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2011-08-28秦红梅董得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贴剂洛特哮鸣音

秦红梅 董得时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据统计80%以上的儿童哮喘首次发病在3岁以前,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和预防哮喘发作的最好疗法。但是,由于小儿吸入气雾剂多不愿意配合,口服给药困难,往往影响吸入和口服治疗效果。本院儿科近一年来应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3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②年龄6个月~9岁以下;③用药前24 h未用过β2-受体激动剂和全身糖皮质激素;④排除心衰、呼吸衰竭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共入组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对照组64例,男35例,女29例。上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快速缓解药沙丁胺醇。治疗组每晚20:00~21:00给予妥洛特罗贴剂(阿米迪贴剂)(0.5 mg/贴),0.5~3岁以下为0.5 mg,3~9岁以下为1 mg。粘贴于胸部、背部及上臂均可,但必须是儿童手够不到的部位,每次需更换黏贴部位。对照组每日早晚口服丙卡特罗口服液(美普清)1.25 μg/kg治疗。一般儿童患者特别是5岁以下者临床大多选用口服液更方便,所以本次疗效观察对照品选用口服液。疗程均为5~7 d。

1.2.2 疗效评价标准 按我国卫生部药政局标准,临床主要观察喘息症状和肺部哮鸣音增减情况[1]。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哮鸣音完全消失;②显效:哮喘症状、哮鸣音明显减清;③有效:哮喘症状、哮鸣音有所减清;④无效:哮喘症状、哮鸣音无改善或反而加重。⑤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

1.2.3 安全性评价 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评定时间与治疗时间同步。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临床特征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治疗组咳嗽、湿啰音、喘息、哮鸣音等平均消失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 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 s,d)

组别 咳嗽消失 喘息消失 湿啰音消失 哮鸣音治疗组(66例)6.49±2.18 2.96±1.33 3.08±1.13 4.26±1.66对照组(64例)7.22±2.76 5.06±2.09 3.99±2.11 5.67±1.33

2.3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喘鸣发作次数和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喘鸣发作次数和吸入沙丁胺醇用量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喘鸣发作次数和吸入沙丁胺醇用量比较(±s)

组别 治疗期间喘鸣发作次数(次)按需吸入沙丁胺醇用量(喷/周)治疗组(66例)3.77±1.89 4.2±0.9 2.98±1.67 3.1±0.8对照组(64例)

治疗期间治疗组喘鸣发作次数和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用量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结果 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

表3显示,对照组常见不良反应心悸、震颤、血清钾CK(CPK)升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妥洛特罗(又名丁氯喘,Tulobuterol)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较弱,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00或沙丁胺醇的1/100,作用维持时间较异丙肾上腺素长10倍多,较其他β2-受体激动剂持续时间长[2],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和止咳祛痰的作用[3]。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呼吸道阻塞性症状等。

哮喘在夜间发作是活动期间的100多倍,有近似昼夜节律,哮喘的加重多发生在清晨4时左右,这种现象叫“晨降”。最佳给药时间是清晨4点,通常普通的一次或多次给药,难以达到对哮喘易发的凌晨1~8时之间疗效持续维持所需的血药浓度。择时释药系统根据时辰药物动力学原理,定时定量释出有效治疗剂量的药物。妥洛特罗贴剂是以妥洛特罗为主要成分的透皮吸收型药物,是利用经皮吸收系统来控制血药浓度以达到1 d1次维持24 h疗效而设计的全球第一种β2-受体激动剂贴剂[4]。国内外早已研制出妥洛特罗的气雾剂剂、片剂、干糖浆、软膏和乳剂。气雾剂虽然起效快、作用强,但疗效维持时间短;口服剂型疗效维持时间比吸入剂长,但疗效逊于吸入剂,不良反应较多,不能较好的治疗夜间哮喘,特别是不能预防清晨哮喘的发作;软膏和乳剂用于皮肤给药时,比较难于控制给药剂量,还会弄脏衣物,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与口服给药方式比较,妥洛特罗透皮贴剂显示出了优越性:可以避免药物受胃肠道等生理因素的影响,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无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缓控释方式给药,减少了血药峰谷现象,减少给药次数和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科患者使用更方便,而且可以随时终止使用。贴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良反应轻微,这和本次疗效观察结果相一致。本次疗效观察发现妥洛特罗贴剂对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丙卡特罗口服液短,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少,患儿家长满意度好,患儿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妥洛特罗贴剂避免了胃肠等生理因素影响,无首过效应,缓慢释放给药,延长了药效(24 h),减少了给药次数(每晚1次),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临床治疗儿童哮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2]吉小欣,高申.妥洛特罗贴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药学专论,2004,13(12):27-29.

[3]葛庆华,王浩,王小林,等.妥洛特罗贴片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6):407-408.

[4] 田村弘,万献饶,毕丽岩.β2-受体激动剂(尤其是妥洛特罗贴)贴剂的作用.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0):444.

猜你喜欢

贴剂洛特哮鸣音
卡洛特水电站:清洁能源赋能“中巴经济走廊”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苏州高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贴膏剂黏着力测定法研究
“贴剂”贴走哪些病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舞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