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腹型肥胖者血浆网膜素水平的研究

2011-07-09冯小萌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腹型网膜脂肪组织

冯小萌,徐 援

腹型肥胖人群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提示可能存在发病机制中的“共同土壤”。白色脂肪组织现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肥胖人群的白色脂肪组织被巨噬细胞浸润,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被统称为脂肪因子,在多种代谢过程及炎性反应中均起到重要作用[1]。网膜素是2003年新发现的脂肪因子,由网膜脂肪组织特异性高表达。现有研究表明网膜素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炎性反应有密切联系[2],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晰。本研究探讨了男性腹型肥胖人群血浆网膜素的水平及其与各代谢因素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9年9—11月的志愿者85例,年龄45~70岁,均为男性。入选者测腰围、臀围,根据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WHR)分为A、B两组。A组腰臀比≥0.90,共37例;B组腰臀比<0.90,共48例。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严重全身性 (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已知高血压、糖尿病者,6个月内曾行手术或既往有重大手术史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入选者于清晨空腹测量血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及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经肘静脉抽取静脉血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胰岛素等。并经肘静脉抽取静脉血2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 (EDTA)抗凝管中,每1 ml血液样品中加入60 ul抑肽酶,置于离心机中,以转速3 000 rpm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吸取血浆储存于-70℃冰箱中备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法)测定血浆网膜素水平。ELISA试剂盒:Apotech公司,抑肽酶:phoenix pharmaceutical公司,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 Emax,洗板机:Molecular Devices Skan4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2.2 两组血浆网膜素水平比较 A组血浆网膜素水平为(28.5±4.7)ng/ml,B组为 (52.6±6.6)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13,P=0.004)。

2.3 血浆网膜素水平与腹型肥胖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存在腹型肥胖 (腰臀比≥0.90)为应变量,在调整体质指数、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网膜素水平下降与腹型肥胖独立相关 (P=0.048,见表2)。

表2 血浆网膜素水平与腹型肥胖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mentin and central obesity

3 讨论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男性腰臀比≥0.90、女性腰臀比≥0.85被称为腹型肥胖,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同时存在,已被认为是以上疾病的危险因素[3-5]。

脂肪组织按部位可分为腹内、皮下和肌间隙脂肪组织等。而腹内脂肪又可以分为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脂肪等不同部位脂肪。腹内脂肪同时兼具易分解和易积聚的特性,在代谢上远比皮下脂肪活跃。网膜脂肪组织作为腹内脂肪之一,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其增多可认为与糖尿病发病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声明:由内脏脂肪堆积形成的中心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形成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其中网膜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性更大。通过手术去除占总体脂18%~19%的皮下脂肪并不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6],而仅去除占总体脂0.8%的大网膜脂肪却可以明显地减少胰岛素抵抗[7]。项坤三等[8]对上海地区3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在总体脂增加的同时腹部体脂也增加,即腹腔内脂肪绝对或相对增多;而臀部及股部皮下脂肪均减少。体脂呈向心型分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除总体脂增加外,腹腔内脂肪增多及股部皮下脂肪减少均是组织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独立参与因素。Pietilainen等[9]对单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独立于遗传因素以外,获得性肥胖症、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以上研究足以说明内脏脂肪尤其是网膜脂肪组织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

200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Yang等在对人类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进行测序时,发现脂肪组织优势表达的新的基因序列,其选择性表达于腹内网膜脂肪组织,因此将此基因产物即高度选择性表达于网膜脂肪组织的蛋白激素命名为网膜素。定量PCR发现网膜素主要来源于网膜组织的间质血管细胞。其成分包括各种不同的细胞种类,如前脂肪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网膜素是第一个被发现在网膜脂肪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脂肪细胞因子[10],其基因位于染色体1q22-23,该区和2型糖尿病密切关联,因此网膜素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之一。研究认为网膜素在生理条件下,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人类脂肪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10]。现国外已有临床研究发现,肥胖和超重人群网膜素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人群,且与腹部脂肪密切相关,网膜素水平与体质指数、腰围、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且男性血浆网膜素水平低于女性[2],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低于对照人群[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网膜脂肪组织中网膜素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腹型肥胖者的血浆网膜素水平较对照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4)。本研究发现,血浆网膜素水平下降、体质指数增加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男性腹型肥胖的独立相关因素。这说明网膜素可能在男性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能为男性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其作用机制有赖于进一步研究阐明。网膜素的研究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1 Kopff B,Jegier A.Adipokines:adiponectin,leptin,resist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J].Przegl Lek,2005,62(Suppl3):69-72.

2 de Souza Batista CM,Yang RZ,Lee MJ,et al.Omentin plasma levels and gene expression are decreased in obesity [J].Diabetes,2007,56:1655-1661.

3 张文汉,胡素君,张燕,等.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对血压的影响与干预对策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162.

4 俞炜真.肥胖与血糖和血脂相关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67.

5 王晓惠,经小梅,张俊芳.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 [J].河北医药,2008,30(4):504.

6 Klein S,Fontana L,Young VL,et al.Absence of an effect of liposuction on insulin ac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N Engl J Med,2004,350(25):2549-2557.

7 Thörne A,Lönnqvist F,Apelman J,et al.A pilot study of long term effects of a novel obesity treatment:omentectomy in connection with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2,26(2):193-199.

8 项坤三,贾伟平,陆俊茜,等.上海地区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肥胖性状及特异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68-1772.

9 Pietilainen KH,Naukkarinen J,Rissanen A,et al.Global transcript profiles of fat in monozygotic twins discordant for BMI:pathways behind acquired obesity[J].PLoS Med,2008,5(3):e51.

10 Yang RZ,Lee MJ,Hu H,et al.Identification of omentin as a novel depot-specific adipokine in human adipose tissue:possible role in modulating insulin action [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6,290:E1253-1261.

11 Tan BK,Pua S,Syed F,et al.Decreased plasma omentin-1 levels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J].Diabetic medicine,2008,25:1254-1255.

12 Tan BK,Adya R,Farhatullah S,et al.Omentin-1,a novel adipokine,is decreased in overweight insulin-resistant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ex vivo and in vivo regulation of omentin-1 by insulin and glucose [J].Diabetes,2008,57:801-808.

猜你喜欢

腹型网膜脂肪组织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BMI正常老年腹型肥胖人群脂代谢异常及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
康复新液辅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网膜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