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1-08-15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参麦溶媒注射剂

付 翔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赤壁 437300)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提取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随着该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药物不良反应(ADR)报道逐渐增多并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发现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过敏反应,包括药疹、过敏性休克和血管神经性水肿;(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3)发热反应;(4)胃肠道不良反应;(5)呼吸系统良反应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深化对参麦注射液的开发和利用,现对其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1 参麦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1.1 个体差异

曹永红等[1]报道参麦注射液的ADR主要发生在20~39岁和40~59岁两个年龄段中,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伴有肝、肾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是肝、肾功能不全影响药物代谢,降低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2]。

1.2 药物因素

参麦注射液虽然在临床上应用时间较长,属于制剂工艺较为成熟的中药注射剂。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在提取过程中往往有酶、蛋白酶等大分子物质难以提纯,这些物质作为抗原直接入血,易引起变态反应[3]。

1.3 溶媒因素

临床上使用的参麦注射液常见规格有:100mL;50mL;20mL;10mL。笔者在临床调查发现,许多护士习惯将100mL和50mL装规格的参麦注射液直接滴注,这样由于浓度过高而增加了其ADR的发生率。临床上也有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的,这样会导致参麦注射液发生盐析反应,使微粒增加而导致ADR的发生。

1.4 输液胶塞产生的微粒

临床使用参麦注射液时,有时要进行2次以上穿刺橡胶塞,这样导致橡胶脱落而产生微粒,也有可能药液与橡胶塞发生反应产生微粒存在安全隐患,增加ADR的发生[4]。

1.5 配制环境与操作因素

配制环境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滋生,导致药物在配制时污染。或配制人员操作不当,没有实行一针一管等现象,从而使配制后药液出现不合格现象导致ADR的发生。

1.6 滴注速度

中药注射剂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最初30min内速度应<20滴/min为宜[5]。滴注速度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神经系统反应。

2 防范对策

2.1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制剂研究,明确参麦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应用新的技术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精制、分离,减少无效成分和杂质,减少增溶剂等辅料的应用,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减少由该类物质的加入而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明确致敏成分,将其在工艺生产过程中除去,并依成品质量标准对其作限量检查,避免此类成分引发的过敏反应。

2.2 询问过敏史,并做好记录

王晓瑜等[6]在对413例中药静脉滴注引起ADR报告统计后得出结论,既往有ADR或家族ADR史37例,占9%。说明书这类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中更容易发生ADR。对于此类患者应避免使用曾引起过ADR的药物。

2.3 选择适当溶媒与稀释浓度

参麦注射液说明书明确要求,使用本品时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所以临床上使用参麦注射液时,应尽量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选择溶媒,否则会引起参麦注射液与其他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7]。使用50mL和100mL规格时应稀释后应用。

2.4 掌握用药剂量

临床医生有时因患者危重或主观认为中药制剂ADR少,随意加大剂量,这样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病情需要选择说明书推荐的使用剂量。

2.5 避免多药混合使用

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参和麦冬的提取物,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中药产地及各厂家生产工艺各不相同等,使其有效成分与杂质含量各不相同,因此不利于中药制剂标准的统一,配伍试验稳定性数据获得。所以临床上在应用本品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避免ADR的发生。

2.6 净化配制环境,规范操作流程

目前,只有在三级医院和少数二级医院专门设立了静脉输液配制中心,大多数二级以下医院并不具备以上条件,只是在各科室设有相对独立的配制室,集中开放性配制,配制环境相对较差,所以一定要做好每天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防止污染源的进入。同时应选择态度严谨,熟悉配制操作规范,专业技术好的人员担任配制工作。配好后液体应在完全静止后,按要求检查确认无变色和沉淀物后才能发放使用。

2.7 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加强输液巡视

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治疗措施、用药目的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8]。加强输液巡视,倾听病人主诉,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输液部位有无疼痛、肿胀,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加强病情观察,出现ADR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处理,并详细做好记录,及时上报本院ADR监测中心,避免临床同样ADR的发生。

3 小结

临床上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并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其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检验标准,准确掌握好药物的用法与用量,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严格控制滴速,加强输液巡视,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曹永红,钟杰璋.35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1-33.

[2] 吉江华,胡芳,程建明.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66-267.

[3] 王书杰,王丽华,李慧.98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9):51.

[4] 黄贵平,王彬彬.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1(6):401-403.

[5] 王建凯,张方强.藻酸双酯钠常见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华实用医学,2002,4(22):122.

[6] 王晓瑜,杜文民,王宏敏,等. 2005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质量评价[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5):331-333.

[7] 吴洪文,吴敏.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450-451.

[8] 薛素贞.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05(9):19-20.

猜你喜欢

参麦溶媒注射剂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