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在肝细胞肝癌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2011-08-20蒋国华廖维甲覃理灵梅铭惠袁晟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癌栓包膜阴性

蒋国华,廖维甲,覃理灵,梅铭惠,陈 谦,袁晟光,刘 杰

(1.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桂林 541002;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 541001)

AFP诊断HCC是目前公认的肿瘤标志物,但阳性率仅为70%左右,假阴性率达30%,且AFP水平高低与肿瘤大小有关,不利于HCC的早期诊断和小肝癌的发现,尤其是术后复发的预测。HCC根治切除术后3年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高达50%和70%[1],需要寻找更加敏感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指标。近年发现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基因位于人染色体X26.10,由8个外显子组成,启动子区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2],国内学者对GPC3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GPC-3在HCC的发生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假说。本文采用RT-PCR方法对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测定GPC-3 mRNA的表达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60例HC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取自本院肝胆外科HCC手术切除的肝脏组织。男5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岁;肿瘤直径<5 cm 13例,5 cm<肿瘤直径<10 cm 28例,>10 cm或伴有肝内外转移19例;肿瘤数目单个47例,2个或2个以上13例;肿瘤有完整包膜24例,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36例;11例有镜下门静脉癌栓,血清AFP阳性41例,HBsAg阳性56例。所有的组织标本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60例癌旁组织病理诊断:18例慢性肝炎,36例肝硬化,6例正常组织。标本经手术切除后立即分装放入液氮保存。

1.2 试剂和仪器RNA提取试剂盒Trizol(Invitrogn公司),maker、RT-PCR试剂盒(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和RT-PCR仪(BIO公司)。

1.3 引物设计与合成根据GenBank的相应cDNA序列,运用Premier 5.0软件设计GPC-3和β-Actin引物序列,并经Pubmed Blast对比分析,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设计GPC-3上游引物序列为:5′-CCAACATGCTGCTCAAGAAAGATGGAAG-3′,下游引物序列为 :5′-CAAACTCAAAAGCTTGTGGAGTCAGGCT-3′,扩增片段长度为 226 bp;内对照基因β-Actin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TCAC2CCACA CTGTGCCCATCTACGA-3′,下 游 引 物 序 列 为 :5′-CAGCGGAACCGCTCATTGCCAATGG-3′,扩增片断 长度为400 bp。

1.4 方法取HCC组织、癌旁组织约50 mg制成匀浆,加入1 ml TRIzol,冰浴。吸1 ml匀浆液至离心管中,4℃离心 12 000 r/min×10 min。取上清0.8 ml,加入0.2 ml氯仿,震荡2 min,4℃离心10 000 r/min×10 min,取上清0.3 ml,加100%异丙醇0.3 ml,再加50%异丙醇0.5 ml,震荡30 s,4℃离心12 000 r/min×5 min,弃上清,加1 ml 750 ml/L乙醇,轻轻洗涤沉淀,4℃离心12 000 r/min×5 min,弃上清,室温静置3 min,将乙醇晾干,加20 μ l 0.1%氯化锂溶解沉淀。抽提的 RNA质量鉴定:紫外分光光度计定260/280比值(比值均在1.7-2.0);并在MOPS甲醛变性胶中观察有无降解,所用RNA均无降解。为了去除基因组DNA的污染,全部RNA均用无RNA酶的DNA酶Ⅰ消化后,置-80℃备用。

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进行PCR扩增,PCR反应条件均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5℃退 30 s,72℃延伸 40 s,共 35循环(βactin为28循环)。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经灰度扫描,凝胶图像分析仪分析,以GPC-3和βactin的比值作为GPC-3 mRNA的相对含量。对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HCC病人的GPC-3 mRNA阳性和阴性表达与其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 、肿瘤数目 、AFP 、HBsAg、有无包膜 、转移 、门静脉癌栓各指标间的关系;探讨GPC-3 mRNA表达水平与HCC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在笔者课题组的一项研究中,曾将肝癌术后3年内不复发患者设定为预后良好组,反之亦然[3]。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PC-3 mRNA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RT-PCR检测结果表明,60例HCC标本中,HCC癌组织中GPC-3 mRNA表达阳性的有41例,阳性率68.3%,癌旁组织中GPC-3 mRNA低表达或不表达。其中24对HCC的PCR产物电泳图如下图1。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的电泳图,经灰度扫描,系统软件分析,HCC组织、癌旁组织的GPC-3与β-actin比值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3±0.13,0.23±0.05,其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图1 基因GPC-3在HCC癌组织高表达(RT-PCR)

表1 基因GPC-3在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水平的比较

2.2 统计学分析GPC-3mRNA阳性和阴性表达与其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包膜、门静脉癌栓、HB-sAg及AFP水平各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HCC术后3年内是不是复发有直接关系,在60例HCC标本中,有18例3年内不复发,其中GPC-3 mRNA表达阴性为15/18(83.3%),表达阳性为3/18(1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学者对GPC-3研究甚少,国外研究表明,GPC-3在肝癌组织中mRNA呈高表达[4],而在成人正常组织、HCC癌旁组织、肝炎、肝硬化组织中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5,6];本研究证实这一点,实验结果表明,GPC-3 mRNA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68.3%,而在癌旁组织中为低表达或不表达,GPC-3在HCC组织中有稳定的表达,提示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选择性表达特性使其成为目前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也可能是一种新的HCC的癌胚抗原。因此,近年来倍受关注,被学者称之为HCC新的特异性标志物及潜在分子治疗的靶点[7,8],GPC-3能显著提高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鉴别诊断[8]。

本研究发现GPC-3 mRNA的表达与其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包膜、门静脉癌栓、HBsAg及AFP水平各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检测HCC组织中的GPC-3基因的表达对于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病情轻重无明显价值。尤其是GPC-3 mRNA的表达高低与血清AFP水平无明显差异,在血清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中仍有一定的阳性率,提示对血清AFP阴性的肝癌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有望作为比AFP更加理想的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标记物。但也有学者指出:GPC3是一个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质[9],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外科切除仍然是HCC最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绝大多数HCC患者发现时较晚,不一定有手术机会;另外,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已成为提高肝癌生存率的一个瓶颈,也是攻克肝癌最重要的难关之一。因此,早期预测、诊断肝癌的复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是进一步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关键。GPC-3 mRNA表达与HCC术后3年内是不是复发有直接关系,术后3年内不复发HCC患者的癌组织中GPC-3 mRNA呈现低表达水平,而在术后3年内复发HCC患者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水平。本研究虽然采用的病例数有限,但它却提示了:GPC-3 mRNA高表达水平极大地增加了HCC患者术年复发风险,也说明GPC-3可能是判断HCC预后重要指标;同时可以设想,通过外界因素,如小分子的GPC-3靶向药物、siRNA干扰等人工沉默敲除GPC-3基因,以达到降低HCC患者肝癌组织中GPC-3表达水平的目的,从而减少HCC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迄今为止,人们对GPC-3的了解,尤其是在HCC中的了解十分有限,它的诸多功能、作用机制以及与相关基因的相互关系等许多方面还不十分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Llovet JM,Bu rroughs A,Bru ix J.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ancet,2003,362(9399):1907.

[2]Baumhoer D,Tornillo L,Stadlmann S,et al.Glypican 3 expression in human nonneoplastic,preneoplastic,and neoplastic tissues:a tissue microarray analysis of 4,387 tissue samples[J].Am J Clin Pathol,2008,129:899.

[3]Xie XW,Mei MH,Liao WJ,et al.Expression of CIITA-related MHCII molecules in tumors linked to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Int J Oncol.2009Mar;34(3):681.

[4]Lai JP,Oseini AM,Moser CD,et al.The oncogenic effect of sulfatase 2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mediated in part by glypican 3-dependent Wnt activation[J].Hepatology,2010,52(5):1680.

[5]Yam auchi N,Watanabe A,H ishinuma M,et al.The glypican 3 oncofetal protein is a promising diagnostic marker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Mod Pathol,2005,18(12):1591.

[6]Saito Y,Oba N,Nishinakagawa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beta2-microgloblin as a candidat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imaging-invisi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 with liver cirrhosis[J].Oncol Rep,2010,23(5):1325.

[7]Suzuki M,Sugimoto K,Tanaka J,et al.Up-regulation of glypican-3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2010,30(12):5055.

[8]DiTommaso L,Franchi G,Park YN,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HSP70,glypican 3,and glutamine synthetase in hepatocellular nodules in cirrhosis[J].Hepatology,2007,45(3):725.

[9]Liu B,Bell AW,Paranjpe S,et al.Suppression of liver regeneration and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in hepatocyte-targeted glypican 3 transgenic mice[J].Hepatology,2010,52(3):1060.

猜你喜欢

癌栓包膜阴性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