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

2011-08-15更藏卓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清点器械物品

更藏卓玛

(青海省贵德县人民医院,青海贵德 811700)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但安全隐患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原因给予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现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手术室环境的安全隐患

(1)布局与设施不合理;(2)室内温湿度的控制;(3)环境卫生的管理;(4)消防安全等因素。

1.2 药品的安全隐患

药品放置混乱、过期及无标签等。

1.3 消毒液的安全隐患

消毒液浓度的配置不符合要求或消毒液没有严格按规定使用。

1.4 仪器设备的安全隐患

(1)电刀的电极板的放置不合理;(2)电源插座的维护不到位,使用中突然损坏;(3)仪器性能不良,术前未查看性能状态。

1.5 手术患者术中的安全隐患

(1)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2)碰伤、摔伤或坠床: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3)手术部位安置错误:因术前未标识、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4)术中物品、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5)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6)无菌操作不严格造成切口感染。(7)术中过敏,液路不畅。(8)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9)神经功能受损: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10)电灼伤: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11)压疮:因手术体位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12)异物遗留: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13)导管脱落: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14)四肢手术时为了止血,给患者扎止血带时间久而造成患者四肢缺血甚至坏死。(15)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16)抢救患者记录不完善。 (17)手术患者护送不当,遗留物品于手术室。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严格按照规范设置手术室布局

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手术室环境每天湿式清扫,每周要整个环境彻底清扫,墙面要清洗,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空气的洁净。应有消防通道的指示。

2.2 严格执行接送患者制度、术前访视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术前一日巡回护士下病房进行访视患者,熟悉患者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部位。术日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并与家属共同签字。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要固定牢靠,在手术床上摆放体位时保持功能位。术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部位、术式及患者基本情况无误后签字开始手术。

2.3 严格执行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制度

为避免遗留器械、物品于患者体腔,笔者所在医院采取“两人四清点制度”即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于手术前第一次清点→关闭体腔前第二次清点→关闭体腔后第三次清点→手术结束时第四次清点,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基数、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 预防切口感染

加强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做到使用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严格执行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无菌操作不严格造成切口感染。

2.5 密切关注患者主诉

为避免术中过敏及液路不畅造成事故应密切关注患者主诉,如有无过敏史、是否疼痛、用药有无不适反应[1]。在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避免术中无法快速入液及输血造成严重后果。

2.6 严格执行术中医嘱及输血查对制度

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术中医嘱及输血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如有字迹不清或怀疑污染则禁止使用。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患者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核对床号、姓名、病历号、血袋号、血型、血的种类、剂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输血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倾听患者主诉,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准备抢救工作,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7 扎止血带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记录时间

为避免扎止血带时间过久造成四肢缺血坏死,扎止血带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记录时间,1h后缓慢松开,至少10min后方可再扎。如手术时间久则在2次1h松开后适当改为每30min或40min松1次,每次至少15min后再扎。

2.8 避免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时手术车均要将护栏立起,身体置于护栏内,防止碰伤;昏迷及老弱患者必要时加约束带。进出门时轻柔缓慢。搬动患者时手术车应锁死,动作轻柔,将患者安置妥当。如患者步行入手术室则应搀扶防止滑倒摔伤。进入手术间后如为清醒患者嘱其不要乱动防止摔伤,如为昏迷者或老人、小孩、孕妇则应在床旁看护,必要时加约束带,防止摔伤。手术结束时,全麻患者未完全苏醒者应在手术床旁看护。安置手术体位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如手术时间久则每2h为患者按摩1次,防止压伤。

2.9 避免患者被灼伤

使用电刀前嘱患者将义齿、首饰等金属物品取下如取不下尽量避免使用电刀。使用电刀时阴极板贴于患者肌肉丰富处,避免负极板受压。患者肢体禁止与头架器械托盘手术床等金属物接触以免灼伤。

2.10 严格执行标本查对制度及标本登记制度

为避免标本丢失及损坏,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床号、姓名、病历号与标本名称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并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由专人送往病理科,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准确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2.11 对抢救记录单严格按规范书写

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与及时性。

2.12 护送患者回病房时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制度

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并在接送患者单上签字。并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3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2]。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效控制与减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1] 闫成美.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8.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10-216.

猜你喜欢

清点器械物品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称物品
眼力大搜索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健身器械
找物品
现代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动态清点工作——以 MELINETS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