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致性分析
——地理教学评价的又一视角

2012-03-21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46芦怡婷

地理教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范式学业一致性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46) 芦怡婷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10046) 赵 媛

一致性分析
——地理教学评价的又一视角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46) 芦怡婷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10046) 赵 媛

教师和学生是地理教学中的互动主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课程标准对教育实践有着重大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要严格参照课程标准进行,与课程标准的“相符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业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致性分析”方法为地理教学评价中与课程标准“相符程度”的判断提供了可能性,并可以进行纵向或者横向上的量化比较,是地理教学评价的又一视角和有效方法。

一、一致性分析的缘起

学界广泛接受的“一致性”(Alignment)的定义是Bhola等人提出的:“某一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与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测试之间的相符程度”[2]。

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标准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在《美国2000: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两个文件的指导下展开,制定了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考试制度,力图改变当时美国教育水平日渐低下这一事实。在改革中,评价与国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为此,1994年美国教育部与科学教育国家委员会合作建立了课程与评价一致性分析协会,推动并专注于一致性研究范式的开发。

随后,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CLB)教育法案,引起了全社会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关注,一致性的研究进入了崭新阶段。研究的范围从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扩展到了语言艺术、社会科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而且研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如:美国教育相关部门开设的SEC On-Line网站,提供工具帮助教师测量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并可以与在该网站注册的其他学校及地区的教师进行比较,为学校及老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致性分析传入我国较晚,2008年以来有相关文献发表,但是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层次,应用分析的文章主要见于生物、物理和数学学科等,在地理教学评价方面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

二、一致性分析在地理教学评价中的意义

1. 促进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国家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集中体现。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课改的理念是否已经渗入了地理教学实践中。一致性研究可以让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认识到课程标准以及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适。同时,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较高的地理教学实践可以很好地将地理课程标准落在实处,是新课程改革执行力的体现,真实呈现课改进程,便于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调控,促进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 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及学业评价的开展

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业评价,都应该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为目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应该是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但实际情况中,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业评价可能与课程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学业评价又会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偏离,这样一来也许学生的考试成绩会得到提升,但是远远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因此,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应该是相统一的整体。只有当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均相适应时,教师才可以在地理课堂上自由的“演绎”课标,学生在学业评价中可以取得与自己实际水平相符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一致性分析方法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业评价与国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做出量化的评价,为地理教学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方便教师的自评与他评,也利于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理教学进行调控。因此,应加强一致性分析方法在地理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从理论走向实践,加强校际、区域间的交流,共同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

三、一致性分析在地理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1. 常用的一致性分析范式

自从一致性分析的必要性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充分认识后,众多机构和学者致力于一致性分析范式的开发,如:韦伯(Webb)一致性分析范式,成功(Achieve)分析范式,SEC(Survey of the Enacted Curriculum)分析范式,威克森(Wixson)范式,2061计划等。其中韦伯分析范式、成功分析范式和SEC分析范式在现阶段的教育研究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三种分析范式的操作步骤基本相似,最大不同就是分析的维度不同,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常用一致性研究范式比较

由于分析维度的不同导致三种一致性分析范式的使用对象存在差异,在帕特和史密森开发出SEC分析范式之前,一致性研究范式还只能针对试卷或者教材等文本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测量,而SEC研究范式可以针对教材、试卷、教师课堂教学、课程标准等任意两者间的一致性进行测量[3],使用范围大大拓宽。

2. 地理教学评价中的一致性分析

因为地理教学评价中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所以SEC一致性分析范式在地理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会更具有普遍性。下面就以SEC一致性研究范式为例,论述一致性分析方法在地理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的对象是教师课堂教学或者纸笔测验的载体——试卷等。

(1)知识种类深度分类表的编制

分类表的编制是一致性分析正式开始后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决定着后面分析的准确性和质量。

分类表的横坐标是对知识深度的分类,鉴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公认的客观“参考系”。所以在一致性分析二维分类表制订时,知识深度分类一般都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按照认知水平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4],并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一定的修订。纵坐标是研究对象及其涉及的课程标准的某一部分在知识种类上的划分,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内容进行确定。划分时需要保证研究对象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知识分类与其对应,这就要求知识分类对研究对象知识点的覆盖率要达到100%,不能有遗漏;知识分类的种类必须具有互斥性,不能有重叠。知识种类的分类可以由研究者与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合作商讨完成,力求分类的合理性。例如,进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中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时,知识种类深度分类二维表可如图1、图2所示。

图1 自然地理部分知识种类深度分类

图2 人文地理部分知识种类深度分类表

(2)数据的搜集、整理、填入

数据的搜集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获得和记录。一致性研究的参照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和试卷,比较容易获得,并可以进行反复分析,但是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这类研究对象的数据搜集相对比较困难。一种方法是进行详细的课堂观察记录,另一种方法是进行课堂录像,将影像资料作为研究载体。显然后一种方法比较科学,可供重复分析。

接着,要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整理出所需要的研究数据并进行归类、填入。对于国家课程标准,需要将二维表涉及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并按照知识种类和深度进行归类,并将对应的知识点的个数填入二维表对应的单元格中。对于试卷这类研究对象,需要将整张试卷的各个小题按照二维表的知识种类和深度进行归类,并乘以各小题对应的分值,然后将对应知识种类、深度的题目的总分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则需要将整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按照二维表的分类进行归类,并乘以在每个知识点上所用时间,然后将对应知识种类、深度的知识点的总耗时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这里的归类可以邀请不同专家独立完成,将每个专家的归类进行相关性分析,当相关良好时就可以作为最终结果填入,也可以请多个专家一同协商进行归类,但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归类的准确性。

由于国家课程标准形成的二维表和研究对象形成的二维表中单元格内数据的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直接比较,所以要对各表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每个单元格中的数据都除以对应表格中所有单元格数据之和,让二维表变为一张比率表,所有单元格数据之和为1。

(3)一致性指数P的计算

一致性指数P是表征研究对象与国家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指标,在SEC一致性分析范式中被定义为:

一致性指数P的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一致性程度越高,P=0表示两者完全不相符,P=1表示两者完全一致。

(4)数据的分析

计算得到研究对象与国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指数P后,并不能简单地根据P的大小来认定一致性高或者低,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P的参考值P0。若计算出的一致性指数大于P0,就可以认为这个P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时可以认定研究对象与国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达到要求。

对于P0的确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与SEC开发者帕特在方法上叙述最接近的是Xiufeng Liu等人的研究思路: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编写一定的运算法则,将课程标准和卷面分数随机赋值到一定结构的表格中,计算出两个随机表格的一致性指数P,然后重复从随机赋值到计算一致性指数P的过程20000次,得到关于这20000个P的正态分布,然后求得在此正态分布中要达到0.05的统计显著水平的P值即为P0[5]。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运用Matlab,Excel等软件完成上述过程。

计算出一致性参考指数P0后,就可以判断研究对象与国家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好坏”,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图表比较。

一致性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学评价方法。但一致性分析方法起源于美国,广泛运用的几种分析范式的开发者也均为美国学者,由于文化及课程环境的差异,一致性分析方法在中国教育环境下的“本土化”,特别是知识种类深度分类等,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土一致性研究范式的研究与开发,将极大地有利于一致性分析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推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 .人民教育,2001(9):6-8.

[2] Bhola, D. S., Impara, J. S., Buckendahl, C. W.. Alignment tests with states’content standards: Methods and issues [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ractice, 2003,22(3), 21-29.

[3] Andrew C. Porter, John Smithson, Rolf Blank, Timothy Zeidner. Alignment as a Teacher Variable [J]. 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2007, 20(1): 27-51.

[4] L. W. 安德森等.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Xiufeng Liu, Baohui Zhang, Ling L. Liang, Gavin Fulmer, Beaumie Kim, Haiquan Yuan. Alignment Between the Physics Content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ized Test: A Comparison Among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States, Singapore, and China-Jiangsu [J] .Science Education, 2008, 22(12): 777-797.

(责任编校:戴心雨)

猜你喜欢

范式学业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艰苦的学业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