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分析

2011-06-09周伟朱玉春王建良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矢状隐匿性平片

周伟 朱玉春 王建良

各种外伤原因引起的骨折,大多数通过普通X线平片就能明确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投影重叠、位置隐匿等因素,普通X线平片不能显示骨折征象[1],导致各类漏诊、误诊,这类普通X线平片不能发现,但实际存在的骨折,称为隐匿性骨折,一般为骨小梁细小骨折,可伴有骨髓出血,水肿等,无骨皮质中断[2]。而多层螺旋CT的应用,由于其具有分辨率高、无重叠投影、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影响等优点,使其对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严重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都有很好的显示,弥补了普通X线平片的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至12月我院收治各类原因引起的外伤患者60例,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所有患者普通DR检查为阴性,但根据临床症状高度怀疑骨折,故进一步行64层CT检查。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39岁,均有明显外伤史,主要临床症状为受伤部位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重等。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采用柯达公司的DR7100/5100摄普通X线片,所有图像均符合投照技术规范,并经过通用公司(GE)的PACS系统进行读片,诊断结果均为阴性。CT机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采集层厚64×0.625 mm,120 kV,200 mA,骨算法重建,图像传输至 syngo(2007S)工作站运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处理后,上传PACS,然后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双盲阅片、审核,均能够明确诊断。

1.3 重建方法 根据检查部位的骨结构,运用MPR方式重组,调整并显示目标骨的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对于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图像显示不明显者则行斜面图像调整,以与横断、矢状、冠状面夹角成30°、60°的平面为基础;必要时行任意角度的斜面图像调整,以清楚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及走行,明确骨折的范围,关节邻近外伤需调整MPR图像垂直于关节面。

2 结果

所有患者CT均明确诊断隐匿性骨折,其中颈椎14例(其中环椎骨折8例,枢椎骨折5例,棘突骨折1例),颞颌关节2例(髁状突、下颌骨骨折各1例),肩关节7例(肱骨结节骨折4例,肱骨髁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2例),肋骨5例(其中胸肋关节肋骨头骨折1例),肘关节5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肱骨髁骨折3例),腕关节3例(豆状骨、钩状骨、桡骨远端骨折各1例),膝关节9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股骨髁骨折3例,髌骨骨折1例),踝关节4例(均为腓骨下端骨折),足部9例(距骨骨折2例,跗骨骨折2例,跖骨骨折2例,舟状骨、骰骨及跟骨骨折各1例),骶骨2例(均为第5骶骨骨折),所有骨折均能够清晰显示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见图1~4。

图1 MPR任意角度重组显示右腕钩状骨裂缝骨折

图2 MPR冠状面显示右侧肱骨大结节小片撕脱性骨折

图3 横断面显示枢椎齿状右侧裂缝骨折

图4 横断面显示距骨前缘撕小片脱性骨折

3 讨论

骨关节外伤,最常用的是普通X线检查,DR虽然在图像清晰度、受影响程度上要优于传统X线片,也有能做图像后处理的优势,但仍有部分骨折因为骨折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影像重叠、骨折线细微、骨折端无明显移位等因素,导致DR检查也不能完全显示骨折[3]。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在各级医院应用越来越普遍,其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能够三维重建等技术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的特点,使得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4]。

本组隐匿性骨折多发生于环枢椎、肩关节、膝关节及足部,其次为肘关节、腕关节,这些部位组成骨诸多,关节周围软组织及韧带众多,结构复杂,普通X线平片难以发现细小骨折,均为隐匿性骨折的好发部位。64层螺旋CT采用各向同性的采集和重建参数扫描,MPR图像空间分辨率一致,而且,MPR图像消除了重叠与遮盖等,密度分辨率有了更明显提高。通过矢状面、冠状面图像与横断面图像相结合,能够较完整的显示骨的结构形态,明确诊断大部分横断位图像不能或难以发现的细小骨折。对于骨干骨折,矢状及冠状位图像消除了部分容积效应对横断位图像的影响,提高了密度分辨率,有利于对于细微骨折的显示;对于不规则骨,一般以骨长轴的垂直面为横断面重建图像;而扁骨及骶骨,则采用平行于目标骨长轴的冠状面图像。任意斜面MPR图像不仅能对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形成补充,而且能观察到骨折线的走形及骨折范围。故多角度调整斜面MPR图像是提高隐匿性骨折诊断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普通X线平片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能了解骨折全貌,可作为骨关节外伤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隐匿性骨折、复杂关节、椎体骨折,由于投照组织重叠,病变结构复杂,不易显示。虽然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X线辐射剂量较大,但其空间分辨率高,无影像重叠,可克服普通X线平片的缺点,对于了解复杂解剖结构、重叠较多部位有无骨折及血肿等有很大优势,加之强大的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任意平面的骨折线。因此,当普通X线平片检查为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时,应进一步行CT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漏诊、误诊。

1 丁建林,易旦冰,陈晓亮,等.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239-242.

2 王志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江西医药,2010,45:55-56.

3 沈敏,林江,林秉凇,等.MSCT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25-26.

4 李春海,杨磊,温廷国.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60-761.

猜你喜欢

矢状隐匿性平片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头顶中间有道棱
——该叫矢状脊还是矢状隆起?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超声测量最小矢状肌厚度在诊治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运用模型外科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1例并文献回顾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