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脱机抽液在洗胃中的应用

2011-08-30

护理研究 2011年20期
关键词:抽液脱机液量

高 辉

洗胃是一项侵入性急救操作技术,胃管留置时对咽喉部的刺激、洗胃过程中因反复抽吸胃液对胃肠道的刺激、洗胃时出入液量不平衡导致液体胃内潴留等因素都会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1]。为确保洗胃安全及舒适性,我科在2008年6月—2010年4月对50例服毒病人洗胃时采取双侧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脱机抽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4月服毒需实施洗胃的成年病人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33.26±10.25)岁。有机磷农药中毒31例,乐果中毒18例,巴比妥类中毒22例,食物中毒18例,其他11例。服毒与就诊间隔时间 0.5 h~3.0 h。入选标准:无洗胃禁忌证、能耐受穴位电刺激。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材料 采用广东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Fr26号单腔硅胶胃管,均使用天津同业医疗设备厂生产的SCⅡ型全自动洗胃机。选择合适的洗胃液(温开水、生理盐水或2%~4%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为25℃~38℃[2]。韩式电针仪。

1.3 方法

1.3.1 实验组洗胃方法 洗胃前做好解释工作,在双侧足三里穴位外及肢体对侧涂导电糊,应用韩式电针仪,取2对电极接上述穴位(每对正负极相对),治疗频率30 Hz~60 Hz,刺激强度3 m A,强度大于机体耐受度[3],以出现酸、麻、胀感觉为标准,昏迷病人按成人常用量执行。3 m in后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段,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用一次性灌洗器抽吸胃内容物,评估上腹部体征。然后将病人置于左侧头低卧位,连接洗胃机按“自动”键,每“进胃”“出胃”各 1次,为1个循环,每次进入洗胃液350 m L~500m L,3个循环后按“停机”键,机器停止工作,胃管与洗胃机分离,逆时针按揉上腹部,用灌洗器反复抽吸胃内容物,同时缓慢改变胃管长度,至不能吸出液体为止。让病人仰卧,再次评估上腹部体征,接着将胃管与洗胃机再相连,按“自动”键,如此反复[4],直到洗胃结束。

1.3.2 对照组洗胃方法 对病人做好解释,按常规方法进行洗胃。

1.3.3 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病人洗胃术中发生呕吐情况。②两组病人洗胃所用的液量、时间。③观察有无胃黏膜损伤(根据洗出液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出血判断)、胃穿孔及窒息发生。

1.3.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洗胃效果比较

3 讨论

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主要环节之一,对服毒病人除做到尽早、彻底洗胃外,掌握科学有效的洗胃方法也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洗胃效果,控制不安全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足三里穴是中医针灸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为胃经合穴,主要用于治疗胃气不降、邪滞胃脘以及脾虚寒所致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腹痛、腹泻,具有和胃降逆、止吐、镇痛、促进消化等功能。胃紧张时刺激足三里穴,可使之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动物实验表明,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后,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及脊髓胆碱能M受体和5-羟色胺(5-H T)受体结合容量显著下降[5]。因此,刺激足三里穴可起到缓解消化道痉挛、止吐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属低频电疗法中的一种,通过锥形金属电极将特定的电脉冲波透过皮肤刺激皮下相应的穴位,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通过兴奋α类纤维、释放神经肽除起到镇痛效果外,电极可产生热量使所刺激的穴位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加,皮肤电阻降低,电流量增大,对足三里穴位形成持续电刺激。洗胃过程中,因胃管的留置及洗胃液的不断冲洗等刺激易引起胃平滑肌痉挛,导致呕吐,易发生误吸危险。采用足三里穴电位刺激,可明显减轻胃痉挛,利于洗胃液抽出,防止呕吐的发生。表1显示,实验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天津同业SC-Ⅱ型洗胃机每次洗胃液量350m L~500 m L,进胃压力可达到50 kPa,出胃压力可达到-60 kPa,从理论上而言,不容易从口鼻腔中溢出,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胃管在胃内的局限性以及胃内容物阻塞等因素,冲入胃内的液体大多数不能被等量抽吸出来,“进胃”几次后胃内就会存有一定量的液体。从体外实验发现,自动洗胃机当“出胃”时胃管的任何一孔被直径约0.5 cm的食糜堵塞,机器感知误以为胃黏膜,则自动入“进胃”,以致胃内潴留量不断增加,当液量过多诱发呕吐,可经口鼻腔溢出有引起窒息的危险[6]。且呕吐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不舒适感,延长洗胃时间,易损伤胃黏膜。为了防止病人洗胃过程中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采取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减少呕吐及胃内容物自口鼻腔溢出,收到了满意效果。从表1还可以看出,实验组总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时需注意以下方面:①电刺激选择合适电量,最长应用时间不超过30m in,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密病人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本组无不良反应发生。②洗胃过程中不断评估出入液量,如果出液量减少及时评估原因,采取脱机抽液等方法。③做好心理安慰,避免因病人不合作诱发并发症的发生,洗胃前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血压稳定者可变换体位,提高洗胃效果。综上所述,持续电刺激足三里穴可缓解洗胃时引起的胃痉挛,联合间歇脱机抽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效减少了洗胃中的呕吐发生,减轻胃黏膜损伤,缩短洗胃时间,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 岳瑞改.丙泊酚麻醉联合间歇脱机抽液对洗胃效果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4):381-382.

[2]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8-369.

[3] 陈海林,王全权.不同频率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252例[J].陕西中医,2005,26(1):70.

[4] 金丽萍.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在口服中毒病人抢救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53-254.

[5] 王云凯,王卫.临床常用百穴精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2.

[6] 杜杰,张志华,荣峰.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价值的探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9(4):17.

猜你喜欢

抽液脱机液量
提高地浸矿山潜水泵使用周期的方法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肋骨超声显像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复合式胸腔穿刺针在结核性脓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