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护理

2011-03-18支红梅

天津护理 2011年2期
关键词:厄洛医嘱靶向

支红梅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 300011)

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需行姑息治疗,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功能评分较差的患者,不能耐受肿瘤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来控制肿瘤 (阻止或延迟肿瘤持续生长和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转移因子及细胞机制的深入研究,产生了新一代化疗药物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盐酸厄洛替尼是其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主要针对促进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分子途径,可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收治1例肺癌晚期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症支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1岁。主因头晕、消瘦、思睡伴咳嗽、咯痰、饮水呛咳、恶心、呕吐、双下肢无力1个月,进行性加重1周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叶肺癌,T4N3M1,PS评分4分〔1〕。 脑转移、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胸CT示:右肺中心型肺癌、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头颅CT示:颅内多发转移灶。血癌胚抗原(CEA)321.5 ng/mL(正常值为<20 ng/mL)。 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开始服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盐酸厄洛替尼150 mg,1次/日。第3天,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可少量进食流质,第10天可进食半流食,无呛咳,第20天可正常饮食,无呛咳,且头晕症状缓解。50天后,患者PS评分2分。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及头颅CT,肺内原发灶和颅内转移灶已基本消失,血CEA降至9.55 ng/mL,肝内转移灶也较前缩小。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无明显异常改变,分别于应用盐酸厄洛替尼药物10天、12天及13天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口腔炎、皮疹及腹泻,遵医嘱将药量减至100 mg,1次/日,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症状缓解。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确诊后,由于考虑到患者和家属不能接受,患者有一儿一女,爱人健在也已高龄。决定先告知其儿女,为家属提供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根据该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家属要求下经与医生协商后决定不告知患者及其爱人真实病情,采取保护性医疗,进行合理隐瞒。同时正确引导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并将患者可行的治疗方案、实施方法、毒副反应及对策等信息告知患者家属,于确诊后第5天,家属决定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采用盐酸厄洛替尼药物分子靶向治疗及相应的综合治疗。

2.2 摄食吞咽障碍的护理

2.2.1 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始训练时,采用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体位,将患者床头轻轻摇起,取30°仰卧位,头部前曲,以利于吞咽。2周后取直立坐位,两腿分开,保持髋膝踝屈曲90°,头部前倾以防止颈部伸屈。

2.2.2 吞咽训练 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及咽后壁,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在吞咽训练同时,给予患者温水、米汤等流质饮食。进食前先用柠檬汁擦拭口腔,以刺激唾液分泌,避免食用牛奶和牛奶制品。同时嘱患者出现呛咳时,立即腰颈弯曲,身体前倾,下颌抵向前胸。经过1周的反复训练使之诱发而且吞咽有力,在吞咽训练1周后给予容易吞咽的半流质食物,选择稍稀稠的藕粉,由于藕粉性质密集均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先从每次100 mL开始,8次/日,2日后改为每次200 mL,在每次进食前先喂少量的温水,并取最适宜吞咽的每次摄入量即一口量,正常人约为20 mL〔2〕,选用薄而小的金属勺,先以3 mL开始,适应后增加到5 mL,每次进食后喂少量的温水,以免因咽部有食物残留导致误咽。于7天后给予菜粥、面汤等。由于应用盐酸厄洛替尼药物及摄食训练,患者于入院20天恢复正常饮食。

2.3 用药护理

2.3.1 服药方法的指导 盐酸厄洛替尼药物要求原形服用,以保证药物疗效,在吞咽训练后,视患者具体情况在每次进食前1 h或进食后2 h,将药物放在患者舌后1/3处,喂水5 mL,嘱患者颈部后屈,使会厌谷变得狭小,药物不易在此处滞留,继之颈部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吞咽动作。通过以上方法患者顺利将药物服下,达到应有疗效,保证了治疗效果。

2.3.2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3.2.1 口腔炎的护理 于服用盐酸厄洛替尼后10天患者出现口腔炎,口腔黏膜红肿,舌下溃疡,患者主诉疼痛。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将盐酸厄洛替尼减量至每次100 mg,1次/日,每餐后给予口腔护理,并用朵贝尔氏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由于口腔黏膜上皮属于快更新组织,服药后,细胞受损明显,口腔环境发生变化,唾液分泌,酸性降低,口腔黏膜上皮水肿,菌群失调,致病菌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有稳定细胞溶酶体膜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损伤,给予200 mg,1次/日静脉点滴,4天后减量至100 mg,1次/日,7天后停用。复合维生素B20 mg,3次/日口服;利多卡因口腔局麻药损伤处表面喷雾,直接起止痛作用;增加舒适感觉,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于治疗护理后9天,口腔炎痊愈。

2.3.2.2 皮疹的护理 患者于服药后13天出现皮疹,面部以口鼻为中心出现红色斑疹,双足底部散在分布粟粒样水疱,有破溃,上覆痂皮,患者主诉痒。遵医嘱将盐酸厄洛替尼减量至每日100 mg,1次/日,面部涂兰美抒软膏,局部避免刺激,皮肤有瘙痒症状时用温水毛巾轻轻擦拭,嘱患者禁用手搔抓患处皮肤,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衣服柔软,避免压迫刺激受损皮肤。足部先放尽水泡内的液体,以0.5%碘伏棉球消毒皮肤,用带针头的无菌注射器吸尽水疱内的液体。破损处的皮肤用硼酸水(硼酸粉15 g、蒸馏水500 mL混合,即3%硼酸水)纱布湿敷,10 min左右更换1次,保持纱布潮湿,每次30 min,2~3次/日,湿敷结束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以防感染。4~5天后创面渗出逐渐减少,停用硼酸水纱布湿敷,5~7天后破溃处开始结痂。9~10天干燥脱屑,基本痊愈。

2.3.2.3 腹泻的护理 患者于服药后第13天出现腹泻,4次/日,为水样便。遵医嘱将盐酸厄洛替尼减量至每日100 mg,保持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次日缓解。

2.4 对症护理

2.4.1 恶心、呕吐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引起肺炎。及时彻底吸出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呕吐物,患者采取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除,同时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组织充血和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给予奥美拉唑40 mg静脉点滴,托烷司琼2 mg静脉入壶,及甘油果糖250 mL静脉点滴1次/日,甲氧氯普胺10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在服用盐酸厄洛替尼3天后症状缓解。

2.4.2 咳嗽、咳痰 教会患者咳嗽的技巧,嘱患者身体前倾,采用缩唇腹式呼吸做几次深呼吸,最后1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住腹部肌肉,将痰咳出。维持每日1 500~2 000 mL饮水量,以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15~30 min,注意保暖,由于暖气造成病室内空气干燥,使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50%~70%。并遵医嘱给予抗炎、止咳、化痰药物静脉输液治疗,于12天后患者痰量明显减少,易咳出,遵医嘱停止静脉输液改为口服药物治疗,15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3 小结

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不能耐受肺癌一线、二线治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它可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接受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且功能评分较差,必须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并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和护理,促进了患者各种症状缓解。

〔1〕 孙燕.临床肿瘤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13

〔2〕 申艳,旷水红,虞容豪,等.植物状态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9B):59

(2010-10-14收稿,2011-02-01修回)

猜你喜欢

厄洛医嘱靶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来自乙肝病友的困惑:我那么遵医嘱用药,怎么还得肝癌?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