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的任务与策略

2011-03-1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办学

胡 娜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22)

中外合作办学的任务与策略

胡 娜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就主要有规模的扩大、智力的引入、法制的建设。今后,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任务是引进优质资源,创办精品项目;引进特色资源,避免重复办学;注重内部消化,力争由弱变强。其应对策略是政府引导,强强联合;院校探索,志同道合;为我所用,理性融合。

中外合作办学;成就;任务;策略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9月成立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规模的扩大、智力的引入和法制的建设三方面。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颁布之时有70多个,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与1995年初相比,增加了9倍多,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地域分布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及大中城市。截至2007年2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达到1400个。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育逐渐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正在稳步扩大。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引智

从引智的意义上说,合作办学的成果不但表现在培养出的人才,同时表现在教育管理、发展规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十多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引智具体体现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健全了质量监控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引进了大批国外优秀教材,促进了教师英语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全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双方共同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通过努力,大批中方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不少人还能进行全英语授课。学院培养的学生有着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深受企业青睐。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外籍教授带来最新原版教材和最新教育思想,用英语进行着与国际同步的高层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海外权威经济学杂志评选亚太地区前50名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排列第13名,这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的一家。学院编写的案例涉及管理学的大多数领域,目前已在世界很多地方用于教学。不少教授的论文已在许多海外著名期刊发表。这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也说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引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制

为了规范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1月26日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对教育服务贸易做出部分承诺,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2003年3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条例从教育法规层面对“中外合作办学”作了明确界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条例》第一条“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同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4年6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95年制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这些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根据《条例》和《实施办法》,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复核工作,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申请、审批程序和标准,《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教外综[2007]14号)等文件使中外合作办学依法实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任务

中外合作办学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给了我们开展此项事业的信心和动力,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我们要找出问题,指出方向,明晰任务。我们认为今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包括三方面任务。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办精品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从教育活动的三要素即教育者、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来分析,优质教育资源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优秀的师资队伍,即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高的道德情操,有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二是优良的教学环境,即具有特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的校园,有足够的教学场所,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前沿的课程设置,一流的教材,较高的管理水平等。三是优质的生源,即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引智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合作层次偏低,合作对象不对等的问题。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毕竟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集中一定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办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精品项目,以达到真正的引进优质资源。

(二)引进特色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办学

“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理念、思路,和举措,有为师生、社会所认同的学科、专业或教学方法等。在教育中,特别是高等教育,每所学校所处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办学的方式不同。学校要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挥自身特色,教育事业就会生机勃勃。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正是由于很多地方普通高校的参与,但是大部分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特色或创造特色(如国内紧缺或空白专业),而是“别人办什么,我就办什么;容易办什么,我就办什么。”例如,有调查研究显示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专业以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为主,专业设置趋同严重;高职高专专业以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为主,专业设置趋同现象同样严重。另外,很多学校在选择外方合作者时,也没有做好先期的调查了解工作。有的选择的外方学校水平和资质很差,也不具备为国内高校提供特色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这样造成了很大的盲目性,办学效果不佳,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要引进特色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办学。

(三)注重内部消化吸收,力争由弱变强

中外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引进外方合作者的师资、课程、教材和管理经验等等,但是这些只是中外合作办学前期过程。中外合作办学的总过程应是引进——学习借鉴——拥有,这是个从无到有或由弱变强的过程。我国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无论是融合模式、嫁接模式还是松散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个过程阶段。融合模式有一定的学习借鉴意味,但是深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只注重聘外教,引进外方学校的课程,使用原版教材等等,打造声势,吸引生源,以为这就是红红火火的中外合作办学,不注重对引进资源的学习、研究。一个不堪设想的结果就是:假设合作终止,外方的师资设备撤走,则一切瘫痪。如果外方的师资、课程、教材等只作为一种引进的产品,为我们所用一时,那么无疑我们正在从事一种高投入,低收益的愚蠢活动。因此,今后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内部消化吸收,力争由弱变强。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

依据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针对上述提出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三大任务,我们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政府引导,强强联合

国外一流的高校,由于政府对其支持力度较大,经费较充裕等原因对合作办学不十分感兴趣或处于观望状态。对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政府因势利导。政府可从两国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利用国内外双方政府的引导吸引国外一流大学与我方合作办学。例如,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就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和中美两国政府的支持下,达成合作的。从优质资源的三方面来说,首先国内一流大学和国外一流大学都拥有优秀的师资,外方师资的加入有利于中方学习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双方形成合力,可形成优秀的师资队伍;其次,在政府的支持下,双方共同提供教育经费,校园、教学设施等教育环境的建设问题可以解决;再者,因为国内一流大学一般有着优质的生源,学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可达到接收、消化先进教育资源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内一流大学和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即所谓的强强联合能够有效的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形成精品。

(二)院校探索,志同道合

从实力和名气上讲,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很难吸引国外名牌大学与之合作。国内普通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走要避免重复办学,引进特色资源之路,就要各院校积极的探索、研究。首先,要知己。研究自身的办学条件、科研水平、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找出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中外合作办学中要引进学习什么等等,对自身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未雨绸缪,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办学。其次,要知彼。在寻求合作伙伴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它方主动上门,一种是我方主动寻求。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对合作方的背景和资质进行了解,必要时我方应派团去国外走访、考察。我们要努力寻求以“教育援助”而不是以纯粹的“教育贸易”为宗旨的合作方;寻求能够为中方提供特色教育资源的合作方。总之,院校自身的探索,知己知彼,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是引进特色教育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办学的良方。

(三)为我所用,理性融合

中外合作办学要做到,消化吸收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理性融合。我们吸纳国外优质资源,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强调应然,即“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例如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人文本的理念等等。任何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是从教育理念创新开始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其教育理念,也可以加以创新,为我所用。二是,研究国外课程。课程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我们应在引进的有形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对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课程内容的编排、课程结构的架构、课程评价等等。三是,培养自己的师资。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仅要引进国外优秀的师资,还要有计划地锻炼和培养国内的师资。中方教师在和外方教师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如注重课堂互动,不许存在学生被动听课等等;派中方教师到国外学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感受外国文化,使中国的老师拥有本国的底蕴,国际的视野。从上述三面抓住主要因素,进行理性融合,有利于消化吸收国外优质资源,丰富自身内涵。

[1]林金辉,刘志平.中外合作办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J].教育研究,2007,(05).

[2]金洁.中外合作办学:现阶段我国引智的有效形式[J].教育研究,2007,(03).

[3]仲金明.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5).

[4]龚思怡.中外合作办学提升高校竞争能力——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5]张自强.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试验区——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教授[J].教育发展研究,2001,(04).

Abs tra c t:Since China implement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ies,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The main missions of the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should focus on introducing high-quality resources and projects,avoiding repetition in schooling,strengthening interior absorption so as to make ourselves stronger.To fulfill the above missions,all circles in the society should work together.For example,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its role of guidance and schools should constantly seek to advanc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etc.

Key words: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achievements;missions;strategies

Missions and Strategies amid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HU Na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Tianjin 300222 China)

G640

A

1673-582X(2011)03-0024-04

2010-11-11

胡娜(1983-),女,辽宁鞍山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办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