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2011-11-16王斌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国情西藏

王斌

一、课程分析

新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课中乃至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在解决、处理民族问题上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该制度的落实切实关系到我国利益,特别是民族之间的关系。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贯彻落实合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上一次课的延续和巩固。本框总共分三目,第一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第二目“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明确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

由于河源市东源县本地有个畲族民族乡,所以讲民族方面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抽象的问题就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上次课学习了民族关系,学生对民族和民族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时事关注度高,乐于思考,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还不够扎实,仍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

三、设计理念

《政治生活》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为基础,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这门功课的指导思想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走进西藏”“了解西藏”两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通过“高原思考”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通过“东江学子精神”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西藏之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明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五、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西藏自治区的资料。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读书

上课前3分钟和课上前3分钟读书,起到预习的作用。并指导学生找出本课的知识提纲和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

(二)新课导入

自学导引P76~79: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法律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讲授新课

教学活动1.(课件投影):

1.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展示我国地图,从地图中发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特点;播放链接视频(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归纳出: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什么?

学生讨论思考,并完成回答。

(课件投影):学习成果展示

即时练习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为什么?)

教学活动2.(课件投影)

(走进西藏)展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的西藏自治区美景,创设情景,随着轻松的歌声《坐上火车去拉萨》,坐上火车去西藏旅游。

(设计意图:本课,我采用带领学生“坐着火车去西藏旅游”的方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去西藏自治区旅游”这话题马上会冲击学生的感觉神经,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

(了解西藏)

高原回声:你知道西藏的过去吗?

高原新貌:经过50多年发展的西藏,现今面貌又如何?

高原贡献:西藏人民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高原憧憬:美丽的西藏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学生小组探究、谈论并成果)

探究问题一: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什么?

(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

探究问题二: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说明为什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生小组探究、讨论并总结成果)

(设计意图:理论课教学一直忌讳“满堂灌”却又常常会陷入其中。所以,我使用较为通俗的概括性框架,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融入在一起。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我校政治科组实行的以知识网络的构建来统领主要教学这一环节上,从而使学生有整体知识概念,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成果和探究问题,结合本地实际,使学生通过实例更深刻全面地把握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即时练习(练习题略)

4.知识拓展

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你认为西藏今后该从那些方面发展?

(2)如果你是自治区的干部,你会从那些方面来发展西藏?

(3)如果你是党中央或这国家中央机关,你会为西藏的发展做些什么?

(4)如果你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家,你又会如何为西藏发展尽力?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以上四个问题,学生更能从不同角色出发,全方位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并坚持和完善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明白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四)反馈训练与课后作业

反馈训练:与本框题有关的时政热点题和一两道近年高考选择题。(略)

(设计意图:查缺补漏,巩固知识,题量不需要多。)

七、板书设计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为什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

(四)坚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样?)

八、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在于和时事热点的结合,通过相关时事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对时事政治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形成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和谐局面,也符合高考的方向。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国情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湖北五峰:民族区域自治30年实现『三级跳』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