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孕栓联用缩宫素、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2011-08-13李喜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3期
关键词:卡孕栓宫素产程

李喜连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间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多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可继发贫血、产褥感染及肾功能衰竭等,此外产后迅速大量失血可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害孕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采用卡孕栓、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联合应用以防治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12例,按产时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年龄22~35岁,孕37~42周,均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且近期未使用前列腺素抑制剂。两组产妇年龄、用药前血压及心率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宫底注射;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宫底注射,并立即于产妇直肠内放入卡孕栓1枚,同时5%葡萄糖1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缓慢静脉推注。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5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均在短期内缓解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及治疗,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1。

2.2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Hb变化两组产妇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用药前比较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24 h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值较治疗组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s)

组别例数第三产程(min)2 h出血量(ml)24 h出血量(ml)不良反应(例,%)对照组5612.36±2.40196.54±36.22283.40±45.712(3.57)治疗组565.80±2.25154.25±41.30190.54±48.325(8.93)

表2 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

表3 两组心率及血红蛋白下降值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心率及血红蛋白下降值变化比较(±s)

组别例数心率(次/min)用药前用药后产后24 hHb下降值(g/L)5675.4±5.077.0±9.03.5±2.2 5674.6±4.876.3±8.26.3±3.1治疗组对照组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占产后出血的50%~51.6%。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及按压子宫,但由于不同孕产妇个体的对缩宫素敏感性差异较大,且药物半衰期较短,对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出血虽然总体疗效较好,但一些对缩宫素敏感性较差的产妇往往疗效不甚理想,且产妇用药后常发生强烈持久的宫缩疼痛,从而增加了产后的痛苦,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和哺乳[2]。

缩宫素是常用的缩宫剂,具有起效快和良好的疗效,但由于药物半衰期短,其在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短,并且易受到体内雌激素及缩宫素受体水平的影响。而卡孕栓是前列腺素F2a衍生物,可通过阴道或直肠等多种途径给药,具有吸收及代谢快的特点,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药物不进入宫腔,不良反应较低,一般5 min即对子宫产生兴奋作用,且持续到60 min,其对子宫平滑肌有很强的收缩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力和收缩频率,迅速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从而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3];此外在卡孕栓作用下,血小板可大量聚集并发生凝集反应,可有效阻塞因胎盘剥离而暴露的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4]。缩宫素和卡孕栓在防治产后出血中具有协同作用,缩宫素半衰期较短,药物作用时效快时间短,卡孕栓半衰期较长及药效作用持久,弥补了缩宫素半衰期及持续时间短的缺点。钙离子浓度是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重要因素,钙离子可增加产妇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缩宫素的使用剂量;钙离子作为凝血因子在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可起到促凝及维持肌肉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且可促进胎盘娩出后血窦的关闭,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5]。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用药后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治疗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卡孕栓、缩宫素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用药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缩短第三产程,是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49-151.

[2]左月英,韦卉.产后出血药物治疗进展.海南医学,2009,20(9):132-134.

[3]吴兰芬.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720例临床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00.

[4]韩桂芹,柴光兰,韩英.卡前列甲酯栓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4):61-62.

[5]韩毓,凌奕.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6):646-649.

猜你喜欢

卡孕栓宫素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孕栓、米索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卡孕栓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