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逐瘀消瘤散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的研究与疗效分析

2012-01-22杨明章杨紫龙欧阳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肌间四肢疗程

杨明章 杨紫龙 欧阳梅

湖南省司法警察总医院外二科,湖南长沙 410014

肌间血管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位于横纹肌肉并且呈弥漫性生长,常见于四肢。病理研究中,肌间血管瘤常潜行于软组织内,缓慢无痛生长,逐渐形成肿块,随着病变发展会在体表上形成表皮青紫状,并且局部酸胀、疼痛,并会导致局部四肢功能障碍[1]。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术后往往难以有效清除,复发率较高,并且复发范围反而加大。本研究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肌间血管瘤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给予逐瘀消瘤散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肌间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60岁,平均(27.2±2.4)岁,术前均经过MRI或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为四肢肌间血管瘤,临床表现为患肢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局部软组织肿块。其中病变位于上臂或肩部7例、前壁3例、大腿6例、小腿4例,伴有患病部位的邻近关节功能障碍2例,局部青紫7例,局部软组织肿块大小为3 cm×4 cm~17 cm×35 cm,通过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4例,触及血管有血管杂音8例。同时选取同期收治10例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发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伽马刀、生物免疫治疗等措施。观察组按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给予自制逐瘀消瘤散口服。逐瘀消瘤散成分包括:延胡索、煅牡蛎各30 g;白芍、连翘、泽泻各20 g;煅龙骨15 g;当归、川芎、熟地、黄芪、杜仲、夏枯草、姜半夏、茯苓、白蒺藜、玄参、薏苡仁各10 g;天麻、灸甘草、菖蒲各6 g;水蛭粉、全蝎粉各5 g;细辛、浙贝母各3 g。若患者属痰湿痹阻型,需追加昆布、海藻各15 g;白芥子5 g。若患者属气阴两虚型,需追加黄芪、党参各20 g;麦冬10 g;五味子6 g。若患者属热毒火盛型,需追加白花蛇草30 g;半边莲、半枝莲各15 g。若患者属血瘀内停型,需追加党参20 g;莪术、三棱15 g;参三七6 g。其中全蝎粉、浙贝母、水蛭粉需要吞服,并将自制逐瘀消瘤散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各温服1次,共服用4~8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每两个疗程复诊1次。本研究对第6个疗程进行研究,远期治疗观察第8个疗程,随访半年。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血管瘤疗效标准评定。治愈:四肢肌间血管瘤缩小范围超过2/3,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无明显肢体功能障碍,动脉造影中载瘤动脉及其远端畸形血管团全部或大部分闭赛。有效:四肢肌间血管瘤缩小范围1/3~2/3,临床症状改善,且无明显肢体功能障碍,动脉造影中载瘤动脉及其远端畸形血管团大部分闭赛。无效:四肢肌间血管瘤缩小范围低于1/3,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病情,动脉造影中载瘤动脉及其远端畸形血管团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第6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反应

观察组13例患者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7例无明显变化,局部酸胀、疼痛、消失、血管震颤和血管杂音有所减弱6例,明显减轻为13例,四肢肌间血管瘤缩小范围>1/3,无明显肢体功能障碍,且远期治疗疗效无复发。对照组仅有4例临床效果好,但远期治疗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10%。

3 讨论

肌间血管瘤多呈海绵状或蔓状,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往往侵入深部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有增长的倾向,体积可以长到很大,严重破坏邻近组织的周围组织,使肢体变形,甚至破坏致残[2]。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中药治疗、微波透热治疗、放射治疗、超声微介导技术、血管内栓塞等方式进行治疗[3]。

本研究中,观察组行中药逐瘀消瘤散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依照现代药理研究,其中参三七、延胡索、莪术、丹参、三棱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泽泻、茯苓、薏苡仁等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黄芪、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草、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昆布、龙骨、煅牡蛎、海藻、半夏等具有化痰散结的功效;同时,浙贝母加强镇痛功效,增加抗肿瘤作用;给予全蝎粉、水蛭粉吞服能够达到抑制血管瘤恶性生长,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免疫力;天麻更好的保护神经细胞;菖蒲加强血管通透能力;甘草具有解痉挛、祛毒、抗肿瘤功效;夏枯草增强抗殖肿瘤细胞作用[4]。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第6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治疗无复发。对照组远期治疗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10%。

综上所述,中药逐瘀消瘤散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疗效确切,以中医变辨证施治理论达到逐瘀消瘤的治疗效果,提高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刘宇军.四肢骨骼肌肌内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骨伤,2011,17(12):183.

[2]王革.四肢血管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及临床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8(1):239.

[3]程文德,聂鸿,王伟源,等.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10(7):258.

[4]郑一琼,王兴林.皮肤、软组织静脉畸形的治疗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2):144.

猜你喜欢

肌间四肢疗程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跟踪导练(四)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跟踪导练(四)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跟踪导练(四)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