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012-03-29朱淑华伍思静

关键词:愿景外语共同体

朱淑华,伍思静

(1.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3.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朱淑华1,伍思静2,3

(1.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3.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日益受到教育学界,尤其是教师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容和模式建构的介绍,分析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条件、障碍和策略,对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大学外语;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的强有力的教师发展途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日益受到教育学界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广泛关注。借鉴国外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建设我国大学外语教师的合作文化,通过建立专业共同体的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理论性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容和建构模式的介绍,分析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条件和障碍,最后提出其构建策略,以期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思路。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概述

(一)概念

“共同体”是来自社会学的概念,它表示:(1)在一个地区内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2)有共同目标和目的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指出“学习的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学习愿景”[1]。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实践模式。巴斯(Barth)将学习共同体描述为一个学生和成人都能根据他们各自的特性和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能相互监督、促进学习的地方。迈尔斯(Myers)和希姆普森(Simpson)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学习氛围,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应该也必须为共同学习负责。斯贝克(Speok)则强调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能够推动学习,同时把学习视为长期持续、积极进取的合作过程,旨在提高校内学习与生活的质量。这包括了校长、教师、学生、员工、家长之间的动态合作与对话[2]。霍德(Hord)认为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该不断追求和分享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目的是通过增强他们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效能,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16。

综上所述,专业学习共同体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属性:一、专业性。这个学习组织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素质为目标。二、学习性。学习既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方式,也是成员共同为之努力的目的。三、合作性。合作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模式。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承担任务、互相支持、共享经验,最终实现组织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容

霍德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内容设计了五个维度,这一描述已经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认可:第一、支持与共享的领导。校长或者院长需抛弃领导万能的幻象,通过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共享自己的领导权,让教师参与研究学校变革的策略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共同决策。第二、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就是担负起对学生的责任。专业学习共同体首先要构筑一个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潜能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彼此开放式沟通相互鼓励和信任。只有将个人的才能形成团体的力量,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才能得以保证。第三、协作学习。教师通过协作方式,进行反思性对话和探究,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及策略。另外,高校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更是包含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共进。第四、支持性条件。这包括了组建共同体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如教师何时、何地、如何定期聚集在一起,组织学习、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等物理条件。人文环境涉及教师对学生、领导、教学改革的意念,对终身学习的向往和兴趣,以及对待学生和同事反馈意见的态度等。此外,管理者的支持、同事间的信任和配合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五、共享的个人实践。教师就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共同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适时给予反馈,共同探讨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以相互支持求相互促进的心态进行各自的教学实践[3]29。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胡弗曼和海普在总结前人的共同体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参照霍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五个维度,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方案。胡弗曼和海普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要经过发起、执行和制度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需要从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学习和应用、共享个人实践、支持性条件五个方面去把握。

在发起阶段,校长要有意识地将教学领域的领导权转交与教师,以充分发挥教师潜在的领导能力。另外,校长还可以采用让渡领导权的方式,让教师在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中担任领导,以扩展教师的领导角色。这有助于教师们在领导角色中相互观摩合作学习,最终有助于形成一种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在执行阶段,学校授权与教师领导团队,让他们参与并分享权力和权威,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并承担责任。在此过程中,发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合作和学习团队,为教师协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组织机构的保障性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在制度化阶段,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共同承诺,形成共享和支持性机制。在这种机制之下,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到各种学校事务和学习团体中,通过互助协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最终在学校内形成平等合作、团结向上的氛围。专业学习共同体,正是期望通过教师和管理者的不懈探究、共同学习、分享信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力求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一)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性

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由于其人员结构和社会环境拥有了一些特殊的属性。(1)大学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由大学外语教师组成的,同时也包括学校或者学院领导、其他学院的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甚至还需要学生参与讨论和协作。(2)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外,还希望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流协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3)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所处的环境首先是一所大学。大学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并被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是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机关,这就决定了共同体具有兼具教学和科研两重目的的特性。另外,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常是由大学里外国语学院的教师组建的,但在共同体发挥作用的时候也会联系来自其他院系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共同研究。(4)大学教师之间的组织通常比较松散,定期进行组织活动不容易实现,因此,在组建他们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时候,网络环境和远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大量地通过MSN、QQ、RTX及视频会议等在线沟通方式实现交流和沟通是这一共同体的显著特点。

(二)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条件

总体而言,构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共同体,需要具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条件:

(1)从外部原因看,要有良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校园文化。教师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合作共进的氛围里,互相观摩学习,实现大家共同的目标。校园的小氛围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才能孕育出充满人文精神和合作态度的合作型学校,才能真正构建起有利于教师个人和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2)从内部原因看,专业共同体的五项基本内容都是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基本条件。首先,学校及学院领导要积极参与教师的对话与合作,与教师一起分享决策权和领导权,实现民主管理;其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望是两个促进: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共同体成员对这一目标的集体认同才能确保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形成;再次,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是共同体存在并得以发展的主要运行方式;还有,只有确定了一定的时间、地点、成员、交流机制等环境条件和教师角色、教师应对的态度等内在条件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共同体的构建;最后,教师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以隐性的形式存在,这些知识有教学经验、科研流程、人际关系等等,然而却又很难在教师队伍中传播。在专业共同体这个组织里,教师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个人实践、心得等隐性知识以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这是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性学校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根据胡弗曼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结合大学外语教师的特性,可以构建出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模式,此模式仍然以霍德的五个维度为基础,同时突出了大学外语教师的兼顾教学和科研的专业特性,尤其是在共同价值观和愿景、共同学习和应用、共享的个人实践三个方面,加入了大学教师非常关注的科研因素,符合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目的和特性。

(四)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障碍

虽然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学界一个重要的认识,但是要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却存在诸多障碍。(1)社会文化是最大的而且最难以克服的障碍。西方文化一向强调个人主义,倡导民主,鼓励个性张扬;而东方文化则强调无为而治,中庸和谐,鼓励大一统。几千年累积而成的权力观念、等级观念,使得教师一直处于比较被动和压抑的地位,难以拥有主人翁意识,难以真正建立一个民主合作的氛围。(2)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是阻碍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问题。长久以来,大学教师在教学行为中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用规定的教材在规定的时间用规定的方式讲授规定的内容,再加上教师们往往都各自为战,较少观摩他人教学、也不愿意别人观摩自己的教学,很少与别的教师分享教学和科研心得,造成教师们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传递方式陈旧、科研能力日渐薄弱。因此,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和专业发展理念,构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观、终身学习观和协作学习观是解决教师教学观念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构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首选策略。然而,要针对大学外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并非易事,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长期的努力。

(1)转换领导角色。学校或学院领导要率先成为一个学习者和协作者。实现角色转换,建立一个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的前提是给予教师充分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权利。教师这一“关键群体”的真正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只有将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才能让教育变革发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终获得教学科研双丰收[5]。

(2)建立大学外语教师的共同愿景。大学外语教师通常拥有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的愿景,另外还可能拥有国内进修、出国留学等小群体愿景[6]。例如,三年内学校将要建成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们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学校在科研方面从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教师们在自我提升上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等。这些共同的愿景不但应该建立在共同体成员追求的个人愿景的基础上,而且应该建立在全员参与并沟通探讨的基础上。有了共同愿景,共同体成员才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不断促进自己和团体的成长和完善。

(3)创建和谐向上的协作氛围。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长期施行的行政化导致教师彼此孤立和个人主义文化凸显,教师间缺乏应有的协作机制。因此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策略是要构建一种支持性、协作性的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与管理者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学习。通过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的师徒制度、专家督导制度、教学、科研学习小组和专业团队等策略,加强教师们工作中的协作关系,确保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学校内部顺畅流通,真正形成普遍的协作性学习文化和氛围。

(4)构建网络专业学习共同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它为组织比较松散、聚会机会不多的大学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协作平台。这无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加强教师间协作。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化数字环境及时空上所具有的高度弹性,极易适合教师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在互助合作中交流沟通,实现每位教师教学与科研上的共同发展。第二,有助于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通过共同体平台提供的资源,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分享经验资料,将大量存在于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最终实现知识的传播、交流、分享、吸收和创新。第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在线聊天、博客互访等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们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氛围,使学习共同体内部关系更加和谐,运行更加顺畅。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当代教育学界推崇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便利途径。构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更是在互联网时代建设大学外语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之间互助合作的有效策略。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破除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障碍,推进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素质,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并最终使大学这一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成为一个和谐进取、互助合作的学习型学校。

[1]Boyer E.L.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for learning[M].Prineeton:NJ:Carnegic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5.

[2]杜福尔,埃克.有效的学习型学校一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佳实践[M].聂向荣,李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ⅩⅦ.

[3]Hord,S.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M].Austin,TX: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1997.

[4]胡弗曼,海普.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M].贺凤美,万翔,王大凯,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

[5]牛丽娜,丁心.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3(6):49-51.

[6]林锦秀.教师工作动机结构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52.

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ZHU Shu-Hua1,WU Si-Jing2,3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3.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

As a new-born effective method to develop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ies,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circle of teacher development.Basing o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content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obstacles and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which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for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ege English;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451.2

A

1001-6201(2012)03-0134-04

2012-02-26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课题项目(FIB070335-A15-03)。

朱淑华(196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伍思静(1979-),女,四川资阳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树武]

猜你喜欢

愿景外语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