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紫癜肾炎论治浅析

2011-04-13王金富

陕西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尿血方用热毒

过敏性紫癜肾炎一病,属祖国医学“葡萄疫、肌衄、尿血、水肿”等病范畴。本病多见儿童,小儿禀赋不足,易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故极易发生本病。多因禀赋不足,风热湿毒外侵,食用辛辣燥热之品,药邪入侵,虫毒侵入,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初为邪实为主,病久则以虚症为主,治疗上则以实则祛邪,虚则扶正,然在临床中常常见到实中兼虚,虚中有实虚实夹杂证,治疗也较棘手。笔者临证之时 ,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清热凉血;益气健脾,活血摄血;温阳利水,佐以活血等法辨证论治,收效满意,现叙述如下。

1 风毒外侵,迫血妄行外感六淫之邪,正邪相争

血蕴热盛,加之素有脏腑伏热,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则发紫斑,化热入里,邪热循经下行损伤肾络,血随尿出则为尿血 ,风毒之邪,侵犯肺卫,营为不和,则发热无寒,头身疼痛,又风邪束表,肺气郁闭,水道不通,则发为水肿,舌质淡红,苔为黄,脉浮滑有力,为风邪之在表之证,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汤加味: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子、紫草、丹皮、赤芍、白茅根、栀子、甘草等。

2 热毒炽盛,迫血妄行

外感风热疫疠之气,内扰营血,血热妄行,溢于肌肤,凝滞成斑;热毒深入肾于膀胱,血络收损则尿血,热药六盛则身热,热毒上攻则咽痛、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为热毒亢盛之象,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连翘、小蓟、茜草、白茅根等。

3 气阴两虚、湿热淤阻

邪热日久,耗伤肾精,或素禀不足,加之邪热暗耗,肺脾气虚,气阴不足,湿热淤阻故至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口粘,手足发热,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黄白腻,脉滑,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止血,方用参芪地黄汤合四妙散加减:太子参、黄芪、生地、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白术、生薏仁、苍术、黄柏、牛膝、泽泻、丹参、赤芍等。

4 肺脾气虚、统摄无权

素禀不足,或尿血不止,加之邪热耗伤,均可致肺脾气虚,统摄无权,血无所主,溢于肌肤则成紫斑,渗出水道为尿血,精微不摄,故尿中蛋白增多,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舌质淡白胖嫩,有齿痕、苔白、脉弱均为肺脾气虚之象,治以益气健脾,活血摄血,方勇归脾汤加味: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人参、木香、当归、生姜、三七粉、丹皮等。

5 脾肾阳虚,固摄无权

病久治不愈,热灼伤阴,阴损及阳,导致脾肾两虚,肾虚火衰不能温运脾土,症见纳呆、腹胀、便溏,脾肾阳虚,固摄无权,则尿中可见大量蛋白,神疲乏力,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嫩,脉沉无力,治以温阳利水,佐以活血,方用真武汤加减:熟附子、茯苓、白术、生白芍、生姜、泽泻、桂枝、川牛膝、车前子等。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肾炎由于血尿较为突出,宜活血不宜止血,虽镜下血尿也是这样。《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二法,第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唐容川《血症论》提出通治血症之法中,其中以消淤为第二法,认为以“去瘀为止血之要法“。及时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在治本的同时,也要是适当的配用化淤之品,以防止血留瘀,变生它患。因此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着重扶正化瘀,或寓止血瘀化瘀之中,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音本病多因风、湿、热、毒邪等兼而为患,常应佐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湿等法,恢复期应注意调整脏腑阴阳之偏胜。在本病的治疗中,健康合理,规律节制的生活习惯,可使人正气存内,免疫力提高,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发病,有利于身体恢复,有些患者久服激素而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可配伍解毒活血之品,过敏性紫癜肾炎反复不愈,可能于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有关,及过敏原未除,因此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对治疗至关重要。中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及抗过敏能力,配合使用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常用药有黄芪、山药、蝉蜕、紫草、茯苓、女贞子、白蒺藜、防风、地肤子等。尤其本病后期,多发现气虚或脾肾不足证候,宜根据辨证用益气补脾肾兼收涩止血,则标本兼顾法,但要注意补而勿凝,即益气摄血或止血药中酌加少量活血之药,可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尿血方用热毒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尿血安合剂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安全性及对患者VEGF、NF-κB表达的影响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尿血验案1则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