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1-08-27李文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虚拟企业执行力激励机制

李文强 汪 波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虚拟企业是指以市场经济为起点,以计算机网络为运营平台,以契约为合作基础,以共赢为目的的若干个独立厂商的核心能力的动态联合体[1]。学界关于虚拟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机理、合作伙伴选择、利益分配、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而对于虚拟企业的战略执行问题还缺乏足够的关注,战略执行力是联结组织目标与企业绩效的桥梁,探寻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概念界定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是指若干个具有互补性核心能力的成员企业,通过沟通、整合、通力协作,将虚拟企业战略付诸实施,以实现其共同目标的能力。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主体是虚拟企业的所有成员企业,这些成员企业可能来自不同的区域、属于不同的组织,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核心能力,并且这些核心能力具有互补性,这是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优于传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关键所在;虚拟企业的战略执行力涉及虚拟企业战略、虚拟企业成员以及各成员的沟通、协调、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水平;战略执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虚拟企业的共同目标。对于战略执行力的构成,笔者将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划分为战略、成员、沟通、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5个构成因素进行分析[2]。

企业绩效一直是管理领域所研究的重要变量,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3]。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企业绩效的内涵是不同的。现在,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来理解企业绩效[4],本文采纳这种观点,将企业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两个维度。

(二)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1.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虚拟企业的战略是企业最高的指导方针,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战略的对与错,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绩效能否有效提升。首先,正确的战略是提高虚拟企业绩效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有了正确的战略不一定就可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但错误的战略一定会成为企业实现股东利益的阻碍。其次,企业所面临的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战略必须具备一定的柔性,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针对新的情况,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最后,战略被虚拟企业成员广泛了解和认同对战略的正确执行以及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战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它的科学性、适应性以及成员的认同感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2.成员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所提到的成员主要是指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而不是指具体的员工。虚拟企业的成员是执行战略的主体,是战略执行力的施动者。虚拟企业成员对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作用比战略、沟通、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更为重要,因为,战略付诸实施,执行平台的维护,战略执行的跟进和应变均需要虚拟企业的成员来完成。虚拟企业的成员作为构成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最重要的要素,包括成员的基本素质,能否迅速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学习能力以及核心成员的领导力4个方面。虚拟企业成员的综合能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3.沟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沟通、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是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平台,其中沟通是平台的框架。虚拟企业的战略、共同目标和各成员的协作意愿虽然在虚拟企业的创立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但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工作过程中的协同还需要通过沟通来进一步深化。沟通是协作意愿与战略、共同目标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有效地将各成员的协作意愿与虚拟企业的战略和共同目标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沟通对于虚拟企业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沟通将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4.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激励机制是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平台的构面,它保证着平台的平坦和通畅。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能够对虚拟企业成员的某些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反复强化,对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采取负强化和惩罚措施加以约束,同时还可以吸引更优秀的成员加入虚拟企业,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促进虚拟企业成员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虚拟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绩效。虚拟企业的运作是以利益为驱动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5.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虚拟企业文化是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平台的装饰和灵魂。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二是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指企业文化如何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企业文化适应性的表现;内部资源的整合是指培育企业全体员工产生群体意识,理解如何有效地共同工作,主要表现在导向、规范与约束、凝聚和激励4个功能上[5]。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例如,Kim和Sarsh,John和James,Divedi,以及Daniel等,这些研究都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6](P13)。虽然虚拟企业组织的动态性增加了企业文化塑造的难度,但是企业文化对于虚拟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经营绩效的改善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虚拟企业文化可以填补虚拟企业价值观念的空白,有效减少各成员之间的摩擦,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保障虚拟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三)研究假设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成果和研究思路,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存在积极影响。

H2: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对企业非财务绩效存在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及变量度量

研究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问卷共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受访者本人及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情况以及虚拟企业绩效水平。

1.受访者本人及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调查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性质、受调查人的职位情况、所属部门等,由于本次调查希望获得由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填写的问卷,因此,通过基本情况的调查可以初步判断问卷的有效性。

2.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情况调查。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包括战略、成员、沟通、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5个维度,共计20个具体指标。其中,战略维度的指标包括:虚拟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性,战略能否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成员是否了解虚拟企业战略,成员是否认同虚拟企业战略;成员维度的指标包括:成员的基本素质(包括高质量的产品、按期交货的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完善的售后服务4个方面),成员能否迅速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成员的学习能力,核心成员的领导力;沟通维度的指标包括:沟通平台的建设,沟通时间,沟通内容的有效性以及成员的沟通意愿;激励机制的指标包括:表现好的成员能否得到奖励,表现差的成员是否受到处罚,成员是否了解激励机制,成员是否认同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维度的指标包括:虚拟企业文化的共享性,企业文化的导向是否与企业战略相一致,虚拟企业文化的制度化程度,企业文化是否鼓励成员自动履行“契约”所规定的义务。所有构成指标都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来测量,其中1表示“很差”,2表示“较差”,3表示“一般”,4表示“良好”,5表示“优秀”。

3.虚拟企业绩效水平调查。企业绩效的测量可以采用主观或者客观的方法,马刚运用企业绩效的测量问卷来调查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小[7]。一般情况下,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采用企业的客观数据往往会涉及企业机密,因而关于企业绩效的实际数字很难得到,而在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中,自我报告(self-reported)的相对绩效(relative performance)一般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可靠性和效度[4]。Sittimalakorn和Hart的研究也指出主观绩效与客观度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8]。因此,本文对虚拟企业整体绩效采取主观方法进行测量,本研究测量问卷的填答人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虚拟企业经营绩效的回答相对客观准确。

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出发,企业绩效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本文将企业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两个维度。在Spanos和 Lioukas的研究中,财务绩效的测量项包括: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销售量、企业的销售量增长率、企业的净利润、企业的销售利润率[9];张勉、李海和魏钧的研究将利润率、市场份额、市场推广和销售增长的自我评价作为评价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10]。从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来看,财务绩效都是构成企业绩效的重要维度。而对于企业的非财务绩效,Said和 Hassabelnaby认为,测量指标包括:顾客与员工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与创新等[11];谢洪明、刘常勇、陈春辉的研究中提出非财务绩效指标包括:公司对新产品的开发绩效的满意度,公司对市场的拓展绩效的满意度,公司对设计制造过程的创造能力的满意度,公司对自身运营成本的满意度,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的满意度,公司对自身的公众与社会形象的满意度[12]。虚拟企业绩效相关指标也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来测量。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天津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选择的企业都曾经作为成员参与过虚拟企业的经营。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的数量和质量,笔者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4份,回收率为93.8%,剔除填答者职位在中层管理者以下的问卷以及填答不全和明显填写不认真的问卷,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85.2%。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数据的可靠性,主要是检测数据的可信程度,本文采用最常用的指标Cronbachα系数来衡量数据的信度,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一般情况下,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8以上,分量表的系数最好在0.7以上,而本问卷的数据无论是总量表还是分量表都达到了0.7以上,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适合进一步的研究。

表1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对于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考察每个调查项目的因子载荷量(factor loading),在社会调查中,项目的因子载荷量的绝对值大于0.4,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符合问卷结构效度的要求,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所有项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5以上,说明该部分问卷的结构效度符合要求,适合进一步的研究。

表2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调查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子负荷表

虚拟企业绩效水平调查量表,共计4个题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虚拟企业绩效水平调查数据进行处理,虚拟企业绩效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高于0.9,明显大于管理学研究中所推荐的值0.7,说明该部分问卷信度良好。对于该部分问卷的效度检验,同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所有项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符合要求。

表3 虚拟企业绩效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子负荷表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为了验证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5个构成要素为自变量,即战略、成员、沟通、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以虚拟企业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在使用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注意避免自变量彼此间的共线性,如果自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共线性,比如说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5以上,会造成自变量之间概念模糊,难以解释,同时在数学上也会因为自变量间相关性过高,造成自变量与因变量共变分析上出现不合理现象[12]。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相关性

从表4可以看出,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相关性较高,成员与沟通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693,但是仍然没有超过0.75,因此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适合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以战略、成员、沟通、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5个战略执行力构成要素作为自变量,分别以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成员、激励机制、战略、沟通、企业文化5个维度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被引入回归方程,一共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67%,其中成员维度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19.4%,是对财务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激励机制和战略两个维度分别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18.2%和15.7%。可见,成员、激励机制和战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对非财务绩效影响方面,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成员、激励机制、战略、沟通、企业文化6个维度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被引入回归方程,一共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57.8%,其中成员维度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17.4%,是战略执行力构成要素中对非财务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战略和激励机制,分别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16.3%和13.9%。

表5 战略执行力各构成要素对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回归结果

可见,无论是对于虚拟企业的财务绩效还是非财务绩效,成员、激励机制和战略制定都是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首先,成员的综合能力会对虚拟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一流的企业绩效来源于虚拟企业高素质的成员,任何一个素质低下成员就意味着整个虚拟企业价值链上某个环节的脱落,从而影响虚拟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成员能否快速的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以及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都会影响到整个虚拟企业的绩效。其次,成员参与虚拟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因此,合理的利益进行分配方式是虚拟企业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组织创造的收益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提升虚拟企业的整体绩效,一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成员认为利润分配不合理,损害了自身利益,将会严重影响它参与虚拟企业经营的积极性,阻碍核心能力的发挥,从而对虚拟企业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害,可见,激励机制连接着虚拟企业战略和企业绩效。最后,战略作为虚拟企业运营的基础,战略制定必须科学,战略制定要紧紧围绕市场机遇这一中心,根据达成战略目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伙伴组建虚拟企业,并对虚拟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成员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分配具体任务,充分发挥虚拟企业的优势,战略作为虚拟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前提,除了制定的科学性以外,战略的柔性以及战略能否被广大成员了解和认同都会影响其执行,从而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结果。

四、结论

战略执行力是企业目标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桥梁。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维度对企业财务绩效存在积极影响,其中成员维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其它4个维度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激励机制、战略、沟通以及企业文化,统计结果验证了H1。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各构成维度对企业非财务绩效存在积极影响,其中成员维度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其它4个维度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战略、激励机制、沟通以及企业文化,统计结果验证了H 2。

本研究只局限于战略、成员、激励机制、沟通以及企业文化5个构成因素对虚拟企业绩效的影响,这种划分方式未能包括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所有相关因素,但将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构成因素划分为战略、成员、激励机制、沟通以及企业文化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反应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该实证研究能够了解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虚拟企业绩效的提升提供参考。

[1]包国宪,李文强.虚拟企业沟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29-131.

[2]李文强.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Wiggins.R.R.,Ruefli,T.W.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Temporal Dynamics and the Incidence and Persistence of Superior Economic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l):82-105.

[4]施瑞龙.组织学习、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孙卫忠,刘丽梅,孙梅.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试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35-138.

[6]王文臣.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马刚.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J].经济评论,2006,(1):113-122.

[8]Sittimalakorn,W.,Hart,S.Market Orientation versus Quality Orientation:Sources of Superior Business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2004,(12):243-253.

[9]Spanos,Y.E.,Lioukas,S.Contrastion Porter's Com petitive Strategy Framew ork and the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907-934.

[10]张勉,李海,魏钧.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一致性和均衡性的观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140-148.

[11]Said,A.A.,Hassabe lnaby,W.B.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NonfinancialMeasur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5):193-223.

[12]谢洪明,刘常勇,陈春辉.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80-94.

[13]孙建法.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虚拟企业执行力激励机制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虚拟企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执行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中激励机制和制度研究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