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1-08-13陈世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葡萄糖

陈世佳

糖尿病(DM)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1]。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多种急性代谢性紊乱[2]。糖尿病的检验指标有:血糖、尿糖、糖化蛋白、血糖调节激素和胰岛组织抗体等[1]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血糖浓度[1],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的餐后2 h血糖浓度等[2],临床上首先推荐空腹血糖测定,因为多数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空腹血糖水平增加。若空腹血糖<5.6 mmol/L或随机血糖<7.8 mmol/L足可排除糖尿病的诊断。虽然OGTT比空腹血糖测定更灵敏,但是有很多因素可影响OGTT的准确性,除非第一次OGTT结果异常,一般建议在做每一次OGTT检测后,间隔一定时间再做OGTT检测,判断OGTT是否异常[3]。由于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检测过程较复杂,几小时内多次采血也可能会给患者导成心理负担。我院开展糖尿病检验项目中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得检测结果,我们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45例糖尿病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比较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之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的水平是否有差异,旨在探讨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糖尿病患者为确诊的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45例,其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20~86岁,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的标准[4];正常对照组为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16~74岁。

1.2 仪器、试剂 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空腹血糖测定试剂为日本世诺临床诊断制品,批号:J918,H915和J916,

2 结果

45例糖尿病患者与31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测定结果大于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组的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大于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清蛋白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8263。J918;糖化血清蛋白测定试剂为德国罗氏试剂,批号:609410-01,616130-01 和622522-01。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 抽取早上空腹静脉血,标本置37℃水浴25 min左右分离血清,3 h内测定。

1.3.2 测定方法 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主要参数按照试剂说明书设置。葡萄糖测定用已糖激酶法,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用NBT Method终点法。

表1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糖与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

3 讨论

葡萄糖在已糖激酶(hexokinase)和Mg2+存在下与ATP反应生成6-磷酸葡萄糖和ADP。生成的6-磷酸葡萄糖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使NADPH+还原成为NADPH和H+,6-磷酸葡萄糖氧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酸,NADPH在340nm波长处最大吸收峰,根据NADPH的生成量与标本中葡萄糖含量成正比而定量血糖[2]。血糖的测定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监测糖尿病和治疗效果的最常用指标。用于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的血糖异常[1],但血糖特别是单项测定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患者自身身体状况、饮食、用药,抽血时间等因素及血糖稳定性差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波动[5],在急性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时,高血糖可能是短暂的,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1]。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是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开成高分子酮胺结构,此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臜[3],其生成量与糖化血清蛋白浓度成正比。用比色法在540 nm(530~550 nm),以糖化血清蛋白做校准物测出反应中甲臜生成量从而得出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GSP是葡萄糖通过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与血浆中蛋白结合的产物,由于清蛋白是血浆蛋白中最丰富的成分,故认为测定GSP主要是测定糖化血清蛋白。因为清蛋白半衰期仅约20 d,所以GSP的浓度可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浓度,可监测血糖水平的短期变化,尤其适合GDM或治疗方法改变后的患者监测。在有效治疗1周左右就能检测到GSP降低[1],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3]。但当清蛋白浓度和半衰期发生明显变化时,会对GSP产生很大影响。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①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随机是指1 d内任何时间,不管上次用餐时间。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③ OGTT中2 h 血糖(2 hPG)≥ 11.1 mmol/L(200 mg/dl);以上1、2、3、三种方法都可以单独诊断糖尿病,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必须再用其他1种复查才能确诊[1]。有文献报导: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成员组成的专家级建议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方法之一,将HbA1c≥6.5%作为筛查与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其与血糖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糖尿病诊断敏感性[6]。

本研究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检验结果,我们所检测的45例糖尿病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所得结果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大于健康体检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清蛋白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8263;糖尿病患者组中有的病例空腹血糖测定结果偏高,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不高,其原因可能是空腹血糖只能提供在某个时间糖尿病控制的一个特定点的情况,只代表即时血糖水平[7],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糖尿病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7]。

本研究的局限性是:只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了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没有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文献中已有报导: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监测意义:联合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7]。

我们已购进了波音特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试剂盒(胶乳凝集反应法),将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检验依据。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与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联合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克服了单个指标的局限性,对糖尿病的诊断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

[1]丛玉隆,尹一兵,陈瑜,等.检验医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

[2]郑铁生,邹光楣,章尧,陈筱菲,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145,151,157.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4]于冬妮,郭立新.糖尿病诊断标准变迁及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思考.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805-807.

[5]罗通行,李一松,徐克和.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四川医学,2011,32(3):422-423.

[6]高薇,曲卫.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初筛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43-245.

[7]党京丹.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监测的意义.预防与卫生.当代医学,2007,(127):101-102.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葡萄糖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