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懂得感恩:对患者心存仁爱,对职业心存诚意——访博士生导师、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恒湘教授

2011-11-1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刘志学薛梅艾素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4期
关键词:血液科血液病总医院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刘志学 特约记者 薛梅 艾素

懂得感恩:对患者心存仁爱,对职业心存诚意
——访博士生导师、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恒湘教授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刘志学 特约记者 薛梅 艾素

一个雨后初霁的上午,记者来到了空军总医院住院部大楼第十二层血液科病房。在这里,王恒湘主任和她的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们的工作中,填满了各种与疾病有关的检查、诊断、化疗、还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王恒湘主任的交谈,让记者走进了一个常人所不了解的医学领域:对于我们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急性白血病意味着每年有上万名新患者的群体,加上恶性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血液病已经成为危及人们生命的大敌和医学界全力阻击的一大“恶魔”。

在挂满锦旗的血液病区走道上,记者开始采访王恒湘主任。静静地听着王主任介绍血液病的时候,记者感到了血液病所带给人们的阵阵寒意,而王恒湘主任及她所领导的血液科医疗团队在血液病领域的探索和攻关业绩,又让记者的内心又升起了更多的暖意。记者很想进一步知道,空军总医院血液科这个11年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半相合骨髓移植的血液研究中心,如今又在进行哪些医学探索……

半相合移植:现实社会中的特别意义

据记者了解,1999年,空军总医院血液科在国内率先对一位病情四度复发的白血病男孩成功进行了半相合骨髓移植,因此,记者首先向王恒湘主任请教了有关“半相合骨髓移植”的问题。

王恒湘主任解释说:“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唯一手段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与患者白细胞抗原即6个免疫标识(3对)均匹配时称为全相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选择,但是,全相合的机会在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比率是四分之一,从骨髓库选择无血缘关系供者的机会是十万分之一,所以,并非每位患者都有机会配上全相合的骨髓。我国自上一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相合的同胞供者越来越少,这就使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特别的意义。半相合移植条件下,其供者可以是患者的父母、子女、同胞,甚至堂表亲属,这样就几乎能为全部患者解决骨髓来源问题了。”

随着王恒湘主任的介绍,记者理解了半相合移植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但作为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的第二代领军人物,王恒湘主任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在原有半相合移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如何提高半相合移植的成功率和治愈率,使更多患者得到救治,受惠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她深知,这一系列的问题均需要她和她的同事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是在原有半相合移植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是眼下最令王恒湘主任痴迷的事情。

谈着“半相合移植”这一话题,王恒湘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她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我们科室的治疗特色,截止到现在,我们已为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进行了移植治疗,植入率达98%,5年生存率达50%左右。令我们欣慰的是,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与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基本相当。病愈的患者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考上了硕士,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人热恋了,有人结婚了,还有人喜得贵子……这些病案充分说明,半相合骨髓移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该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每一个成功病例的背后,都有王恒湘和她的同事们的辛苦付出。半相合骨髓移植属于高端技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十分复杂,技术上更需要精益求精、艰苦探索和不懈创新。目前,王恒湘主任选择移植后肺部病变,作为她当前临床研究的另一个制高点。为了克服移植后肺部病变这一难题,她带领同事们优化移植方案、进行技术改良,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治疗方案,其研究获得了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王恒湘告诉记者,空军总医院血液科采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除了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白血病外,还可以用于治疗任何其他恶性血液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2010年8月,空军总医院血液科采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了一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患儿。据记者了解,该疾病发病率为十六万分之一,其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骨髓移植。目前,这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已好转出院。当时,这个病例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全程跟踪报道,多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竞相报道十余次。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绽放异彩

王恒湘主任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病治疗的“重头戏”。近年来,另外一种干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同样倍受关注,它存在于骨髓造血微环境里,起支持作用,支持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研究发现,通过抽骨髓或从脐带中这种细胞很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在体外经过培养大量增殖;适宜的环境下,它还可以往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肝细胞等方向分化,并且可以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可用于细胞治疗。移植过程中输注充质干细胞可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减少移植并发症,改善预后。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其他疾病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比如,神经再生修复就是个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注射到患者蛛网膜下腔后,可以进入损伤部位,分泌多种神经生长因子,从而促进神经的修复。

王恒湘主任以她过人的学术洞察力和旺盛的精力,两年前与军事医学院合作,在空军总医院建立了我国首家干细胞治疗中心,把实验室研究成果引入临床,进一步拓宽干细胞应用范围,包括神经修复性治疗。目前,空军总医院血液科将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神经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脊髓损伤、小脑萎缩和异染性脑营养不良。这些疾病是目前用任何药物都无法治愈的。采用干细胞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些临床研究也是当前国内外干细胞治疗研究的热点。

2008年1月,空军总医院率先开展了这项治疗,第一例接受治疗的是一位24岁的女性患者。她从楼上摔下来,腰椎骨折,导致脊髓损伤,截瘫、大小便失禁,下肢肌力基本上丧失,感觉障碍。在当时,对这样的患者一般没有别的办法,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位患者和她的家属非常绝望,她妈妈抱着一线希望带她来到了空军总医院血液科。

“我们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并让她进行功能锻炼。3个疗程后,这名患者开始恢复,双下肢肌力逐渐增强,感觉障碍平面逐渐下移,大小便可以控制,借助助行器行走。”王恒湘主任介绍说。

王恒湘主任向记者介绍的另一个成功例子是一个小脑萎缩家庭。在这个不幸的家庭里,70岁的父亲要照料3个患有小脑萎缩的成年儿女,其中的辛苦令人难以想象。老人的大儿子因病提前退役,二儿子因病孑然一身,女儿30多岁,也开始发病。几个儿女全靠年迈的老父亲照料生活,而老人家每月只有千余元的退休金,为了给孩子们治疗,多次南下北上,花掉了大笔的钱财,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痛苦、悲哀和绝望,不断四处打听关于治疗家族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信息,直到在网上检索到空军总医院血液科将开展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信息,才像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老人的女儿急忙拨打了负责细胞治疗的刘静副主任医师的电话。刘医生在电话里耐心讲解,坚定了她选择空军总医院进行治疗的决心。随后住院的1个月里,她如期完成了一个疗程即每周1次、连续4周的间充质干细胞鞘注治疗。这是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第一次采用间充质干细胞鞘注治疗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病例。由于治疗有效,她的两个兄弟后来也来到该科室接受治疗。

有人说医生这个职业过于理性,使医生在患者面前常常表现得太漠然。王恒湘主任却告诉记者,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的医生护士们都有一个柔软的心,医生的表情就是患者病情的“晴雨表”。每当患者病情恶化,医护人员的心情总是很郁闷;如果患者病情好转,一定会让大家很开心。他们真心希望每个患者都能好起来,病人痊愈就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好回报。说到这里,王恒湘主任笑了,那份笑意里蕴藏着成功救治后的欣慰与自豪。

春晖暖心扉:人文关怀是医者的最高境界

医学离不开技术,同样也离不开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更是医学人性化境界的实现,是医学的终极目标。医疗技术只有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生命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才具有尊严,医务工作者只有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才更显崇高。这,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王恒湘主任告诉记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医学不仅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科学,医学更是人学。病人不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拥有精神、有情感活动的鲜活生命。因此,我们的医疗工作应该始终伴随着对患者生命的终极关怀。”

王恒湘主任深有感触地说,血液科是比较特殊的内科专业,患者多为恶性疾病,而且以年轻人居多。为了治疗,几乎每个家庭都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他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情绪极易波动,往往对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这就要求血液科的医护人员更加耐心细致、更具有仁爱之心和同情心。

据王恒湘主任的同事介绍,王主任常常教育她的团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关心病人,要视病人如亲人,深刻理解病人的疾苦。为此,血液科护理单元长期开展微笑服务活动,以尊重病人、方便病人为宗旨,使病人在医治过程中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之心,在化疗过程中不再孤独无助。

记者了解到,曾经有一位女白血病患者,成功接受移植后在互联网连续发表《移植日记》,日记中说:“康复之中的我,时常想起在空军总医院层流病室度过的那些痛彻心扉而又刻骨铭心的日子;想起护理我的护士在我最孤独、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深情的安慰和关爱,给了我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她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从生死线上闯过来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她们……”

还有一位山东籍女病人,在她患白血病的一年里,走马灯似的先后进过数家医院,但病情一直不见缓解,而且还严重感染,高烧不退。在几乎要放弃治疗的时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空军总医院血液科。针对这一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的棘手病例,医生们多次查阅国内外文献,详细分析病情,制定了一系列个体化治疗方案。经半个多月的努力,她的病情明显得到控制,医生嘱咐她出院回老家继续治疗。令王恒湘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患者在丈夫陪同下,却在两天后再次回到空军总医院血液科,夫妻俩表示:“我们哪里也不去,空军总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最难忘的人。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曾经在网络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白血病患者、山东农业大学四年级学生闫晶波的经历更是催人泪下。这名出身农民家庭的贫困学生,不幸患上绝症,后来终于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捐款,并在空军总医院血液科顺利接受了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由于闫晶波的母亲积劳成疾、身心交瘁,就在儿子做过移植手术后第13天突然撒手人寰!为了不让接受移植后不久的闫晶波因过度悲伤而发生意外,血液科的医生护士们小心翼翼地对他瞒下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并排了班,轮流悉心照顾他,日日为他送去三餐。后来,中央电视台节目组在普通病房采访,才由记者将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了闫晶波,他才知道自己的妈妈已不在人间。电视屏幕上的闫晶波泪流满面,他说,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在移植病房对他的那份殷切关爱!

一名医者,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

在采访中王恒湘主任说,对患者心存仁爱,对职业心存诚意,由此,培育起一颗感恩之心,这是一名医者毕生追求的职业情操和人生的品质。记者对她所领导的团队了解的越多,就越加深了对精神文化指向上的“医”的认识。

“一个没有高品质文化的医院,是一所没有发展空间的医院;一个没有自身特色的科室,必将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王恒湘主任说,这句话已经成为空军医院血液科的立科之本。

记者了解到,空军总医院是三甲医院,血液科又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该科室分为普通血液病房、移植病房和血液实验室三部分。血液病房拥有床位45张,骨髓移植病区层流病房拥有床位16张。硕士、博士、博士后组成了精悍的医疗队伍,年轻的护士们在普通血液病房、移植病房组成两个护理单元,另外,还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40余人的精干团队。那么,如何提高医护队伍的素质、如何打造科室特色品牌、如何发挥每位人员的优势呢?王恒湘主任告诉记者,在管理科室方面,她强调一个科室在医疗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科室精神在科室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是科室的底蕴、灵魂,以及核心竞争力。兼顾好医护人员的爱好、志向,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将个人的职业生涯与科室的发展相结合,人尽其才,强调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协作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激励大家为科室的共同事业和规划贡献力量,形成人人有紧迫感、个人争优秀的氛围。

王恒湘主任的同事介绍说,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王主任不仅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对技术精益求精,同时,她还常常向下属传授工作的艺术、沟通的艺术和相处的艺术。在空军总医院血液科,无论医生与护士之间、普通病房与移植病房之间、临床与实验室之间,大家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甘于奉献,彼此配合十分默契。

学术上身兼多职的王恒湘主任,在自己的小家庭中还是一位有着温柔情怀的妻子和母亲,买菜、做饭、关怀老公、教育儿子是她工作之余,最常念叨的“家事话题”。

“一名医者,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采访即将结束时,王恒湘主任发自肺腑地说:“感谢患者,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认知疾病的经验;感谢同事,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协作,血液科才得以继续下去;此外,我还要感谢家人,感谢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和全力支持……”

采访结束时,王恒湘主任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她身后是宽敞明亮的玻璃窗,肩头有一抹金色的阳光在闪烁。这位端庄、大方、豪爽而又充满睿智的业内知名女专家,几年来,带领着空军总医院血液科,致力于半相合骨髓移植的临床研究和方案改进,积极开拓干细胞治疗的新领域。她用真情温暖了患者绝望的心灵,用境界打造着科室的特色和品牌。在现代医学浩繁的海洋里,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不断地在探索与追寻着……

专家简介

王恒湘,女,现任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空军血液病研究中心、全军半相合骨髓移植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全军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获军队、北京市医疗成果奖多项,承担首发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军队重大课题等多项。

猜你喜欢

血液科血液病总医院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简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医科大学总医院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