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照片在椎管内麻醉穿刺过程中的应用

2012-03-31王燕妮陈华规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椎管体位手术室

王燕妮, 陈华规, 刘 芸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北 荆州 434000)

体位照片在椎管内麻醉穿刺过程中的应用

王燕妮, 陈华规, 刘 芸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评价体位照片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的病例结合图片讲解麻醉体位,从穿刺准备时间、穿刺前后患者心率增快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头痛的发生率4个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总结体位照片在椎管内麻醉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病例麻醉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掌握椎管内麻醉体位知识的前提下,结合体位照片对患者进行积极的体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麻醉效果,达到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目的。

体位照片;椎管内麻醉;穿刺;体位护理

椎管内麻醉是手术患者常规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它的原理是将药物注入椎管内不同腔隙,被药物波及的脊神经根受到阻滞或暂时麻醉使脊神经根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和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另外,硬膜外阻滞还可用于术后镇痛,是目前胸、腹部手术术后和分娩镇痛的主要镇痛方法[1]。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至今在手术间内悬挂椎管内麻醉体位照片,在麻醉穿刺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男104例,女96例。年龄在16~68岁,平均42岁。包括胆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骨科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h。

1.2方法

椎管内麻醉穿刺时,患者需采取侧卧、垂头、抱膝的体位。这种特殊的体位在没有进行训练的情况下,患者在穿刺准备时很难主动摆放。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实验组患者穿刺前,首先在电脑上下载一张标准的椎管内麻醉体位图片,做成24寸彩色照片,镶上边框,挂在靠近手术床侧面的墙上,以方便患者观看。对实验组的病例,巡回护士在进入手术间再次核对患者、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后,确认是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就指导观看体位照片,同时告诉患者头尽量向胸部屈躯,两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腰背部向后,使脊突间隙张开,这样有利于麻醉师的操作。同时也是减轻麻醉痛苦和减少麻醉时间的最好方法,并且在不影响肢体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面向照片的侧卧位,以方便患者的模仿和纠正。

2 结 果

2.1穿刺准备时间

指从仰卧位调整到正确的穿刺体位的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差值为2.5min。

2.2患者入室时与穿刺后心率增快率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差值为16%。

2.3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值为5.7%。

2.4术后头痛发生率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相差值0.8%。

3 讨 论

通过对实验组病例在麻醉前给予体位照片的观看及讲解,有效的消除了患者对于麻醉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提高了患者主动配合麻醉的能力;缩短了患者的麻醉准备时间;降低了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结合了图谱,避免了单纯理论沟通说明的抽象性、单调性,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对文化水平较低、语言不通、听力差、小孩以及年老的患者更具有实用性。手术室护士要做到正确的体位护理,必须掌握有关椎管内麻醉的相关知识,尤其是麻醉体位的知识,才能正确的指导患者配合麻醉,达到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目的。

[1]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15.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7.009

R614.41

A

1673-1409(2012)07-R020-01

2012-04-09

王燕妮(1982-),女,湖北荆州人,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编辑] 何 勇

猜你喜欢

椎管体位手术室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