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6例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2-01-24冉文瑛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泪道泪管人民卫生出版社

冉文瑛

86例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冉文瑛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经门诊治疗的86例婴儿泪囊炎资料。结果 19例患儿经保守疗法(按摩法)后溢泪症状消失,38例患儿经泪道冲洗后溢泪症状消失,25例经泪道探通术后溢泪症状消失,4例未探通行泪道激光治疗。结论 采用分步疗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家长满意。

按摩法; 泪道冲洗; 泪道探通; 先天性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眼科常见病,足月儿发病率约6%[1]。在胎儿的胚胎发育中,鼻泪管的形成最晚,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黏液皱襞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处,也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受到某些因素影响,使泪器发育异常[2]。即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全形成管道化,故出生后,90%鼻泪管下端先天残留膜[3]。新生儿其膜性组织会在出生后4~6周自然破裂消失,否则将引起泪道阻塞,进而伴发慢性泪囊炎。本病药物治疗无特效。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0年10月眼科门诊就诊的86例婴儿泪囊炎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效果好,家长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婴儿泪囊炎患儿,男53例,女33例,患儿年龄40 d~9个月,其中40 d~2个月者52例,3个月~6个月者27例,7~9个月者7例,出生时体重2.3~4.4 kg,平均就诊年龄为4个月。其中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泪的57例,既有流泪又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外溢的29例。

1.2 方法

1.2.1 保守疗法(按摩法) 本方法适应于3个月以内患儿。挤压出泪囊内脓液后,用一食指置于泪总管区,即患眼内侧皮肤,沿鼻泪道方向由上向下规律压迫泪囊区约2 min,按摩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并教会家长在家进行,3次/d。

1.2.2 泪道冲洗 适用于经保守治疗半月后无效和首诊年龄3个月以上的儿童。患儿取仰卧位,眼部有分泌物的先用拇指挤压干净泪囊部的黏液脓性分泌物,用2%利多卡因行表麻2次,由助手或家长双手固定患儿头部并夹持其双手,按住腿部膝关节,固定好位置,观察下泪小点开口是否太过狭小,太小者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道,而后用拇指向外下方向牵拉下眼睑暴露下泪点,将备用一次性冲洗针头接上5 ml注射器,抽取2 ml左右生理盐水自下泪点垂直插入约1~1.5 mm后,针头立即转为水平位沿泪小管方向缓慢推进进入泪囊部,然后固定冲洗针头,缓慢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患儿口内有无吞咽的动作和有无溢液情况。用力要轻,压力不宜太大,冲洗出较多脓液者用抗生素眼液做常规泪道保留用药,并嘱家长用抗生素眼液滴眼,4~5次/d。

1.2.3 泪道探通法 冲洗4次仍不畅者则行泪道探通术。有学者报道,采取局部按摩冲洗泪道仅有3.43%的治愈率。泪道探通术是在处理婴幼儿泪囊炎中一个标准治疗手段。但长期以来,对于何时给予泪道探通术,尚有争议,有人在出生后3周就建议给予泪道探通,也有人建议2~4个月才给予手术[4]。只要明确诊断,在无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情况下,对于2个月以上的患者可行泪道探通,是治愈的关键。首先新生儿约生后1~1.5月才具有泪腺分泌功能[4],故在2个月前小儿泪道即便不通,流泪、溢脓现象也不会明显。同时0~2个月患儿由于泪道管径细小、组织娇柔嫩、泪小点及泪小管发育不很完善,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大,易造成组织损伤或假道,手术成功率低,不易手术。方法:结膜囊表面麻醉,用0.8 mm泪道探针从下泪小点进针,先横向走行,待探针尖端达鼻骨时,后退0.5 mm,90°垂直向下,有落空感即达到鼻泪管出口。探针滞留5~8 min,取出后滴抗生素眼液。探通后3 d行泪道冲洗,1周后复行泪道冲洗。若首次探通未能成功,1周后再次行探通术。在实施泪道探通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道黏膜和造成假道[5,6]。

1.2.4 2次泪道不能探通者行泪道激光、泪道插管术、球囊扩张等方法,无论何种治疗,均应重视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压迫泪囊无脓性分泌物,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好转:冲洗泪道通畅,有轻度溢泪。无效:冲洗泪道不通。

2 结果

19例患儿经保守疗法(按摩法)后溢泪症状消失,38例患儿经泪道冲洗后溢泪症状消失,25例经泪道探通术后溢泪症状消失,4例未探通者,转院行泪道激光或泪道插管治疗。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积极尽早治疗,如果长时间不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阻塞的残膜会越来越厚,粘连加重,泪道阻塞严重。在首次接诊新生儿泪囊炎时应同患者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交代病情,治疗方案,消除家长的顾虑。逐步进行治疗患者家长能充分理解,积极配合治疗。按摩法方便易行,患儿无痛苦;泪道冲洗,治疗婴儿泪囊炎简单实用,经济易行,对患儿娇嫩的泪道组织损伤小,患儿家长亦容易接受,治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泪道冲洗不能冲通的儿童,泪道探通确切可靠,简便易行,但对医生的手法要求较高,技术娴熟,动作轻柔,以免医源性损伤。采取分步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医患沟通到位,家长满意。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58.

[2]戚可名.眼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5.

[4]闫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107.

[5]管怀进,龚启荣.现代基础眼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19.

[6]陶自珍.临床眼科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2.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5.058

450007郑州市中心医院

冉文瑛

2011-12-22)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泪道泪管人民卫生出版社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鼻泪管下口纤维瘤致鼻泪管阻塞继发慢性泪囊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