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谢综合征组分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11-06-08岳慧丽付徐伟吕受卿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腰围颈动脉组分

岳慧丽,付徐伟,吕受卿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状群,常合并出现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中心性肥胖等多种代谢性异常。目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动脉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MS及其各组分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收集50例MS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S及其组分对急性脑梗死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旨在明确MS及其组分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中的作用差异,以提高对MS及其组分进行重点干预的认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01~2009-12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3.5±9.3)岁。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及我国脑卒中冠心病研究协作小组提出的MS诊断标准[1],并经病史及体检、心电图、血生化和胸片等检查,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肺部疾病、甲状腺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对所有对象进行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检查,并对患者住院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费用进行记录。其中腰围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 (单位为cm);血压测量在坐位至少休息15 min后,取右臂肱动脉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量 3次,取其平均值[单位为 mmHg(1 mmHg=0.133 kPa);血糖使用改良的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单位为mmol/L);血脂测定应用酶法,测定仪为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单位为mmol/L);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1.2.2 超声检测方法 采用Philip锐影彩色多普勒行内中膜厚度测量,探头频率为3~12 MHz,由超声科专业医师操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测量: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受检血管,取颈动脉长轴切面,距颈总动脉分叉1、2 cm处,分别从前、侧、后三个方向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作为颈动脉IMT值。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诊断标准[2]:动脉内膜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0.12 cm。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为不稳定斑块:①呈低、等回声或不规则低回声暗区;②表面薄的高反射亮区,厚度<0.65 mm或薄的高反射区不完整,表面不光滑,有火山口样的龛影;③偏心指数(斑块厚度/对侧IMT)>2。强回声且表面光滑者为稳定斑块。统计每例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IMT、斑块数目、部位、大小等。

1.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变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疾病严重程度与MS各组分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以脑梗死严重程度 (1=入院时NIHSS评分>5分,0=入院时NIHSS评分≤5分)为因变量,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年龄、颈动脉IMT和不稳定斑块等因素为自变量,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及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每增加1 cm,脑梗死入院NIHSS评分>5分的风险增加1.577倍,而颈动脉IMT增加1 cm,则上述风险增加11.828倍。详见表1。

表1 疾病严重程度与

2.2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MS各组分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颈动脉IMT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以颈动脉 IMT(1=IMT>0.09 cm,0=IMT≤0.09 cm)为因变量,以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年龄和不稳定斑块数等因素为自变量,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HDL、不稳定斑块数是影响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每增加1cm,颈动脉IMT>0.09 cm的风险增加1.532倍;HDL每降低1 mmol/L,上述风险增加0.004倍;每增加1个不稳定斑块,上述风险增加8.231倍。详见表2。

表2 IMT与M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MS与脑卒中有较强的相关性。M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非MS患者的3倍,且病死率增加5~6倍[3]。MS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MS各组分也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们相互作用,更增加了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国外研究证实当MS的组分在个体聚集越多,患脑卒中的概率越大[4]。因此,对MS患者各组分之间以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显得至关重要。脑梗死严重程度有众多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MS年龄、颈动脉IMT和不稳定斑块等组分进行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及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每增加1 cm,脑梗死入院NIHSS评分>5分的风险增加1.577倍,而颈动脉IMT增加1 cm,则上述风险增加11.828倍。提示腰围和颈动脉IMT的干预和监测对减轻脑梗死引起的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腰围是可干预因素,有必要在脑卒中一级预防工作中强调减少腰围的价值。

颈动脉IMT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一步对颈动脉IMT与代谢综合征、年龄、不稳定斑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HDL、不稳定斑块数是影响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每增加1cm,颈动脉IMT>0.09 cm的风险增加1.532倍;HDL每降低1 mmol/L,上述风险增加0.004倍;每增加1个不稳定斑块,上述风险增加8.231倍。提示腰围、HDL、不稳定斑块对颈动脉IMT的影响巨大,应对腰围、HDL、不稳定斑块进行干预,以降低颈动脉IMT增厚的风险。

由于本研究所选的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需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分析在MS定义中加入其它脑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烟酒嗜好、胰岛素抵抗的直接指标、颈动脉斑块或IMT值)的合理性及价值。

[1]智 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1-132

[2]施小梅.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66-68.

[3]Cohn G,Valdes G,Capuzzi DM.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the dyslipidemia of insulin resistance[J].Curr Cardiol Rep,2001,12:416-423.

[4]Kawamoto R,Tomita H,Cka Y,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s a predictor of ischemic stroke in elderly persons[J].Intern Med,2005,44:922-927.

猜你喜欢

腰围颈动脉组分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