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2012-03-21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312000耿夫相

地理教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生活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312000) 耿夫相

追求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312000) 耿夫相

耿夫相(1971-),男,汉族,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安徽省宿州学院地理系,2005年取得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任教于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从教近20年来,不辍笔耕,近5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2001年9月被授予“宿州市先进教师”称号 ;2010年被评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名师”; 2010年 被中南传媒集团聘为“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学科教材培训专家”;2012年被《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聘为特约编辑;参与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师参考用书的编写;参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读本《教师的精神家园》的编写。

“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理想的地理教育是耿老师不懈的追求。

地理与生活本应天然地联结在一起,但在基础教育中,因过分强调地理基础知识点的传授和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人为地割断了两者的联结。本文主要从生活在地理教学中失落的表现、生活化是地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回归生活化是当今教育的趋势及支撑的理论依据和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地理的关系与回归。以期为当前地理教学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和途径,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地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知;能够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空间信息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因此地理也成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虽然地理学有上述的重要价值,但地理学科却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上世纪90年代中学地理学科被迫退出高考的神坛;高校大量的地理系所被取消,相当数量的地理系纷纷改成“国土资源系”、“遥感地理学院”、“旅游系”、“城市规划系”等,究其原因,我想,原因之一是因为地理学脱离了“生活”,远离了“实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了使地理在高校中还能留有一席之地,学校纷纷把地理与“国土资源”、“遥感”、“旅游”、“城市规划”等实用的、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联系起来,这就是地理学与生活割舍的巨大而惨痛的代价。其实,其他国家的地理学也遭遇过相同的处境。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在《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讲述他在访问密歇根大学时,曾问该校校长在学校重大决策上有没有过失误或偏差。校长说:“有的,我们有一个重大的决策错误就是取消了地理系。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错的。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地理学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内涵,使地理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今天的地理科学已经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地理学,社会对地理科学人才的需求已经显现出来,但要重新恢复一个地理系就比较困难了。”[1]她的一番话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因为原来意义上的地理学远离生活,与生活相脱节,不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所以该校地理系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在的地理学科“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地理学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内涵,使地理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地理学能够与人类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是一门十分有价值的学科,所以以前被取消了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我想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和地理学研究者在对地理学不被重视,甚至有的专家发出“我不学地理,照样能够从昆明飞到北京”的地理无用论,更应该思考地理学缺失的是什么,以重新定位地理学。值得庆贺的是20世纪末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地理课程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提出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地理教学内容逐渐向生活回归;教材形式更加新颖;教学方法更加现代化。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视当前的地理教学时,却发现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地理教学仍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地理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兴趣;教学内容依旧重视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精神需求;地理课堂教学因为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和生活实践,而没有一丝活力。

二、“生活”在地理教学中的失落与反思

1. 教学目标缺乏感性的生活定位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教师的讲解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和接受某些既成的事实。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把学生当作统一规格的产品,把知识看作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用死记的法子灌进去,又用背书和考试的法子来看究竟灌进去了没有,来看那些被灌的学生是否也能照老师的样子把灌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摆架子了”。[2]最能干的教师拼命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并要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复述那些东西,直到教师认为学生已经记住,而且要记到高考时为止。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掌握的仅仅是一些呆板的知识,一些只有在测验和考试时才活跃起来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来看学生对教材中地理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得如何。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已忘记了从课本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不能在生活情境中将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以单调乏味的认知为目标的地理教学,无视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和感悟,没有为学生的审美生活、情感生活、道德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设定恰当的目标,缺少对学生感性生活的关注,缺乏基本的生活定位,脱离了学生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脱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3]因而枯燥乏味。

2. 教学内容缺乏鲜活的生活事实

生活是地理知识的源泉,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我们理应将生活事实充盈于地理学习内容中。但笔者发现作为教学首要教材的教科书不仅涉及的生活素材少,而且所选的生活素材缺乏适时性和时效性,例如有些案例陈旧,有些素材远离国情,不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所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实例,缺乏鲜活性。哲学上讲,事事在变,时时在变,事事时时在变,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老百姓就业、日常生活、教育文化等每天都有新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新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大多数教师仍视教材为圣经,对教材宗教般崇拜,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能选取引起师生共鸣、具有亲切感的生活素材取代教材中的案例。由于缺乏鲜活的生活事实,地理教学走上了高耗时、低收获的死胡同,使得地理课堂越来越乏味,老师讲得很卖力,但学生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所体验、他所感受的事实。

3. 教学过程缺乏积极的生活体验

在地理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地理教师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操作。“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创设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教案这个脚本在演戏,一上课老师摇身一变,进入角色,学生也随之甘当配角,一唱一和,一堂课就是一场戏。”[4]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些高考有望的学生上课时奋笔疾书,惟恐落下一字一句,根本没有思考的机会和交流的余地;而考学无望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和教法呆板枯燥,缺乏兴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或扰乱别的同学,无法体验到学习的满足与快乐,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是地理教学的必然要求

1. 科学的地理学诞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首次论证了设置地理课程的意义,在理论上奠定了地理课程的框架,但推动地理课程进入学校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需求不断增多。例如,13-15世纪北欧的一些城市开办商人学校,设立了商业地理和贸易地理等课程;为了适应贸易和航行的需要,英国在学校中设立地理课程,主要讲述地名及地理位置、物产、航行路线等,被人们称为“水手地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8年达.迦马开辟新航线;1521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些重大的地理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更为完整的认识,丰富了人类地理知识,科学的地理学由此诞生。

2. 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生活化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5]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地理学的性质是“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它们之间的桥梁”。[6]主要包括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自然系统包括:地貌系统、土壤系统、气候系统、水文系统、生物系统;人文系统包括下列人类组织及其社会和文化过程:农业系统、工业和服务系统、聚落系统、运输和贸易系统、社会系统。学习地理的目的是“认识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便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地球上的主要社经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动力、人口及其他),以便对地方有所认识。”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一方面欣赏自然世界的美,一方面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关注后代的居住和环境的质量与规划。”[7]从上表述可以看出,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生活化,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

四、回归生活化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地理学科在美国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极为低下,“被淹没在以历史为主的社会学课程的泥潭中”,导致了美国国民地理知识的极度缺乏,也导致了美国人缺乏世界观和国际观,以致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振兴地理教育,美国教育界掀起一场“地理复兴”运动。1994年10月,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地理学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和全国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国家地理标准》。美国《国家地理标准》的全名为《为了生活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表明其“为了生活”的基本理念。《国家地理标准》指出,从各方面来看,地理学是生活化的、终生的(lifelong )、维持生活(life-sustaining)、提升生活的(life-enhancing)。就“终生的”而言,强调地理学中最重要而持久的成分,是有助于公民发展的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以“维持生活”而言,地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生存能力,可以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将来的未知情景,为个人发展选择提供信息支持;“提升生活”意味着地理教育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的品位和体验层次,丰富精神生活的内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育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认为“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8]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即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认为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他们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新课程努力改革既有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纬度,承认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这些理念都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 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教学价值取向

2001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首次提出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表述如下“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理念的表述更明晰,具体表述为“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上表述可以看出《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的表述比以前阐述更简洁、明晰,提出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倡导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具备地理素养。在我们疾呼地理学不被重视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让我们的地理课程发挥它在人们生活中作用,让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多占一席之地,只有这样地理学才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新课程的“学习有用的地理”理念更有利于提升地理学科的价值。

五、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 杜威的生活教育观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旧教育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没能成为生活的需要。他认为传统学校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学校教育同儿童现在的生活相割裂,没有给儿童充分生活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杜威主张课程应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体系。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地理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我们应秉承“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推进我国地理课程改革。

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实现地理教育的生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接纳,再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对接上,其中的每个环节对能否实现地理教学向生活化转变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教材应选择生活化素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首要材料,教材内容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关于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竺可桢曾主张“地理所授的材料,大抵可分为二大类,即生活状况与环境是也。二者不可偏废,须融会贯通,明其因果,述其关系”,这些见解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虽然现行的地理教材选取生活化的素材所占的篇幅还比较少,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目前地理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不但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不拘一格,丰富多样,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图文合一、图文互补,有直观的地图、景观图片和形象的示意图,让学生感悟抽象的概念或理论;重视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教材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启发性、探究性、开放性、可参与性强,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下面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例,看看新、老教材编写的不同。老教材(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上》)以文本的形式讲述了什么叫太阳高度角,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空间变化的特点,然后呈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公式的运用方法。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没有任何说明,教材呈现的只是一个结论,学生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按照课本呈现的顺序把教材内容背熟记住。而新教材(200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活动”的方式呈现,没有以文本的形式给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而是给出“简易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和“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测量示意图提示的方法,测量所在学校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求观察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从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看出,旧教材更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而不是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知识。而新教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学生学习的是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有意义的知识。新教材通过让学生开展太阳高度角的测量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了太阳高度的推导过程,也能够将太阳高度的变化运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计算出物体的影长在一年中的变化,以确定楼房间的合理距离;确定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深受陶行知 “在做中学”“知行合一”和“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的启示。

2. 地理教师应具有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目前教育的需要,每个人都不应逃避,都应使自己融入其中,课程改革中没有一个教师是旁观者,都是参与者。道理每个人都懂,每个教师都认为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改革是必然的,但毕竟教学是一门技术,尤其是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对老教材轻车熟路,加上教材的知识点都有呈现,上课直接可以照本宣科,学生只需静听和笔记,课堂非常好驾驭,上课非常省心、省力。而且教龄越长,以往教学姿态持续时间越长,教学惯性持续得越久,对课本的依赖性越强,在心理上越怕新课程改革,越不接纳新课程改革,在心理和行动上表现出抗拒情绪,甚至有的教师发出“新课程改革毁了一代公民”的论点。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教材编写打破了以往全国一个面孔的同一教材,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格局。现在浙江省地理教材选用的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和全国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最大的特色是活动多、阅读内容多、结论呈现少,应该说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这也是浙江省选择其作为浙江省高中通用教材的主要原因,但一线教师反响非常大,普遍感觉难于教授,非常怀念老教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课程理念、新教材对教师的心理冲击,反映了一线教师没有从理念的高度认识和接纳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得中小学教师必须与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决裂,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如:新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建立新的意识如: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生活意识等。

3. 地理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理解和把握了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后,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理念。课程标准再好,毕竟只是写在纸上的文件,只有当这些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思想,并将之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有意义。

目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地理教师仍然“穿新鞋,走旧路”。教师还是把学生当作统一规格的产品,把知识看作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掌握的仅仅是一些呆板的知识,一些只有在测验和考试时才活跃起来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来看学生对教材中地理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得如何,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大多数已忘记了从课本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不能在生活情境中将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学科与生产、生活、生态关系紧密,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留心生活,用心观察周围地理事物,教师应在生活中寻找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这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既得到了知识技能的培养,又得到了情感态度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城乡规划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自己的规划方案,让学生表述其规划依据,探讨后再向学生展现本市的城乡规划图,让学生分析政府主管部门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再将学生自己规划的方案与政府部门方案进行比较找出不足。本人于2011年10月份在讲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中教材《城乡规划》后,曾组织学生到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采访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师们,与他们探讨城市规划的原理及注意的主要问题,了解绍兴市的整体规划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 应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高考地理测评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其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目的,以及相关的评价实施、评价方法等都是由评价的价值取向来决定的。为了切实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应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功能。

从近几年的我国地理高考试题看,问题情境基本都是距离考生很远的学科背景,而不是解决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但在高考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过小,大多数只是提供一个背景,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如果能以带有一定现实的素材、具有现实情境的试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并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的地理课程评价体系。

2009年浙江高考参考卷第36题是一组非常经典的试题:

(1)有专家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城市化。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2)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但却出现劳动力成本提高、招工困难等问题。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城市郊区逐渐变为城市的一部分,许多农民变成了市民,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仍然没有改变,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这是现实生活现象的真实描述。由于农民的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加大了小区管理的难度,因而非常有必要改变这种现象,如何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借鉴周围小区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第(2)题是关于用工荒、招工难的现实问题,对于浙江本省的学生来讲,很多学生家里都开设工厂,他们家的工厂确实也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们深有感触,采取哪些措施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也有耳闻,能够根据亲身体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由上可以看出,该组题取材和设问都非常真实,让学生解决的问题也非常有价值,这样的设问和立意一方面能够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周围事物,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引领地理教师留心生活,提高教师把生活素材运用于教学的意识。

总之,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地理。地理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原点、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生活素养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更加贴近生活,教学的触角要更深入地投射到实际生活。愿地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使地理教学回归生活、返璞归真,创造地理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

[1] 俞立中.重建信息时代的中学地理教育[J].地理教学,2009(11):2.

[2] 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7.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4] 张晓红.语文教学改革的生活化理念研究[D].硕士论文,2006.

[5] [6] [7]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4.

[8] 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校:顾锦玉)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材生活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