞘改变[6];脂质代谢异常,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平滑肌增殖,微血管狭窄或闭塞使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改变[4]。

由此可见,不管从祖国医学的角度还是现代医学的角度看,DPN始终存在着“脉络痹阻”这一病理。因此,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则是导致糖尿病早期神经并发症的主要机理[7]。

2 “蠲痹通络”是治疗DPN的大法 DPN临床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多数医家认为DPN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阴损气耗阳伤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阻脉络,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该病病机复杂,渐积而成,属沉疴痼疾,病位在脉络,涉及肺、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但气血不畅、脉络痹阻为其病机关键,也是DPN临床发病的直接原因,故蠲痹通络是治疗DPN取得疗效的关键。

但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病情复杂,一方面存在着气血阴阳虚损之本,另一方面又有燥热、痰浊瘀血内蕴之标实的总的病机特点。故临证切勿忘记DPN的病机特点,当灵活应用通络之法,而不得囿于痰、瘀之邪,而一味以祛邪为务,若一味采用活血泻浊祛痰等攻伐之药,则有更伤正气之虑,如单投扶正之剂,恐有蕴邪留寇之弊,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向愈,反而会加速病情的恶化。故治疗上应注意一个“虚”字,一个“通”字。《医学新传》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以通;寒者,温之以通,无非通之之法”。“虚则补之”,则肝肾足,脾胃健,正气充,气血旺,则机体精、气、血、津液及饮食水谷等各自的代谢及其转化正常,停积体内之痰浊瘀血可化;“实则泻之”,则痰浊瘀血得祛,则经脉疏,气血畅,气阴复,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

在用药上,临证当灵活运用,如气虚当以黄芪、太子参为主,配以葛根等,益气养阴,根据痰瘀之多少,配以丹参、鸡血藤、路路通、茯苓、白芥子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之品;阳虚当以仙灵脾、菟丝子等助阳而不温燥之品为主,伍以通络止痛之品如桂枝、通草、川芎等;病久邪恋正虚,肝肾精亏,治当滋补肝肾之地、芍、参、杞之类,加以舒筋通痹之品,必要时可适当加上虫类,如䗪虫、地龙、蜈蚣等,搜剔经络之邪,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DPN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贯穿DPN的整个过程,属本虚标实之证。故“蠲痹通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主要治法,但是如何恰当的运用“通法”,当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病位深浅,本虚标实的孰轻孰重,或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或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谨守病机,针对病机灵活遣药组方,方能达到起沉疴之目的。

[1]崔丽英.重视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治[M].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24(14):9.

[2]邹如政.糖末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观察[J].中医杂志,2003,44(9):679.

[3]李丽苹,蒋教英,陈旭梅.糖痹通脑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8):574.

[4]沈稚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6-287.

[5]李道华,李仁铭,徐 骁.针灸加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68-70.

[6]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281.

[7]仝小林,倪 青,宋 军,等.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0-129.

猜你喜欢

脉络麻木瘀血
麻木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瘀血发热治验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