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分析

2011-08-13熊员焕车萍罗蒲英田卫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筋膜套管韧带

熊员焕 车萍 罗蒲英 田卫群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al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由Semm K教授开创,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作为子宫切除微创术中的一种手术模式,其特点是既切除病变子宫体、容易发生癌变的子宫颈管内膜及鳞柱上皮交界区,预防子宫颈残端癌的发生,又使阴道和盆底结构得以完整保存,因此倍受妇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改良[1~4]。我院自2005年6月开始对经典的CISH进行了一些改良,即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MISH),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377例,均为保留双侧卵巢的单纯子宫切除。其中采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123例(MISH组),采用经典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254例(CISH组)。

1.1.1 基本情况 MISH组:子宫肌瘤77例,子宫腺肌症3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例;年龄35~50岁,平均(42.56±3.64)岁;已婚已育119例,已婚未育4例;子宫体积小于孕10周者15例,体积如孕10~12周者83例,大于12孕周者25例。CISH:子宫肌瘤172例,子宫腺肌症6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17例;年龄32~49岁,平均(41.32±4.06)岁;已婚已育248例,已婚未育6例;子宫体积小于孕10周者31例,体积如孕10~12周者175例,大于12孕周者48例。两组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1.1.2 术前E2、FSH水平 两组手术前的E2、FSH值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E2、FSH的比较(±s)

表1 两组术前E2、FSH的比较(±s)

组别 E2(IU/L) FSH(pmol/L)MCISH组(n=123)>0.05 >0.05 552.54±134.24 8.51±1.26 CISH组(n=254) 542.25±137.06 8.35±2.74 P值

1.2 手术方法

1.2.1 CISH组 采用经典的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5]。

1.2.2 MISH组 ①麻醉、体位、导尿、消毒铺巾、造人工气腹、放置穿刺套管同CISH组。②双极电凝切断双侧子宫圆韧带。③用10号丝线自阔韧带无血管区缝入阔韧带,缝扎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留待子宫峡部血管扎紧后再断离)。④剪开阔韧带前叶及子宫膀胱返折腹膜,向下钝性分离宫颈膀胱间隙,分离阔韧带内无血管区,暴露子宫动脉上行支。⑤用7号丝线分别于两侧宫旁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⑥于宫颈内口水平的宫颈前后壁用单极电钩分别横行切一长约15 mm、深约2 mm的沟槽,用1号微乔线在峡部两侧避开血管各缝(缝得稍浅)一针,即线从子宫峡部的一侧穿入,嵌入宫颈管沟槽里绕过子宫后方,从另一侧向上穿出,然后经腔外打结技术预置套索。⑦用15 mm直径的颈管切除器(CURT)切除宫体和宫腔中央的内膜及部分肌层组织,取出CURT,将15 mm的直径的穿刺套管置入残留的宫颈管鞘内。⑧距线上缘1 cm处用单极电凝铲切除子宫体,离断子宫体后立即扎紧子宫峡部线套圈(内含宫颈穿刺套管),此时子宫全部血运已被阻断,于附件缝扎线内侧用剪刀剪断双附件。⑨用绞碎器经宫颈穿刺套管绞碎并取出已被切除的子宫体。⑩取出宫颈穿刺套管,再次抽紧原置于宫颈管外鞘的套扎线圈,用1号微乔线套扎宫颈残端。○11冲洗盆腔,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用0号微乔线镜下连续缝合盆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经阴道缝合宫颈外口和腹壁皮肤切口。

1.3 手术后处理 两组手术后处理相同:一代头孢菌素加上甲硝唑预防感染3 d;术后24 h拨除导尿管;肛门排气前禁食,补充液体量2500~3000 ml/d,排气后进食流质,再过24 h进食软食;体温正常、无不适症状,术后5 d出院。

1.4 性激素监测 所有病例均于术前常规检查静脉血FSH、E2,并于术后1、6个月复查。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2.2 MCISH组的术后病率、术后宫颈残端血肿的发生率低于C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病率、术后残鞘出血率比较

2.3 两组间手术后1个月的E2、FSH值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时,MISH组E2显著高于CISH组,FSH显著低于CISH组,提示MISH组能降低手术对卵巢功能的负面影响。见表4。

2.4 两组内术后1个月的E2、FSH均与术前无差异,而术后6个月时,E2均显著高于术前,FSH均显著低于术前,提示两种式术在术后1个月时卵巢功能未减退,术后6个月时卵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见表5。

表4 MISH组和CISH组组间术后1月、术后6月E2和FSH的比较

表5 MISH组和CISH组组内E2、FSH的比较

3 讨论

3.1 子宫动脉上行支供给卵巢的血液占卵巢血供的近50%,子宫切除可能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从而降低卵巢内分泌功能,甚至导致卵巢早衰[6]。本文资料证实术后6个月时卵巢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术后1个月时卵巢功能并无明显改变,对此,我们推测是因为子宫切除术后的初期,机体快速启动代尝机制的结果。艾浩等[7]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减退是逐渐发生的,术后超过3年以上的患者更年期症状更明显。

3.2 目前国内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多用单、双极电凝。电凝后组织破坏大,容易损伤周围组织,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单极电凝在闭合腹腔内产生不可预见的电流回路,易导致腹腔脏器的损伤[2]。对此,我们采用丝线缝扎的方法处理附件,避免了卵巢因电辐射引起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卵巢功能的作用。

3.3 我们采用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后,再用宫颈嵌入套扎法套扎子宫颈,使手术止血效果更佳,术后宫颈残鞘出血、因积血引发的感染率下降。赵福杰等[3]用宫颈套扎法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4 本文将经典的CISH术式中的子宫绞碎途径由腹部穿刺孔的扩大1.5~2 cm改成经宫颈鞘内来完成,即从腹式转为阴式,应用术中自然形成的颈管外鞘穴道进人盆腔进行子宫绞碎的操作,无需扩大腹部穿刺切口,减少了腹部的创伤,使原本微小的腹部切口更加微创化,符合现代女性患者对美的心理需求。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和推广[4]。

综上所述,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采用丝线缝扎双侧附件,能有效保护卵巢功能;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嵌入套扎法套扎子宫颈,能降低术后出血及感染;阴式绞碎取出手术标本,使手术更加微创;且手术操作方法对于一个腹腔镜技术成熟的操作者易掌握,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1]刘燕.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3626.

[2]李权辉,方玲,刘晓珊.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0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6):368.

[4]赵福杰,王永来,杨青.宫颈套扎法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10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87.

[4]楼宝阳,谢秀敏,李丽菁.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阴式颈管内子宫绞碎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621.

[5]熊员焕.三种经阴道非脱垂子宫手术的临床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384.

[6]郑茜,胡燕,王江玲.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的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0.

[7]艾浩,薛晓鸥,温玉库,等.绝经前单纯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研究.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6):413-415.

猜你喜欢

筋膜套管韧带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