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影响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

2011-11-01杨东英秦学锋田翠芸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课程研究生

杨东英,秦学锋,田翠芸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大学英语影响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

杨东英,秦学锋,田翠芸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英语教学;改革;影响

教育部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改革如火如荼,对研究生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结合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要求和目标的合理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提出了改革措施,并通过实践印证了改革的成效。

2004年随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出台,2月教育部又在这些院校中试点计算机辅助教学 (包括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攀登了一个新的台阶。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自 1992年颁布以来,一直没有修改过。随着科技活动的国际化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如果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不作相应的改革,必定会落伍于现实的要求。

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比,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处于“静止期”。由于英语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和各校生源的英语程度相差太大等原因,研究生英语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与本科英语教学不衔接。为适应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日益提高的要求,满足培养具备较高水平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如孟建敏 (2005)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及思考”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对研究生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余洁 (2006)也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生英语改革实践也在不少院校展开,如哈工大、上海交大、三峡大学等分别实行分级教学并相应的调整了课程设置。部分理论和实践成果在余渭深(2005)等主编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与实务》中可见一斑。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探讨多于实践改革,与高中英语和大学本科英语不同,研究生英语改革并不是在教育部直接的推动下进行的,尽管过小宁(2004)通过对几十所院校的调查,研究生对英语教学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只占 35.8%:,许多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部门已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实施改革。

不象本科生入学时英语水平那样大致相等。同一个系的研究生,甚至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差极大。以 09级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入学成绩为例,平均分为 50.4,最高分 71分,最低分 34分,专业内部 (造型基础)71240。可以看出,研究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相差悬殊。

一 教学要求和目标的合理定位

1 本科、研究生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比较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把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较高和更高要求,并且把对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列在了诸多要求的首位。《课程要求》之所以如此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原因,是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用于对外交际沟通,服务于专业、科研的要求或者是满足毕业后所从事的某种职业的需要,而不是一门研究性的学科,或者是简单地界定为获取信息的手段。本科生大纲中,其教学要求做出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将入学时的词汇量从原1 600提高到 1 800,基本要求部分的词汇量为 4 200,较高要求部分为 5 500,更高要求为 6 500,同时提升了每个阶段的各项语言技能要求。

1992年 11月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对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和目标作了规定,即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大纲》同时还规定“对听、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当时《大纲》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是以阅读为主,为的是获取专业信息,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需求的。从词汇的定量及各项技能的要求看,本科生英语四级阶段的某些要求已经超过了研究生学位课的相应要求。对比本科生大纲,硕士生大纲对词汇及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及定性方面都偏低,其中多项指标低于本科生大纲中的较高要求,有的甚至低于一般要求,明显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不衔接。

2 改革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实际语用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其学术表达能力。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基础,但由于语用环境的缺乏,其实际语用能力并不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应学会在特定语境下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以达到实际交际的目的。同时,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主要进行学术研究,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注重其学术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二 课程设置多样化

1 我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

2003年之前,我校大学英语是以阅读为主,兼顾听说的传统课堂教学。2004年秋季开学后,大学英语第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 -1,-2,-2,-4四门课,每学期 5000学生全面实行 3+1+1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模式,即:每周课堂授课 3学时,计算机视听说局域网自主学习 1学时,校园网上机自主学习 1学时 (不计入上课学时)。在此基础上 2009年起,在第四学期,大学英语在第四学期为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了英语口语、口译、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听说、新闻英语佳句和听力训练、英语应用文写作、高级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英语词汇突破、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和六级辅导等十余门选修课,满足了。

2 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曾对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由于应聘人员也包括硕士生,因此这一调查结果对硕士生应聘人员也同样适用。调查结果见表 1。

表1 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

从表 1可见,用人单位认为应聘者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充分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需求。

3 我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

以前,我校只给研究生开设了基础英语和听力课程,从2005年秋季,由两门课程改为多门课程并举的课程体系。在教材的选择上“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可思性”的原则,选取了新教材,使用外研社出版的《当代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

表2 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

实践证明,这种设置多门课程的体系有利于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四门课程的开设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将逐步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增设多样化选修课,合理安排课程的组合,充分发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除了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之外,他们需要的与学习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就本专业进行口头或英语撰写论文、译介国内外科技资料、到国外讲学或听课等。英语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工具,而且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增设英美语言文化课、学术交流课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课程,开设的课程有多种类型和不同特色,以供研究生选择,将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 教学手段、方法、理念的更新

1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

从 2004年初开始,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全部改用多媒体教室 (60人~70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黑板加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建成了计算机视听说局域网,课本 (如《新视野》)网络学习平台。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模式。

2 我校研究生英语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

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本着“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利用多媒体资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教师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和教学软件的使用 (real,w in2 dow sm icrom ed ia,豪杰解霸,flash课件制作,pow erpo in t等等),努力营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的互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A.课堂陈述 p resentation

在每节课开始时就自己熟悉的话题做 p resentation,教会学生说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神情、举止、手势等,让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利用相关的材料指导学生,例如可以给学生放我校河北省世纪之星演讲大赛的录像和 CCTV杯大学英语演讲比赛情况,老师做简单评价,让学生模仿。陈述内容可以是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散文、诗歌和配音等学生感兴趣的各种形式,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B.讨论

教师可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围绕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相关话题。也可围绕课文内容在多媒体环境下还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帮助学生扩展、深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兴趣。

C.课堂表演

在听力课上为了提高学生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把学生提前分成小组,提前为学生布置不同场景的作业,然后学生课上表演,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得绘声绘色,有的在课下把练习时的场景用 DV拍摄下来在课上播放,与大家分享。这样的练习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是学生在课下能够各种资源,查找资料,在不同的场景下实际应用语言,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3 “基于 Bb平台的任务型教学方法”研究生英语教学试验

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推动下,田老师根据大学英语的改革经验,开展试验班,试行基于 BB平台的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因而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所设定的各个英语教学任务来学习和培养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交际法”教学(Comm unicative App roach)的最新发展,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2)任务型教学法的试验

试验对象

该项试验以本校 09级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为期一学年 (两学期)的试验。该年级分五个大班,每班有 60名学生。选取 2个专业的学生为实验对象。

试验目的

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采用了学生成绩分析、师生访谈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过程

教材单元为本,采用“任务教学法”,以网络为辅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 (p re2task)、任务中阶段 (task2cyc le)和任务后阶段(post2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A、任务前阶段。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

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生将课文制成 PPT课件。令老师感到吃惊并折服的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及阐释远远超出了老师在备课时所能想到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吃透了文本,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学习的资源来自于教材,同时又超出了教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上课时觉得无话可说的问题,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升为一种不自觉的活动。

B、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C、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内学生主要通过复述课文和写作来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准确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 Bb平台查看老师的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讨论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数字收发箱提交并管理作业内容。

从上面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1)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2)学生在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和实践语言。3)尤其在第三个阶段的交流与讨论中,真正突出了语言用于交际这一特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为检验该教改课题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对试验班 (冶金工程专业)和对比班 (艺术)成绩,作为前测和后测。我们选取信度和效度很高的研究生入学成绩和第二学期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成绩,以排除由于试卷问题造成的可信度。表四为前后测统计数据。

表3 前后测数据统计

前测结果显示,冶金、艺术的平均分分别为 49.67和47.71,t=0.39,p>0.05,这说明两个班的前测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他们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后测结果显示,冶金、艺术的平均分分别为 60.60和 54.85,t=2.28,p=<0.05,这说明冶金的成绩较艺术有明显的提高,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因此,可以说本次教改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 评估方法

我校研究生教学采取的是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形成性评估只占30%,但是大大调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课程学习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听、说、读、写、译技能考核)+平时成绩 (课堂参与讨论活动 +网络自主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占 30%。

五 结 论

研究生英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通过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修订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个性化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具体通过对“基于网络的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试验的成功,本科毕业生英语语言水平更高,自学能力更强,个性需求更多,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要求更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目的在于使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与时俱进,顺应学生和社会的现实要求,最终培养出具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1] Benson P.&P.Voller(eds.)Autonom 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C].Harlow:Longman,1997.

[2] Dam,L.LearnerAutonom y 3:From Theory to C lassroom Practice[M].Dublin:Authentic,1995.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黄超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6(6).

[5] 余渭深,《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 高鹏,张学忠.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外语界,2005(1).

[7] 金霞,刘雅敏,戴艳旻.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8]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9] 余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6).

[10] 孟建敏,黄河,智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3).

[11] 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Z].1993.

[1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 朱晓梅,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5).

[14] 邓长慧,从需求分析入手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15] 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6] 李汉强,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English Teach ing Reform for Non2Eng lish M a jor Gradua tes In fluenced by the College English

YANGDong2ying,Q in Xue2feng,Tian Cui2y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

English teaching;reform;influence

The College English reform supported by educationm inistry isdevelop ing rap id ly,which hasgreat influenceon the non2Eng2 lishm ajor graduates.The paper hasp roposed the reform m easures by com bining the p ractical teaching in our university from the per2 spective of teaching requirem ents and ob jective,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m edia and app roach.The effectivenessof reform hasbeen p roved by the experim ent.

H31911

A

167322804(2011)032018520004

2010207231

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课程研究生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