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流量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2011-03-18杨翠芳

天津护理 2011年2期
关键词:桡动脉肝素器械

杨 虹 杨翠芳

(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颅内-外血管搭桥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低流量(15~25 mL/min)血管搭桥,这种低流量的颅内外动脉搭桥,不能满足脑局部正常供血(50~55 mL/min)〔1〕,并且在末支小动脉吻合搭桥术后,血管开通率不高,因而手术效果欠佳。另外一种是高流量(70~140 mL/min)血管搭桥,利用桡动脉或大隐静脉进行搭桥,这种高流量脑血管重建技术治疗效果良好,我院神经外科利用桡动脉作为搭桥血管,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为13例患者实施高流量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其中女4例。男9例,年龄42~68岁。颅内复杂动脉瘤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10例,颈外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例,颈外动脉-桡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1例。

2 手术方法

全麻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4点头架固定,常规消毒头颈部、手臂或小腿。先取移植血管,其中11例取桡动脉,2例取大隐静脉。切开对侧前臂(内踝上)皮肤、皮下组织,游离桡动脉(大隐静脉),结扎、根据颈外动脉到颅内搭桥的吻合动脉长度将移植血管离断取下,置于10 μ/mL肝素盐水中备用。头、颈部两处切口同时操作,颈部切口取胸乳突肌前缘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至颈动脉鞘,打开颈动脉鞘,显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头部取翼点入路问号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肌层,皮肌瓣翻向颞下,钻孔,颅骨开窗约4 cm×6 cm,悬吊硬膜。打通头-颈部两处切口连接通道,经于耳前、下颌骨升支内侧,并引入移植血管桥,要避免血管在皮下通路内扭转和折曲。弧形切开硬膜,开放侧裂池、颈动脉池,显露大脑中动脉M1、M2,用9/0缝线缝合移植血管与颅内血管,一般做端-侧吻合。用8/0缝线缝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一般做端-端吻合。术中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通畅。用生理盐水冲洗,双极电凝止血,缝合硬脑膜,还纳骨瓣,缝合肌层、皮下、皮肤。

3 手术配合

3.1 术前准备

3.1.1 患者准备 术前全部患者均做压迫颈动脉(Matas)试验,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选择移植血管,需用血管超声探查尺、桡动脉、大隐静脉的血管直径和静脉瓣膜有无病变。术前一日备皮,包括头、颈、手臂或腿,并用肥皂水清洗。巡回护士常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主要了解患者心功能及脑电监测结果,利于术中观察患者病情。介绍手术方法和配合要点,同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术中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1.2 仪器及物品准备 显微镜、电视监视系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超声多普勒探头、脑电生理检测(EEG)、血管吻合器械、电钻、铣刀、头环、暂时性动脉夹、9/0prolene缝线、8/0prolene缝线、止血纱布、内置颅骨固定连接片、头皮缝合器、钛夹、垫片、15°角膜穿刺刀。

3.1.3 药品准备 硫酸庆大霉素、肝素、罂粟碱、亚甲兰。

3.2 术中配合

3.2.1 麻醉配合 协助麻醉医生建立静脉通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妥善固定气管导管以防术中脱管、打折、塌陷。患者常规留置导尿,术中注意患者保温,防止出现低体温对麻醉及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3.2.2 手术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60°,并后仰,4点头架固定,眼部贴眼贴,外耳道塞棉球,以防消毒液进入。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床上常规铺嗜喱垫,在患者骶尾部贴加强贴,腘窝下垫软枕,足跟垫圈枕。

3.2.3 手术配合 手术组人员分为3组,1组取移植血管 (需1名器械护士),1组做开颅术,1组暴露颈部 (后两组需1名器械护士),3组人员同时操作,需要3组人员密切配合,连接紧密。严格无菌操作,取下的移植血管用10 μ/m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后,用3%的罂粟碱浸泡,预防血管痉挛,闭光保存。打开侧裂池及血管吻合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器械护士根据电视监视系统传递器械、棉条,避免碰撞术者手臂和手术床而发生意外。移植血管通过皮下通道时避免扭曲,用亚甲兰做好标记。吻合血管时,给予1 250单位或2 500单位肝素静脉点滴,并准确记录动脉夹闭时间,每隔5 min报告手术医师1次,在血管临时阻断时间超过3 min时,静脉给予低分子肝素,使凝血时间延长一倍,直到临时血管阻断解除。认真观察血压、心率、脑电生理监测的变化。血压下降时,脑血流量减少,脑电图波幅降低或无波形。因此,在血管吻合开始后提升血压10%左右。

4 体会

4.1 高流量脑血管重建技术治疗效果良好,不仅需要选择适合的供给血管,而且要有能将移植的血管吻合到脑深部主干供血动脉上的高超手术技巧。这一切不仅需要高精尖设备的支持,更需要一个技术过硬、多学科密切协作的手术团队。

4.2 安排较大手术间,限制人员参观,连接示教室监视系统,提供参观人员观看手术,避免手术间人员过多造成交叉感染。

4.3 此类手术步骤复杂、精细,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根据身体素质、业务能力来选择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护士要熟知手术步骤、手术配合要点、各种仪器的使用,器械护士头脑清晰,做到准确配合。

4.4 术中使用器械复杂而精细,器械护士合理摆放,传递器械隐、轻、快,术后做好显微器械清洗及保养。显微缝针细小妥善保存,仔细清点。

4.5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移植血管经解痉处理后密闭保存,肝素浓度按规定准确配制。术中使用药品较多,在注射器上贴好药品名称的无菌标签,或者用无菌记号笔标注,避免错误使用。

〔1〕 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3

(2010-11-05收稿,2011-01-26修回)

猜你喜欢

桡动脉肝素器械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健身器械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