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扬州盐商饮食之风

2011-04-14刘慧芬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淮扬盐商菜系

李 慧 刘慧芬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盐为百味之首,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盐的购销历代多为具有垄断特权的专商经营,利润极高。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开始实行纲盐法,规定凡纲册上列名的商人可世代继承食盐运销权,无名者不得行盐,使得中国盐法史上的商人专卖制得以出现。扬州一带,向为淮南大宗食盐及部分淮北盐集散和转运行销的枢纽。因此,扬州盐商成为封建王朝特许的包销商人,他们几乎垄断了食盐的运销,积累了巨额的商业资本。这些盐商富垺王侯,他们在饮食上甚为挑剔,不断求奢、求精、求雅,这种对饮食的过分追求虽然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在客观上丰富了扬州的饮食文化。

1 扬州盐商的饮食特点

盐商是扬州历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明清时期,他们在饮食方面亦俗亦雅,奢侈浪费,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饮食文化。

1.1 规模盛大,排场奢华

扬州盐商实力雄厚,无论是家宴还是招待文人名士或接待官员,场面都十分盛大。李斗在《扬州画舫录》第六卷载:“初,扬州盐务,竞相奢丽,婚嫁丧葬,唐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备席十数类。临食时夫妇并坐堂上,侍者抬席置于前,自茶面荤素等色,凡不食者摇其颐,侍者审色则更易其他类。”[1]家宴即如此,要准备十多席,随时准备撤换,更不论招待外宾了。一斑可窥,扬州盐商的饮食排场甚大、甚奢。扬州盐商的奢华对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明万历《扬州府志》载:“扬州饮食奢华,市肆百品,夸视江表。”清康熙《扬州府志》又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馐之盛,扬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馐百味,一筵费数金。”文中虽未提及民间宴席的具体菜肴,但不难想象其品类之丰富、菜式之精美、场面之壮观。由此可见,扬州盐商饮食规模之大、排场之奢难有与其媲美者。

1.2 选料精细,菜式新奇

扬州盐商菜对材料苛刻挑选、对做工求精求细,菜肴融会贯通且极具创造力。扬州盐商之食绝不只求排场奢华,其食选料之精、做法之奇也是鲜有能及者。据《清稗类钞》记载,两淮八大盐商之首的黄志筠吃一碗蛋炒饭要耗银五十两。这碗蛋炒饭必须每粒米都完整无缺且粒粒分开,还得保证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面金黄,内里雪白(俗称“金裹银”)。它配的是百鱼汤,这百鱼汤用的是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目、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各色鱼类之尖鲜处。一碗蛋炒饭用料之多、选料之精、要求之高令人瞠目。此外,奢华的扬州盐商更是在饮食上斗奇斗新。据《清稗类钞》记载,黄志筠晨起饵燕窝、进海参,更食鸡蛋二枚。每枚鸡蛋值纹银一两,何以如此之贵,缘在产此蛋之鸡每日所食皆为参、术、枣等贵物。[2]这些盐商的家庖皆有极高的烹饪技艺,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菜式。如“炒绿豆芽”,做法是厨师用针把碎肉一点一点地灌进绿豆芽瓣中,然后煎炒成菜;“鸡粥白菜”,做法是抽去白菜帮的丝,并将每片白菜帮剖开加入剁成粥状的鸡肉,再合拢恢复成原状,放入用十只母鸡的中翅和腿骨熬成的汤中慢慢煨制而成;[3]“韭黄肉丝”,需用十只猪的脸肉切成丝方能做一盘,像这样的精致菜肴比比皆是。

1.3 注重环境,追求雅食

扬州盐商,亦贾亦儒,敬重文人雅士,流连诗词书画,他们身上积淀着儒家文化精神,骨子里渗透着对“士”的向往和羡慕。所以大多扬州盐商都以接近名人雅士为荣,争相设酒席宴请他们,并与其一起鉴赏、观摩书画,亦或喝茶、谈经、吟诗、作画、听琴、下棋。因此在饮食上盐商们也喜欢附庸风雅,追求“雅食”。所谓“雅食”,就是要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表现出吃得有学问,吃得有水平,吃得有氛围,吃得有风度。吃得有学问,即在猎食美味之时,伴以吟诗作对。扬州盐商喜欢宴请文人学者,诗酒唱和,既能长得学问,又能提高身价,何其美也!吃得有水平,多体现于菜肴的精致和稀有以及所宴请宾客的地位或学问之高。

吃得有氛围,一靠环境烘托,二靠丝竹、戏曲等助兴。“大盐商”(相对于大盐商,“家产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多筑有私家园林,景致精美。在园中设宴,环境清雅。如盐商黄志筠建个园,园子以竹石为主,植竹数十种,万竿千姿,蔚为大观;四季假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景色极美。如此美景,设宴于此,自然有氛围。再如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两兄弟建小玲珑山馆(现为个园的一部分),此馆被李斗盛赞为邗江之最。小玲珑山馆中经常举办诗文酒会,盛况空前、殆无虚日。马氏两兄弟还常在扬州北郊家庵中设宴会文友,此庵“地虽不逾五亩,但中有千年老树,寿藤缠络,云日蔽亏,间以修竹,轩庭多得清荫,具有园林清胜之幽。文人于此雅会,每每流连忘返”。[4]马氏兄弟宴席置办之地环境如此雅致清幽,也无怪那些一向自命清高的文人也争相前往。除自家园林之外,盐商们的宴席置办地点还常常选择景色秀美的瘦西湖。桃花绯红,垂柳摇曳,波光粼粼,月光如水,再伴以美酒佳肴,美哉美哉。若逢佳节,盐商们还常花费巨资作各种应景应时之戏,以助宴会之兴。不少盐商家中建有戏台、养有戏班,专供宴席赏阅之用。如盐商张氏家有梨园数部,承应园中。再如大盐商江春专有德音、春台两家班,供家宴之用。对于盐商,家宴伴戏曲,并非偶尔为之,乃是常事。如阿克当阿家“非国忌,鲜不演剧”。[5]戏剧几乎已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吃得有风度,所指为食之有礼。席间举止文明、有修养、合规矩,得人欢心者是为有风度。

1.4 食具华美,搭配精致

袁枚在《随园食单·须知单·器用须知》中曾说:“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6]此语虽有“买椟还珠”,过分夸大食具的重要性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巧、雅致且搭配得当的器具对于美味佳肴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能使食者心情更为愉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于食器之事极为讲究,富有的盐商更不在话下,美的食物装盛于美的、精致的食具于他们来说是关乎面子和食之雅兴的要事。如盐商洪某在同治七年(1868年)举办的一次消夏会上,所用食器皆为铁底哥窑(出自宋代哥窑的铁底器皿),沉静古穆。另如上文提到的马曰琯、马曰璐两兄弟在其小玲珑山馆中宴请文人名士,席间以明代嘉靖龙舟芙蕖雕漆盘宴客,诸宾客甚喜,便赋诗联句,盛赞此盘之精美,曰:“丽盘出摩挲、髹漆工刻缕,式自果园遗,法匪扬汇授。”[4]盐商所用食器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如此喜爱,足见其做工之精细、样式之华美。

2 扬州盐商饮食文化对淮扬菜的影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烹饪界提出“四大菜系”之说,即川菜菜系、鲁菜菜系、粤菜菜系、淮扬菜系。淮扬菜系,又称维扬菜系,《尚书·禹贡》说:“淮海惟扬州。”“惟”通“维”,菜系名即源于此,可见扬州是淮扬菜系的中心。无知山人鹤云氏在其《食品佳味备录》有云:“扬州厨子做鱼翅最好;保定府次之;天津又次之。扬州的车鳌最好,天下皆无。扬州的牛皮糖最好,各省皆无。扬州的金橘糕甚好。扬州的汤包好。扬州的土帖好。邵伯湖的双黄蛋阿訇!苏州、扬州的茶馆皆好。”我国著名的学者朱自清说到家乡扬州的饮食,是这样评价的:“扬州是吃的好的地方……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却也滋润、利落,决不油嘴滑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7]足见扬州饮食广获好评,极受欢迎,无愧淮扬菜系之乡的盛名。

盐乃百味之祖,不但能使食物变咸,还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同时盐也是一种消化酶的激活剂,会使食物有些许的甜味。所以盐对于菜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扬州虽然不产盐,但在古代它是最大的海盐集散中心。由于盐业利润高,全国各地的盐商巨贾纷纷涌向扬州,所以扬州盐商鲜有本地人士,多来自晋、陕、鄂、湘、豫、鲁等地,而其中又以徽商为多。明万历年间规定无名者不得行盐,使中国盐法史上的商人专卖制得以出现。扬州盐商成为封建王朝特许的包销商人,积聚了巨额的商业资本,家财万贯。这些富裕奢华的盐商在饮食方面想遍了花样,动足了心思。在他们的推动下,淮扬菜迅速发展,最终成为中华名菜。曹聚仁先生在《食在扬州》中说:“昔日扬州,生活豪华;扬州的吃,就是给盐商培养起来的。”所以盐商饮食对扬州饮食有着重要的影响,淮扬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与扬州盐商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推动淮扬菜系烹饪技术的提高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载:“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江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骨鱼,江文密蛼螯饼,管大骨董汤,鮆鱼糊涂,孔讱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马鞍桥,风味皆臻绝胜。”[1]这里的家庖多指盐商的家厨,他们精于烹调技艺,为了满足盐商愈来愈高的饮食要求,他们不断创新、求精,自然带动了当时烹饪技术的提高。盐商中也不乏美食家,他们精于肴馔。如著名的扬州蚌熟栩徐饼,就是由盐商吴楷首创的点心。徐谦芳在《扬州风土记略》一书中说:“扬州土著,多依鹾务为生,习于浮华,精于肴馔,故扬州筵席各地驰名”[4](鹾为盐的别名)。在盐商的推动下,扬州饮食的烹饪技术迅速提高,进而也加快了淮扬菜系的发展,丰富了淮扬菜系的烹饪技艺,众多淮扬名菜就诞生在这个历史时期。

2.2 促进淮扬菜系风味的多元化

外地商人来到扬州之初,必然会保留家乡的饮食习俗和一些特色风味,生活时间一长自然会将扬州饮食融入其中,久而久之就促进了这些风味的融合,从而推动了扬州饮食风味的多元化。此外,扬州盐商多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经常会将其路途中所猎美食带回扬州,不断研制学习。如盐商马氏兄弟之一的马曰琯在他的《新店食饼有怀半查》中说道:“溲之揉之舒卷之,软贴轻翻还小烙。捶绵捣练何足云,贮雪凝霜或相若。盈盘大可一尺强,入口饶馋二分弱。瓦壶盛水炙清泉,岩下冲冲冰旋凿。以润沃焦理最宜,见色闻香馋口角。南人食品笑北人,如此风味差不恶。回南淮拟载归装,预饬行厨再三学。”[4]这说的是他北上途中,因饥肠辘辘,半道停于一小食店内休息,此店制作的一种饼极其美味。从文中可以看出,此种北方面食已被马曰琯带回了扬州,很可能先模仿,再进一步发展,推而广之。在这种饮食氛围下,扬州饮食融南北饮食之长,不断发展。扬州是淮扬菜的中心,它的多元化必然也带来整个淮扬菜系的多元化。

2.3 加快淮扬菜系的贵族化、豪奢化

扬州盐商追求饮食上的奢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扬州本地居民的饮食风气,当地百姓宴客也要设筵席数丈。此外,历代帝王喜爱南巡,特别是康熙、乾隆两帝,均六次南巡,并多次驻跸扬州。扬州盐商为了讨好帝王,极尽全力安排其饮食。除御膳外,帝王随从的菜点也由扬州地方厨师(多为扬州盐商的家庖)制作,且扬州盐商有时也会向皇宫进献佳肴以获帝心。这些因素都大大加快了扬州饮食的贵族化和奢华化,使淮扬菜系深受其影响。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吴晓东,曾凡英.自贡盐帮菜[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章仪明.中国淮扬饮食文化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5]王瑜,朱正海.盐商与扬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袁枚.随园食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7]朱自清.说扬州[C]//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七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淮扬盐商菜系
淮扬狮子头
精工细作 淮扬雅味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恋他成瘾
基于机器学习下的SVM模型预测世界各国菜系
基于随机森林的世界各地菜系预测及分析
淮扬佳肴大烧马鞍桥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