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发展体验型红色旅游探析※

2011-04-14钟金贵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验型红色旅游旅游者

钟金贵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0032)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遵义作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的中心,发展红色旅游能够有力地带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遵义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旅游开发规划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过程。[2]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者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形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观光旅游,更多的旅游者希望消费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因此体验型旅游的发展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遵义也应将红色旅游与快乐体验融于一体,才能使红色旅游达到转型目的,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1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川黔渝交通要冲,是川黔渝的门户,属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因此交通的通达性比较差。同时,遵义经济相对落后,引入资金比较困难,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力度不够,无论是住宿、通讯还是道路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基础设施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1.2 开发层次浅,旅游产品单一

遵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深度和内涵不亚于延安和井冈山,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色或者是最为突出的红色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然而,遵义红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单一,红色文化内涵不足,主题不突出,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其潜力的发挥,同时还缺乏对其他文化与红色文化的链接与创新。[3]其原因在于发展模式和理念还停留于浅层次的、简单的、传统的观光模式。红色旅游本来就是一种实践型旅游,而遵义地区在对红色资源开发时没有把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意义与红色文化内涵相结合,从而造成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开发层次浅。

1.3 缺乏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刺激下,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来带动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但在开发时,对红色旅游的背景考虑不够,造成重复建设。没有把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当地人文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是以单纯地参观会址及图片和物品的方式,使游客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很难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要求,从而缩短了停留时间,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打造遵义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对策

体验性旅游开发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经销商共同完成其所需旅游产品的生产,从而体现个性化的特征。[4]体验型红色旅游开发,就是要深入地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而不同地融入地域文化,以旅游者为中心,从娱乐、教育、通识和审美体验入手,多方位整合旅游体验元素,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创造“重回革命年代”的难忘经历,即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来选择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5]遵义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如何打造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确定主题,营造良好的体验氛围

主题是体验活动的主体和核心。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和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过程中,在遵义生活、战斗的真实反映,其历史意义是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地所没有的,具有唯一性。因此,遵义红色旅游的主题应是长征文化,但目前的开发却没有彰显出特点和个性。主题旅游开发应使每个地区都有它自身的文化特点和魅力,因此对于遵义来说,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确定自己的主题。例如遵义市以“遵义会议”为主题,仁怀以“茅台酒”为主题,赤水以“四渡赤水”为主题。主题分散后不仅可以使各地区红色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同时给游客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而不至于造成旅游线路重复的问题,可有效地提高旅游质量,并使遵义红色体验旅游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令人难忘的体验经历不仅需要主题和体验项目,而且需要外围环境的和谐衬托。在确定主题后的关键就是要营造出一种体验氛围,也就是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场景和舞台,让游客参与其中,从而更加突出主题。目前,遵义没有类似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云南民族村“红土乡情”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主题活动,因此遵义红军长征的氛围还没有真正融入红色旅游之中,红色旅游体验的氛围不够,达不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因此在制造体验氛围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整体的规划中都需要政府财力、物力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2009年遵义市老城区的改造恢复了一些历史的原貌,另外遵义红军街内由老年人组织的“红歌会”每天都会为游客上演红军长征途中爱唱的歌曲,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在制造体验氛围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怎样让游客真正参与其中,使他们既能体验到旅游的乐趣,又能感受到长征的精神。

2.2 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

第一,建立长征文化园,恢复当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的风貌。遵义目前已在红花岗老城区修建了“红军街”,反响很好。同时,可根据黔北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让游客体验在老城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他们可扮演红军、地下革命者、一般居民、小商贩等,也可在景区内购买红军装、黔北风味特产、民俗特产等,品尝红军餐,亲自体验当年黔北的生活。

第二,定期推出场景演出体验。如何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场景或“舞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的真实环境,这是体验旅游的关键。如针对“开一次遵义会议”的体验主题,可以真实还原当年会议时的陈设,让游客“坐其位,谋其事”,开展激烈的争论等,向游客实景再现历史上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让游客充分感受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人的领导智慧。还原遵义会议的场景,既让游客了解到会议精神,同时也增强了趣味性和参与性。

第三,策划动态的旅游体验活动。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体验剧情,打造一个高品质的体验过程。如设计一个“四渡赤水”的活动项目,综合运用声光电再现烽火硝烟的四渡赤水。让旅游者扮演一次军事领导者,进行战略决策,扮演一次红军,去学习模仿当年红军英勇善战和顽强战斗的精神,感受长征文化,最终满怀欣喜地沉浸在长征文化的感受和体验中。再如,在开发“四渡赤水”战役遗址旅游产品时,应该将那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遗址串成一条完整的线路,将“四渡赤水”第一渡口、青杠坡战斗遗址、习水县土城镇等保持原貌,同时在几个渡口仿造三座浮桥,游客不必在赤水河两岸迂回辗转,可以直接走浮桥体验当年毛泽东的神来之笔,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社会功能。众所周知,红军长征历史上茅台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现在茅台酒已经被定为国酒。酒对于游客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酿酒却是一件新鲜事。如果能让游客亲自酿一回酒,品一次茅台,这样的体验对于游客来说或许比参观更有意义。

第四,参与制作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对体验过的旅游活动的纪念和回忆。在旅游体验中,旅游者要求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回忆,这不仅在产品体验消费过程中产生,而且可以在富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旅游纪念品中保存下来,使旅游者在离开旅游目的地之后,每当看到旅游纪念品就能够回想起当时的经历,这也是回头客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让来到遵义的游客参与制作带有长征文化符号的纪念品,如红军长征时用过的竹斗笠、喝过的茅台酒等,既具特色又能带给游客美好的回忆。

2.3 加大遵义红色旅游宣传力度

目前遵义打造的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政府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宣传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遵义酒博会、茶博会、旅游交易会等一系列活动也都为遵义旅游做了大量的宣传。但是,面对全国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红色旅游,遵义的宣传力度必须加大,必须让红色旅游宣传出新出奇。不仅是通过宣传海报、宣传横幅等传统方式,也要利用现代科技,例如广播、电视,特别是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不能忽视网络的力量,要加强网络宣传。

2.4 培养专业人才

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高素质、高品味的旅游活动,要开发体验型红色旅游项目,需要旅游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虽然遵义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条件,但因其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以及人才引进困难等原因使得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仍很匮乏。政府应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红色旅游人才培养规划,引进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制定优惠政策,使他们愿意留下来为遵义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才兴旅,同时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如与遵义师范学院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等,并通过高等院校对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讲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革命传统教育,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管理队伍、旅游行政队伍、导游队伍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遵义体验型红色旅游开发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体验经济中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并引进形式多变、内容新颖的体验元素,对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进行体验性设计。同时,必须注意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舍弃社会效益,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蕴含于红色旅游,从而更好地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让会议精神世代相传。

[1]国家旅游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04-12-19.

[2]刘辛田.体验型开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向[J].商业研究,2010(1):176-178.

[3]钟金贵.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115-116.

[4]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46-47.

[5]曹新向,郭志永.论旅游的体验化设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5-128.

猜你喜欢

体验型红色旅游旅游者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