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创业者素质研究*

2012-01-28葛海燕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创业者企业家素质

● 葛海燕

创业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是持续地创造新世界的源泉。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全球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创业活动指数由2002年的12.3上升到2009年的18.8。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驱动技术创新和促进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创业者又是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创业者个体素质展开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一、立体式格局中的创业者素质研究

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只有少数人真正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而能够最后得到成长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和著名公司的就少之又少了。彼得杜拉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所有创业企业中(不含加盟类企业),约有70%的企业会在1年内失败,而另外25%的企业,会在6年内陆续倒闭,只有剩下不到5%的企业会实现成功。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创业是创业者以其自身独特的素质感知创业机会后的资源整合行为,进而通过创造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人是创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但其本身却是一个素质集合的概念。创业素质作为一种关键竞争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培养和塑造,因而,创业者要获得成功,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1.创业型经济社会中的创业者素质探析

目前,“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培育先导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社会多元复合转型的必然选择。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阿罗曾认为:市场经济培养了企业家,企业家发展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企业家的经济。创新创业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发挥了作用。

(1)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个人的诸如直觉、判断、智慧、经验和洞察力等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企业家个人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有形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合”,使企业现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创造出超额利润。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难以产生现代的精神架构,企业家精神是基于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机制,价格机制联结于产品与服务的稀缺性,而创新则是获得稀缺产品与服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恰恰成为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从社会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不进行创新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家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创新,而企业发展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创业者”这个词是和开着小货车兜售海鲜的小贩形象连在一起的,而现在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的风头却堪比摇滚巨星,随着公众认识到这些冲劲十足的创意型创业者的成功潜力,整个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学者郭晓东指出,企业也在强调创新,而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个人崇拜,使得大部分创新都是自上而下的,很难有自下而上的东西。这说明,在我国的创业型经济建设中,创业者必须要克服自身文化的弊端,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创新精神。

(2)竞争冒险是创业者的天性

钱德勒 (A lfred D.Chandler)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社会文化更有益于推崇个人开拓和冒险精神,这种崇尚克服困难、除弊革新的创业精神,促使了敢于创新、勇于冒险、努力追求个人成功的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中原来的含义即带有冒险家的意思。而对于创业者竞争与冒险的特性认知更多地来源于研究者对企业家特质与创业动机的分析。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最突出的动机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私人王国。这是一种企业家经常存在的梦想和意志的体现。二是对胜利的热情。企业家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追求成功本身。三是创造的喜悦。企业家以冒险为乐事,存在有创造的欢乐,其本身是典型的反享乐主义者。四是坚强的意志。企业家需要有新的和意志上的努力,去为设想和拟订出新的组合而搏斗,并设法使之成为现实。

研究者们对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也表明,成就欲与创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家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创办经营企业过程中,需要承担经济风险(投入资金)、职业风险(放弃稳定工作)和家庭风险(投入时间、精力)等各类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彭罗斯认为:“企业家的事业心和对风险的态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企业家的事业心包含承担风险的意志,探索避免风险的热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把对利润的追求当成自己的伟大使命”。所有的创业者都会面临着由环境所提出的挑战和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工业化进程中充满了大量不确定性,而潜在的收益和机遇正蕴藏在这些不确定性之中。对于我国的创业者来说,由于身处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的社会环境中,特别需要敢冒风险、有判断力和充满信心的素质。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绝对的竞争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组织形式,它在生产领域呼唤一种群体协作精神,要求市场主体突出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利他主义,以汇集群体力量,实现其经济目标。在实践中,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认为通过合作实现双赢、共生,才能使企业兴旺。当前,合作已经演变成为竞争性的合作,竞争也在向合作性的竞争转化。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时刻保持竞争状态,并学会以合作促进竞争。

(3)诚信是构筑创业者素质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法治和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诚实守信对于交易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双方往往陷入 “囚徒困境”而最终承受最大损失。市场交换主体的利益扩张需要诚信来维系,这既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又是它的一个产物;由于市场交换是长期的、经常的和主动的,不是偶然为之的,这对交换双方来讲,诚实和守信便是维护双方利益的最好策略。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只会是社会信用好的企业胜出,社会信用差的企业负出。诚实守信不仅是企业在自由市场中被迫做出的一种选择,也是他们战胜对手、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因而,诚实守信必定会逐渐成为多数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

阿瑟·寇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通过创新来为经济单位创造财富,从而扮演一个成功的经济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与非经济机构,建立起积极的合作互动关系。

二、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

在创业型经济社会背景下,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创新、竞争与冒险、合作与诚信等素质。而从创业者个体发展角度来看,良好的意志力、领导力和学习力则是其在曲折艰难的创业之路上必需的个人品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这需要创业者具备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勇气,并通过其坚强的意志去影响下属,从而形成组织化、集成化的力量去推动企业突破困难,实现成功。

创业者是企业的领导者,其领导力一般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而非凡的洞察力、强烈的动机、战略眼光、决断的魄力、直面挑战的勇气、沟通与公平、人文精神、授权、知人善任、视己为敌、激流勇退则是优秀创业者素质的体现。

创业者是在创业的过程中解决创业的问题、锻炼成长为企业家的。创业者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发挥离不开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新创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创业素质与能力逐渐强化的过程,脱离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研究创业者素质和能力是不具现实意义的。

对创业者素质研究目的服务于创业者的创业管理实践,即创业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在不同的创业阶段和环境下,为新创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在企业初创期,企业以生存为导向,缺乏明确的方针和制度,要求创业者富于创新精神;在企业成长期,企业发展迅速、管理日趋规范,要求创业者富于领导力;在企业成熟期,企业各项制度取代了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素质,企业的灵活性和自控力达到了平衡,这时候则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目光、开放合作与学习创新、保持以客户为中心、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而在二次创业阶段,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则是远景管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创业者是当前我国创业型经济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创业者素质是决定创业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1.贺尊:《创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钟联萍:《创业策划》,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版。

3.吴晓波、周伟华、杜健:《创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4.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2期。

5.张红丽:《浅谈创业者素质开发的内容和路径——政府在戗业者素质开发中的角色探讨》,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吴奕湖:《创新、合作、敬业——企业家的三种精神》,载《经济纵横》,2000年第3期。

7.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

8.吴富增:《辨证看待竞争与合作》,载 《经济论坛》,2003年第12期。

9.王峥:《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0.汪兴东:《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文化构建的策略性分析》,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16期。

11.钟坤峰、万红:《创业者核心素质研究述评》,载《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创业者企业家素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对话“疫线”企业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