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1)

2011-11-07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

护理研究 2011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

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

·护理教育研究·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1)

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

[目的]探讨开放性实验考核的效果。[方法]总结《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开放性实验考核,由以往的教师单独评价向多人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发展。在学期末和实习前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与考核。[结果]教师反映实验组学生态度认真,爱伤观念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到位,操作能力增强。97.4%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灵活性、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21世纪的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牢、知识新、能力强、素质高为教育目标[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渐转变为当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种全新理念给《护理学基础》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3]。但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实验成绩只占该课程总成绩的10%~30%,且考核方法单一,成绩评定不合理,考核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因而使得学生轻实践、重理论,对实验课不重视。因此,近3年来,我校不断对本科护生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力求建立客观实际的本科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护理系2003级~2008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003级和2004级为对照组,共136人,均为女生,年龄20岁~24岁,采用传统实验考核评价方法;2005级~2008级为实验组,共805人,男生47人,女生758人,年龄18岁~23岁,采用改进后的实验考核评价方法。

1.2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实验考核评价方法,即按教学大纲将26项护理学基础实验分项目训练,课后开放实验室,期末考核验收。考核项目两组相同。

1.2.2 实验组

1.2.2.1 明确考核改革目标 遵循《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目的及教学改革目标,即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制订考核的总体目标(通过实验课程考核,更好地落实教学目的,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1.2.2.2 改革《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 从2007年9月开始,我校《护理学基础》课程设置由第三学年改为第二学年;《护理学基础》总学时由180学时调为198学时,其中实验课学时由88学时调为101学时。

1.2.2.3 增加实验课成绩所占比例 实验考核成绩由原来占《护理学基础》总成绩的20%增加到50%。

1.2.2.4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方式由封闭式单人考核改为开放性考核。由以往的教师单独评价向多人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发展。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及考核,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基本素质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使考核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缩短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

1.2.2.5 统一实验考核的内容和操作评分标准 经过护理系所有任课老师近5年的努力,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作并修订《护理学基础》技能评分标准,技能评分标准包括自身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操作步骤、用物整理和整体质量要求,制作统一的实验报告单。

1.2.2.6 统一《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内容 承担实验课的老师课前集体备课,或者上课前由系主任考核任课老师,合格者方能上相关项目实验课。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每次实验课结束当天的中午和考前2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并配教师负责指导。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考核: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考核前让学生抽考一个案例,说出计划方案,然后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限于实验条件无法实施的护理措施改为口述,重视人性化护理,以此考查学生应用护理程序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对学过的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与不同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规定考核成绩低于80分者需延长训练时间、补考合格后方能进入临床实习。

1.2.3 效果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向实验组学生发放自编调查问卷,以评价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方法;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学生和带教老师进行访谈。

2 结果

2.1 护生对考核改革的意见和自评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率100%。见表1。

表1 护生对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方法的评价 %

2.2 教师调查结果 任课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一致表示新的考核方法对实验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课老师反馈,实验组学生上实验课态度认真,爱伤观念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到位,操作能力增强。97.4%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技术操作熟练程度、灵活性、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性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改革《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方法顺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和影响,改革《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已引起共识。从以往反馈信息来看,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高分低能,只是理论好、能力差[4],这与实验教学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而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外,积极有效地改革不合理的实验考核方法也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以往的实验考核标准和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如不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不利于培养护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考试成绩中不能看出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另外,一次考核定成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成绩所占比例又很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后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包括将学生每次实验的成绩作为考核的一方面,以调动学生对每个实验项目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单元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有利于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和促进学生技能与态度的养成;实习前的综合考核不是对考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向能力转化的过程,缩短学生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进入临床做好准备。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考核改革持肯定态度。有部分学生认为,综合考核难度比较大,心理负担重。我们认为,应加大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强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5]。实践证明,压力可变成动力,经过刻苦训练,所有学生综合考核一次达标,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3.2 促使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 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学目标分类理论》,我们在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时应适当地兼顾学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6]。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评价是由学生在学期末抽考1项,实验组学生改为全程考核,既抓课程进行当中的考核,又抓课程结束后、实习前的考核,每次训练和考核不合格者补考直到合格为止。这样既可促使学生自觉努力地练习操作,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使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更加客观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新的考核方法和技能评分标准能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 传统的护理实验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护理实践考核的标准和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操作成绩评定过程中还受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也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和考核要求。通过总结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开放性实验考核,由以往的教师单独评价向多人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发展。创建学习型的考场氛围,考试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一个学生考试,其他学生现场观摩,教师点评”的方法,既加深学生对技能操作程序的理解,又可消除学生考试紧张心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目前从学生和教师评价结果来看,新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的形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同学得到带教老师和医院的好评。

3.4 促使护理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作为新时代的护理学基础的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即从培养学生成为护理工作的适应者转变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主体;从传授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传授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知识;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评判思维能力、参与教学意识、自我发展能力的积极活动的主体[8,9]。通过改革,促使我校护理系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知识、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不断地扩展知识层面、更新观念,淘汰教科书上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知识,使课堂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4 建议

应根据护理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护理学基础》实验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病案设计内容需要充实和完善;应进一步研究减轻学生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时的紧张心理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的方法;丰富《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的方式;加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考核力度。

5 小结

总之,改革《护理学基础》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由原来重视总结性评价改为重视形成性评价,将只重视最后的分数转变为重视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合理的实验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更趋合理,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新的评价方法符合创新教育要求,全面、系统、动态和多样地进行评价,改变了过去唯结果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符合现代护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取得好成绩。本课题研究成员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该方法切实可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文素质,缩短了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陈洪渊.实验教学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23.

[2] 兰佳庆,张培莉,杨辉,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J].全科护理,2009,7(1C):2712272.

[3] 邹凌燕,王克芳,李峰,等.《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的改革[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8):728.

[4] 高庆岭,王克芳,厉萍.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74.

[5] 李蓉,孟秀,张瑞丽,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A):65.

[6] 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2 43.

[7] 张青,张志辉.高等护理专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5):18219.

[8] 高国贞,潘汉韶,王少玲.思维训练教学法的临床实践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072709.

[9] 黄金银,王颖,陈双琴.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全科护理,2011,9(1A):425.

Study on reform of experiment teaching exam method of“Nursing Basis”

Long Sulan,Wu Huanhuan,Zhang Jingjing
(Medical Co 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Jiangxi 330025 China)

G642.47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1.20.050

100926493(2011)7B21860203

1)为江西省2008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项目号:JXJG20828825。

龙苏兰(1982—),女,江西省永新人,讲师,硕士在读,从事护理学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单位:330025,南昌大学医学院(工作单位:330025,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吴欢欢、张晶晶工作单位:330025,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2011203224;

2011206226)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