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哥特式研究的新趋势——评《卢特利奇哥特式指南》

2011-08-15郑荣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哥特式指南小说

郑荣华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一、引言

美国学者戴维·里克特(David Richter)曾指出,哥特式小说从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城堡》的起源至流行,再到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衰亡,是“一个封闭性的历史过程”(Richter,1996: 125)。事实上,根据大多数西方学者的观点,哥特式小说的历史进程从未有真正意义的封闭。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哥特式创作以及哥特式研究非但没有封闭沉沦,反而愈加旺盛。曾任国际哥特协会(The International Gothic Association)主席的霍格尔(Jerrold E.Hogle)和斯密斯(Andrew Smith),指出哥特式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多次复兴;哥特式具有跨媒介活力,可以不断改变自身适应变化的时代,并早已从小说这一经典领域走向其他媒介。两位学者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哥特式成为了处理西方文化最根本的恐惧和焦虑的重要而多层的图解(Hogle &Smith,2009: 1)。当下,哥特式在文学和文化理论化中的建构先进性日益彰显,哥特式批评实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趋势。

本文从《卢特利奇哥特式指南》(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Gothic,以下简称《指南》)出发,探讨了当代西方哥特式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特征。在评介《指南》的基础上,探讨:哥特式传统的嬗变,哥特式定义的界定,哥特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指南》内容简述

《指南》是卢特利奇(Loutledge)出版社推出的介绍哥特式的专著,撰稿人包括该领域的资深学者和后起新秀。该书由前言和四个部分组成。主编斯普纳(Spooner)和麦考伊(McEvoy)在前言中主要回答了下列问题:哥特式被如何定义过?《指南》成书目的何在?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书有什么特征?如何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为“哥特式传统”。首篇概述哥特式传统演变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哥特式历史主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二篇文章由国际哥特协会前主席加拿大学者迈尔斯(Miles)撰文,审视了“哥特式”一词在18世纪英国辉格党、反国教者以及激进分子等人中的政治含义。在第三篇文章中,麦考伊探讨了哥特式与浪漫思潮的渗透关系,同时探讨了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中的哥特式特点。第四篇文章由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英语与语言学系主任沃里克(Warwick)撰文,她追溯了维多利亚时代幽闭在家庭、金钱、新兴城市以及变态身体里的哥特式。第五篇文章出自主编斯普纳之手,探讨哥特式和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若干问题,作者回顾了多位严肃作家作品中的现代以及后现代哥特式叙事,指出哥特式成为20世纪作家表达内在恐惧的手段,是批评界认识论的突破。

第二部分“哥特式地点”(Gothic Locations)是 《指南》的一大亮点。首篇介绍“哥特式地域性”(Gothic Geography)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篇文章出自迈厄尔(Robert Mighall)之手,对比了两大都市:伦敦(城市哥特式叙事的出生地)和新奥尔良(城市哥特式叙事目前停留点)城市哥特式传统。戈都(Teresa A.Goddu)在第三篇文章中,以汉娜·克拉夫特(Hannah Craft)的《女奴叙事》为例,探讨了美国哥特式叙事与美国奴隶历史的关系。在第四篇文章中,安吉拉·赖特(Angela Wright)从苏格兰两大历史危机出发,阐述了苏格兰哥特式的民族危机叙事。在第五篇文章中,哈斯拉姆(Richard Haslam)回顾了最近30多年爱尔兰哥特式研究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爱尔兰哥特式的政治讽喻传统。普罗克特(James Procter)和安吉拉·斯密斯(Angela Smith)在第六篇文章中,探讨了“殖民哥特式”和“后殖民哥特式”的问题。第七篇文章出自加拿大文学研究者豪厄尔斯(Coral Ann Howells)之手,她以四位加拿大哥特式小说女作家为主,阐释了加拿大哥特式特征。最后一篇是澳大利亚学者肯恩·盖尔德(Ken Gelder)对澳大利亚哥特式创作历史以及现状的探讨。

第三部分“哥特式概念”回顾哥特式的重要术语。首篇介绍选择这些概念的原因。在第二篇文章中,庞特重新描述和补充了“离奇”(uncanny①)在当代哥特式批评中的意义。在第三篇文章中,凯莉·赫尔利(Kelly Hurley)区别性地探讨了克莉斯蒂娃的“恶心”(abject②)和巴赫金的怪诞(grotesque③)概念。在第四篇文章中,著名哥特式学者安德鲁·斯密斯(Andrew Smith)从新角度描述了老生常谈的“幽灵”(haunting)概念。接下来艾莉森·米尔班克(Alison Milbank)探讨了女性哥特式文本中的“可解释超自然”现象;布赖恩·贝克(Brian Baker)则从新视角探讨了从《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1886)到《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88)的男性碎片主观性。埃利斯·汉森(Ellis Hanson)在第七篇文章中,进入到当前西方哥特式研究的新领域:酷儿哥特式。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儿童文学研究者苏·沃尔什(Sue Walsh)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露西·克利福德 (Lucy Lane Clifford)的 《新母亲》(The New Mother,1882),关注哥特式文本中的儿童问题。

第四部分介绍文学以外的其他哥特式媒介。首篇概述了当前哥特式媒介和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二篇文章出自当代著名哥特式学者博廷(Fred Botting)之手,讨论了澳大利亚后朋克乐队“生日宴会”(The Birthday Party)、迪斯尼哥特式、恐怖现实主义(horrealism)等吸血鬼文化。麦考伊在第三篇文章中以戏剧《穿白衣的女人》为例,探讨了现代哥特式戏剧场景的形体化问题。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中,卡米拉·埃利奥特(Kamilla Elliott)探讨讽喻(parody)在经典哥特式小说电影改编中的意义;本杰明·赫维(Benjamin Heyvey)分析了恐怖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场景。在第六篇文章中,埃迪·罗布森(Eddie Robson)探讨英美肥皂剧,如《神秘博士》(Doctor Who)和《X 档案》(The X Files)等的哥特式因素。接下来安迪·斯密斯 (Andy W.Smith)考查了漫画小说《从〈蝙蝠侠〉到〈沙人〉》中的哥特式应用。最后两篇文章中,保罗·霍金森(Paul Hodkinson)关注了哥特式亚文化研究方法;詹森·惠特克(Jason Whittaker)纵览了网络游戏、超文本以及万维网等现代哥特式新媒介。

三、哥特式传统的嬗变

哥特式传统的嬗变已是西方哥特式研究界公认的事实 (Edwards,2005: xxvii; Smith,2007:4)。对此,马尔维-罗伯茨 (Mulvey-Roberts,1998:xvii)有精妙的形容,“这一温室里的混血儿(哥特式)不断变异,在旧种类上产生新物种供后生摹仿……就像病毒一样在我们的文化中不断自我复制”。因此,哥特式传统的演变是哥特式研究的首要论题。所有与哥特式研究有关的其他问题,诸如,界定哥特式、哥特式研究方法、哥特式理论的建构、哥特式研究的重点、哥特式研究的结果等,皆随着哥特式传统的嬗变而生。《指南》正是秉承了该思路,前两部分重头戏就是“哥特式传统”和“哥特式地点”,介绍哥特式传统在历史上和地域上的嬗变。

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建立的哥特式小说传统:阴森神秘的异国古堡、怪诞离奇的事件、恶魔与美女,在安·拉德克利夫、路易斯、威廉·贝克福德(William Beckford,1760-1844)等人手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类小说通过渲染刺激暴力与恐怖,探讨“贵族、继承权、家庭、性别”问题,故事中“隐含着反天主教”、“反启蒙”和“无理性”的思想,“揭露特定政治、社会焦虑”(Smith,2007: 25,18)。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式渗入到不同题材的创作中。以狄更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融入哥特式叙事手法:把故事场景挪到新兴的工业城市,哥特式情节融合现实的犯罪、暴力、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用来揭露工业社会的阴暗面;哥特式手法还出现在柯林斯(Wilkie Collins, 1824-1889)的诅咒题材小说中,如《疯狂芒克顿》(Mad Monkton,1855)和《阿马代尔》(Armadale,1867);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的《莫罗博士之岛》(The Island of Doctor Moreau,1896)和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的《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1902)等,这些作品用哥特式手法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了揭露;赖德·哈格德(Rider Haggard,1856-1925)的异国冒险小说中也有哥特式色彩。当代英国哥特式传统常见于女性细腻敏感的文笔中,对现代人性进行细微和深刻的探索,如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吕蓓卡》、苏姗·希尔的《黑衣女人》(The Women in Black,1982)和《镜中雾》(The Mist in the Mirror,1992)等。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的许多作品把魔幻和后现代融入到女性哥特式的创作中,给英国哥特式传统带来新的突破。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哥特式小说取得了由点到面的飞速发展。查尔斯·布朗的《威兰德》(Wieland,1798)在美国率先撒下哥特式星火。之后他的《阿瑟·默文》(Arthur Mervyn,1800)再次使用哥特式手法,反思美国后革命时期的社会疾病和种族主义。约翰·尼尔(John Neal,1793-1876)在狂野哥特式小说 《洛根》(Logan,1822)中记录了印第安人迁居和灭绝的文化矛盾,展现了哥特式的本土化(Goddu,1997: 53)。由爱伦坡开启的南方哥特式传统在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1967)、卡 波 特(Truman Capote,1924-1984)、 珀 迪(James Purdy,1914-2009)、 奥 康 纳(Flannery O’Connor,1925-1964)、 莫 里 森(Tony Morrison,1931-)等继承者手里成燎原之势,影响深远:哥特式成为揭露南方庄园制、奴隶制、种族主义的重要叙事方式,哥特式主题转向宗教、谋杀、疯狂等,书中常出现变态、恶心、幻觉的人物。美国多元文化的碰撞、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人性的扭曲和变态、暴力冲突不断给哥特式注入特殊的养分。在当代英美哥特式传统嬗变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它与后现代的结合,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1916-1965)的《山宅鬼惊魂》(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1959)、安吉拉·卡特的《血室》(The Bloody Chamber,1979)、莫里森的《宠儿》(Beloved,1987)以及哈里斯(Thomas Harris,1940-)的《沉默的羔羊》等,在写作中把后现代因素融入到哥特式模式中,探讨了道德相对论(moral relativism)等问题(Smith,2007: 141-149)。

在苏格兰和爱尔兰,哥特式成为探讨历史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叙事方式。苏格兰小说家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詹姆斯·霍格(James Hogg,1770-1835)和斯蒂文森(Robert L.Stevenson,1850-1894)用哥特式手法发掘苏格兰历史上的政治和民族危机,在作品中用出没的双身(haunted doubles)、被脱离关系的儿子以及无能的主人公来探索破碎国家的身份危机(Wright,2007: 81)。而爱尔兰哥特式传统的产生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宗教和创伤殖民历史的影响(Haslam,2007: 83-84),在马图林(Charles Maturin,1782-1824)、拉·法努 (Sheridan Le Fanu,1814-1873)以及斯托克(Bram Stoker,1847-1912)的哥特式作品中都能发现这些创伤和历史。从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96-1852)到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的《菩萨凝视的岛屿》(Anil’s Ghost,2000),可以看出源远流长的加拿大哥特式“由排斥和厌恶组成,是一种调整型语篇,通过绘制纹身和调节欲望建立文化行为模式”(Edwards,2005: xviii),关注本国身份和多元文化下的恐慌、焦虑。哥特式传统还在澳大利亚不断修正来展现澳大利亚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表达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和个人恐惧。

格里·特科特(Turcotte ,1998: 19)曾指出,澳大利亚的哥特式是改变和适应的历史,其实,整个哥特式也是在无止尽地改造和更新自己。《指南》一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前两部分的论述各有洞见、很具代表性,为研究者在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亚洲国家开阔新视野,将启发学者挖掘更多特定的哥特式传统。随着哥特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西方哥特式理论界关于各国哥特式传统的各种流派还会不断翻新和扩大。

四、哥特式定义的魔幻“万花筒”

如何定义哥特式?许多哥特式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大致可归纳为:第一,对哥特式总结和反思进而归纳出新的定义;第二,回避哥特式定义问题,仅仅总结特定时段或地域的哥特式特点,即只论“相似性”而不论“共相”。

谈及“哥特式”,起初常论及刻板的叙事道具,如幽灵出没的城堡、修道院、超自然、暗道,人物定格在贵族、修道士或者修女。随着哥特式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在给哥特式小说下定义时,应该跳出肤浅、简单化的套路,应把哥特式形式和其潜在的美学思想结合起来。休姆(Hume,1969: 290)通过总结哥特式小说的写作技巧、目的以及关注点,认为哥特式是“严肃幻想的产物,对于这些幻想,哥特式没有答案,只有矛盾的对立面,在浪漫文学中能找到高级解决方案,但是在哥特式里只能找到解决不了的道德和含糊不清的情感”,休姆通过对比浪漫文学给哥特式下定义。豪厄尔斯(Howells,1978: 1)从情感方面来定义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准确地把那些明显的哥特式情感组合在一起,而且暗示这种感情论和陈词滥调情感的危险”,同时,她指出这种小说是18世纪变态或者衰弱感性的产物。基尔戈(Kilgour,1995: 6)则关注读者效果,把哥特式定义为一种营造特定情景的手段,即哥特式通过让读者感同身受,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推进和营造一种亲密又暗中有害的关系。迈尔斯(Miles,2002: 4)撇开了情感,从叙事学角度把哥特式定义为“一种散漫的场景,一种破碎主题狂欢似的表达方式”。在下定义之后,迈尔斯又指出了哥特式类属的多样化和卓越的散漫性都使得不能简单地认为哥特式是可以预测的小说惯例,哥特式文本现象本身是模糊的。因此,无论从社会角色、读者效果、叙事方面来定义哥特式,都不可能找到定义哥特式的“万灵丹”,因为无论何种定义都会把哥特式推入解释学的地牢。

当下,很多学者避开解释学的地牢,只探讨哥特式的某些特点。著名哥特式学者庞特(Punter,2000: ix)在《哥特式指南》中指出哥特式领域有许多不确定的东西,成为哥特式反教条化的体现。在编辑该书时,他从哥特式的多样化和主要特点、主导形式和亚文类(sub-genre)来介绍哥特式,不再涉及哥特式教条化定义。霍格尔(Hogle,2002: 2)在其主编的《剑桥哥特式小说指南》中也指出哥特式这种题材创作有不可思议的柔韧性和可锻铸性,是文类、风格以及碰撞文化聚焦的异文融合。该书考察了特定地域、特定时域、特定类型的哥特式状况,解释为什么哥特式能够穿越250多年的时空,以及哥特式改变问题,也避开了解释学问题。在研究国别哥特式时,学者也有只论各自特点,不论定义的倾向。戈都在《哥特式美国》中,通过比较英美哥特式小说的特征,来探讨美国哥特式小说,指出英国哥特式应从社会方面来理解,而美国哥特式可以从心理学和神学上来读解(Goddu,1997:9)。随着哥特式多媒介的延伸以及哥特式批评理论的多样化,哥特式学者舍共性重个性的情况会进一步加深。

目前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哥特式定义,因为哥特式有许多历史和地域的隐性成分,这些隐形成分还有待定夺。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这种小说,批评界很少有人能对其作出某种明确的定性”(苏耕欣,2010:1)。但是以往学者创造了一套描述哥特式文本以及哥特式文化的概念,为哥特式的理解以及哥特式理论的建构提供了重要范畴。《指南》第三部分选取了理解哥特式的经典概念,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概念,从不同风格、方法和主题论述这些概念,温故知新,为理解哥特式拓展了新视野。

五、哥特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0年5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哥特式—— 批评探索”(The Gothic-Exploring Critical Issues)全球会议,这无疑是哥特式研究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事件。会议议题包罗万象:启发式叙事 (apocalyptic narratives)、恐怖叙事、现代和后现代范例、酷儿哥特、地域性哥特、哥特式媒介、性问题等。从这些主题来看,当下的哥特式研究出现了新视角;跨越了文学媒介;而国际会议的召开则说明哥特式研究的跨国际趋势。

哥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进而催生了社会人类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语境的研究课题,正如庞特(Punter,2000:ix)所称的,“我们发现自己夹在哥特式主题和当代批评理论渐增的一系列思维中”。安娜·索内尔(Anna Soner)在《消费激情:美国2001年哥特式小说》(A Passion of Consumption: The Gothic Novel in America,2001)中,把美国文学文化定位为商品经济学的延伸,分析了霍桑、爱伦·坡、亨利·詹姆斯、福克纳以及三位女作家莫里森、欧茨、安妮·赖斯的小说,首次把哥特式文学和文化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西方哥特学界还出现跨学科哥特式研究,如犯罪学与哥特式结合产生的哥特式犯罪学,代表人物有特蕾西·约翰逊(Tracy Johnson)、卡洛琳 ·皮卡尔(Caroline Joan Picart)、塞西尔·格里克 (Cecil E.Greek)等;“酷儿”理论与哥特式结合产生的哥特式“酷儿”,代表人物有里格比(Rigby,2009)、邓克(Duncker,1996)、布鲁恩(Bruhm,2000)、洛雷纳·罗素(Lorena1 Russell,2005)、哈格蒂(Haggerty,2006),国内的黄禄善教授(2010)也开始关注哥特式文本中的“酷儿”身份;病理学与哥特式结合产生哥特式病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戴维·庞特(1998)、苏丝米塔·马哈托(Susmita Mahato,2003);还有阈限(liminality)、后现代、女性主义、叙事学等和哥特式的结合早已引起西方文学和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指南》的作者构成也反映了这种跨学科色彩,26名作者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病理学、后现代、社会学、文化、“酷儿”等。

斯普纳(Spooner,2007: 1)说:“把哥特式仅仅限定在文学性的狭窄定义一直都是相当困难的,它以数以万计的方式广泛地扩散到文化中。”当下,哥特式数不胜数、种类繁多、题材各异: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字形式,漫画、彩绘等图画形式,音乐、电影、电视等声乐媒介,网站、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网络形式。跨媒介成为哥特式研究的一种时尚和趋势。许多哥特式文学专著中出现了探讨其他媒介的篇幅。博廷在《哥特式》(Gothic,1996)中主要介绍的是哥特式的文学风格,其中大量涉及文化,最后论及当代电影中的哥特式;罗伯茨-马尔维(Roberts-Mulvey)的《哥特式文学手册》(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1998)中包括建筑、艺术、影视等媒介。霍格尔的《哥特式小说剑桥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othic Fiction,2002)最后把篇幅给了影视媒介文化;庞特和格伦妮丝·拜伦(Glennis Byron)的《哥特式》(The Gothic,2004)给足篇幅探讨艺术、建筑以及漫画小说等;安德鲁·斯密斯的《哥特式文学》(Gothic Literature,2007)中特意留最后一章来论述哥特式电影。另一方面,“哥特式—批评探索”全球会议、国际哥特协会的双年会议以及其他国际会议上,跨媒介研究都是重要的议题。第九次双年会议甚至还把舞蹈、数字媒体、流行文化、艺术、时尚、经典(classics)、甚至医药(medicine)列入议题中。国际刊物《哥特研究》(Gothic Studies)发表的文章更是囊括时下最全和最新的哥特式媒介研究。《指南》走在目前国际哥特式研究的前沿,第四部分“哥特式媒介”,论题涉及当下电影、电视、音乐、戏剧、网络空间、文化等。值得一提的是,《指南》的主编斯普纳还是哥特式时尚的研究者,并发表了这方面的专著。

当下哥特式研究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研究浪潮。一方面,哥特式研究的对象,早已从英美主流国家扩散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甚至开始伸向亚洲文学,如安德鲁·N.G.把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土耳其一些作家的作品归入哥特式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中国作家施蛰存等以及香港作家徐熙④。另一方面,探索各地哥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成为近年来的新热点。200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哥特式航行”(Gothic Voyages)国际会议上,探讨了英美哥特式和欧洲文化的关系。会后国际哥特协会主席艾薇儿·霍纳(Avril Horner)和苏·兹劳斯尼克(Sue Zlosnik)一起编辑了《哥特:在欧洲和美国的影响和借鉴》(Le Gothic: Influences and Appropriations in Europe and America),探索哥特式跨越两个世纪从欧洲到美国的发展过程。艾薇儿在2002年出版的《欧洲哥特式》(European Gothic: A Spirited Exchange,1760-1960)进一步探讨了该问题。跨地域性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不同国家学者的合作和交流。“国际哥特协会”的成立、《哥特研究》国际期刊的创办、国际哥特协会召开的九次双年会议和2011年8月即将召开的第十次双年会议、两届“哥特式—批评探索”全球会议,以及哥特网站⑤的成立,都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哥特式学者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话和合作。这一趋势也体现在 《指南》中,作者队伍中除了占主流的英美学者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苏格兰的学者,充分体现了哥特式研究的跨国际性。随着哥特式研究的深入,相信跨地域性将会愈加明显。

正如苏耕欣(2010:1)所说的,“最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新出现的批评理论的推动下,哥特式小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当下无疑成为哥特式研究最为发达和活跃的时期,新哥特式理论不断出现,呈现“跨地域”、“跨媒介”、“跨学科”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沿着这样的发展路径,新语境下的哥特式研究前景无限。

注释:

①uncanny与陌生、古怪、神秘有关。一般来说,不确定和出其不意的事物能够引起uncanny的感觉是一种介于不详预感与这种预感的灵验之间的异常经历。可参见《指南》130-136。

② abject与恶心和厌恶有关,abject事物引起人们生理呕吐以及萨特存在主义的呕吐(Sartrean existential nausea),但这种厌恶中调和着让人着迷的魔力。可参见J.Kristeva,Power of Horror:An Essay on Abjecti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③grotesque涉及“降级”(degradation)行为(高级的、精神的、理想的、抽象的,降到物质层面)、夸张手法(不正常比例、奇形怪状等)及滑稽狂欢效果。可参见M.Bakhtin,Rabelais and His World.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

④ 北京大学的苏耕欣学者(2010:246)否认中国出现过哥特式小说。

⑤ 目前,国际哥特网站主要有http://www.globalgothic.com/,http://www.gothic.net/等,还有许多国家以及民间的哥特网站。

[1]Edwards,J.D.Gothic Canada: Reading the Spectre of a National Literature[M].Edmonton:University of Alberta Pubn Services,2005.

[2]Goddu,T.A.Gothic America: Narrative,History,and Nation[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3]Haslam,R.Irish Gothic[A].In C.Spooner & E.McEvoy(eds.)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Gothic[C].London:Routledge,2007.83-94.

[4]Hogle,J.E.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othic Fi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Hogle,J.E.& A.Smith.Revisiting the Gothic and Theory[J].Gothic Studies,2009,(1): 1-8.

[6]Howells,C.ALove,Mystery and Misery: Feeling in Gothic Fiction[M].London: Athlone Press,1978.

[7]Hume,R.D.Gothic versus Romantic: A Revaluation of the Gothic Novel[J].PMLA,1969,(2): 282-290.

[8]Kilgour,M.The Rise of the Gothic Novel[M].London: Routledge,1995.

[9]Miles,R.Gothic Writing,1750-1820: A Genealogy[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10]Punter,D.A Companion to the Gothic[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11]Richter,D.H.The Progress of Romance: Literary Historiography and the Gothic Novel[M].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6.

[12]Roberts-Mulvey,M.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C].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13]Smith,A.Gothic Literature[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14]Spooner,C.& E.McEvoy.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Gothic[C].London:Routledge,2007.

[15]Spooner,C.Gothic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J].Gothic Studies,2007,(1): 1-4.

[16]Turcotte,G.Austrian Gothic[A].In M.Roberts-Mulvey(ed.)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C].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8.10-19.

[17]Wright,A.Scottish Gothic[A].In C.Spooner & E.McEvoy(eds.)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Gothic[C].London:Routledge,2007.73-82.

[18]黄禄善.男性规范、酷儿身份和同性恋欲望——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男性叙事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3-136.

[19]苏耕欣.哥特式小说——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哥特式指南小说
哥特式浪漫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西方哥特式文化景观——哥特式文学与电影的承传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