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护理体会

2011-08-15刘秋娥张煜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肛管灌肠先天性

刘秋娥 张煜华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广东梅州 514031)

先天性巨结肠为小儿常见的肠道发育畸形。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主要的治疗方式[1],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上存在一定的难点,本研究就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8个月,平均9.2个月。全部病例均是经肛门施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2 术前护理

2.1 疾病教育及心理指导

疾病教育及心理指导主要针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人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解释疾病的基本病因及治疗措施,各项检查及操作的目的,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并联系手术成功患儿家长现身说教,使其消除顾虑,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向家长解释清楚,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

2.2 饮食

术前嘱家长为患儿进食流质饮食,为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无渣饮食,术前2 d禁食水果类,以减少粪便的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者,必要时采用静脉高营养。术前1 d给予禁食,补足能量。

2.3 胃肠道准备

手术前7~10d开始进行肠道准备,进行回流洗肠,每日1次,准备7~10d,每次100~150mL/kg,洗肠液应选用等渗适宜温度的生理盐水[2],保持出入液量平衡。灌肠前通过肛诊了解直肠狭窄长度及肠管走向,选择较软的硅胶肛管,插管的动作轻柔,插入15cm以上,到达膨大部[3],此时会有气体排出。大便干结不易灌洗时,可用开塞露灌肠前2~3h注入结肠内软化大便。灌肠过程中严密观察,如灌出液中有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警惕发生肠穿孔[4]。手术当天置胃管并妥善固定,术前按医嘱给患儿口服肠道抗生素和静脉滴注维生素K,防止术后肠道感染和出血。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患儿回病房后,与麻醉师交接术中情况,在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测量T、P、R,予以氧气吸入,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色泽及肛周渗血、渗液情况。

3.2 导管的护理

3.2.1 肛管及夹层引流管护理 术后肛管及夹层引流管必须妥善固定,在臀部放置一次性尿布,便于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及性状,也便于保护肛管及夹层引流管。用约束带适当约束患儿双下肢,以免肛管滑脱,3~5d后拔出肛管。

3.2.2 导尿管护理 术后留置导尿管时,可以将尿管用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连接尿袋,引流管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防止滑脱及气囊撕裂,每日用1%皮维碘溶液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肛周污染严重者增加次数。术后3d予以拔除。

3.2.3 胃管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为咖啡色胃液或有鲜血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 术后饮食

术后患儿一般禁食1~2d,静脉高营养支持,禁食期间,液体24h内平均输入,保证能量均衡输入。根据尿量调节滴速,肠蠕动恢复后,即给予少量饮水,若无腹胀,可恢复少量多次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4 肛门护理

大便后用温开水或1%皮维碘棉球清洁肛门,擦洗干净后外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保持肛门及周边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发现肛周有红肿,及时使用百多邦软膏外涂或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如行肠造口术患儿,术后观察造口处肠管有无血运障碍,指导家长掌握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3.5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5.1 会阴部切口感染 患儿术后取双下肢分开卧位,充分暴露肛门,用1%皮维碘棉球擦洗,辅助灯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达到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的目的。

3.5.2 小肠结肠炎及吻合口狭窄 为有效预防小肠结肠炎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应做好维持性扩肛[5-6]。扩肛器要多涂润滑油,扩肛时扩肛器应从最小号开始,逐号增加,不能跳号,增号至有阻力并见到有微量出血为止,第2天扩肛仍从最小号开始,扩肛时应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能来回进出,以防捅破肠吻合口或肠管。扩肛时应感觉到扩肛器通过肠吻合口,才能收到扩肛的效果。每天坚持扩肛,至少要坚持3~6个月,直到肠吻合口瘢痕软化,日后不会形成狭窄为止。

4 出院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功能紊乱及肠炎发生,饮食要有规律,术后3~6个月少吃多餐,以母乳、奶粉、面条、稀饭等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过油、过硬、辛辣食物,少吃蛋糕、巧克力、肉包子之类食物。(2)有意识的培养患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3)出院前指导并教会家长进行人工扩肛的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4)患儿出院后,仍需指导家长保持患儿会阴部或造瘘口清洁,保护肛周皮肤。(5)活动较少的婴幼儿,家属抱起定时活动;能行走的患儿,鼓励其多活动,防止肠粘连发生,促进消化功能恢复。(6)定期复查,出院后三个月来院复查,如发现大便异常、腹胀等情况及时就诊。

通过对年龄较小的患孩家属的指导,对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减少手术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 和法芹. 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6):564.

[2] 王颖. 小儿长段型先天巨结肠术前灌肠技巧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5.

[3] 戴月映,林少虹,林敏,等. 采用改良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08-109.

[4] 施诚仁,佘亚雄. 巨结肠根治术后小肠结肠炎[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4,15(6):341-341.

[5] 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等.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0,8(4):11.

[6] 宋爱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洗肠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6(1 ):72-73.

猜你喜欢

肛管灌肠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
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