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时机选择

2011-02-21余小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词句文本阅读教学

余小鹏

(衢州市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浙江 衢州 324300)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时机选择

余小鹏

(衢州市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浙江 衢州 324300)

在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只有它们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全面提升。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而作为“写”之范畴的“课堂小练笔”,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是,“课堂小练笔”不同于写作教学中的“习作”,它提高的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典型的“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然而,一些教师没有根本认识“课堂小练笔”的本质特征,造成“课堂小练笔”有力时机的错位或延后,致使它变成了与阅读教学割裂开来、单纯“为写而写”“以写促写”的写作训练。因此,只有精心选择好“课堂小练笔”的时机,才能准确把握住它的教学方向,真正使阅读教学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共生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一、在语言的迁移处进行模仿性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作为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乏句式精美、结构精巧、写法独特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学生的语言积累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习得运用语言提供了“蓝本”。而从语言的积累到运用实质上便完成了一个“语言迁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模仿性的“课堂小练笔”为学生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条通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有助于学生“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典型语言,引领学生反复推敲,细细品味,并以此作为“课堂小练笔”的切入点,实现文本语言向学生自己语言的有效迁移。如《桂林山水》一文,我着重让学生品读文本中用排比方法描写出的赞叹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的句子,并以此作为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有效载体,相机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小练笔”。先是告诉学生公园里的花“多、香、艳”三个特点,再让学生模仿文本中漓江水之特点的句子进行练笔,然后出示学校的教学楼,让学生自主抓住教学楼的三个特点并模仿文本中的句子进行赞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本的典型语言不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积累了语言,也让学生在模仿性“课堂小练笔”中运用了语言,习得了语言,实现了语言的迁移。正所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所在。”(叶圣陶语)

二、在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练笔

耐人寻味的“空白”不仅展现在画家的画上,亦表现在作家的文章上。现行教材的文本中往往就具有那些体现作者匠心独具的“空白”,它的存在为学生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本、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有价值的“空白”作为创造性“课堂小练笔”的有效资源,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去诠释和想象,使学生在畅所欲言的空间里对文本的解读变得更“粗壮饱满”。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时,我抓住了“围观的人会如何赞叹、议论”这一空白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以自己的经历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小练笔”。在入情入境的想象空间里,有的赞叹他的“人”,有的议论他的“画”,写得酣畅淋漓,不尽相同。交流中,学生多角度地联想和想象,着实让人震撼,因为伴随着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创造性思维也增强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而在合适的文本空白处适当地安排一些创造性的“课堂小练笔”,不仅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的有效手段,还是学生对文本意义加深理解、锤炼语言、提升阅读能力的有力“抓手”。

三、在词句的关键处进行理解性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谓关键词句,它往往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或体现作者的情感起到“牵一词(句)而动全文”的重要作用。而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中的独特要求,它不仅是读的问题,还涉及到表达的问题,即引导学生“读中学写”的问题。因此,在词句的关键处练笔,既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也能帮助学生领悟到文本的一些基本写法。例如:《她是我的朋友》第五自然段,其词句的关键“颤抖”是最抢眼的一个词语,它真实地体现了阮恒要不要救朋友的矛盾害怕心理。而抓住这一关键处进行品读,学生不仅理解了阮恒害怕、恐惧、犹豫、坚决的内心变化,更领悟到了作者运用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阮恒神态、动作的基础上展开“课堂小练笔”,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俗话说得好:“言为心之声,衣为身之表。”而“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要熟练就必须反复实践。”(吕叔湘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住关键词句这一语言现象并启发学生有效地挖掘,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在词句的关键处经常性地进行理解性的“课堂小练笔”更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地体会文本写法的同时,巧妙地将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四、在情感的共鸣处进行抒臆性练笔

“情者,文之经也。”(刘勰语)现行教材所选的文本往往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性文章,其往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而学生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思想情感文章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思想情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的理念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努力找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处,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浓浓的“情感场”中,以此叩开学生的情感扉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至文末“鸟儿飞走前为什么两次‘看’了灯火一会儿”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已很深刻,内心感受也很丰富,正处于“欲一吐而为快”的兴奋状态中。因此,我抓住这个情感共鸣处,巧妙地引导:“同学们,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到底在想什么呢?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又想说什么呢?来,把它写下来。”此时的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已然进入情境,纷纷挥笔疾书。虽然只是三言两语,却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淌。正所谓“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学生练笔的过程其实就是情感激活的过程,当情感的血液在课堂欢腾流动的时候,语文学习也就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活力。在练笔中,学生的情感之弦被充分拨动,弹奏出了语文学习和谐的乐章。

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小练笔”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是课堂“作秀”,而是与学习文本水乳交融的。它的实施是体现“把‘写’挤进课堂”,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读中悟写、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实践证明,精心选择好练笔的时机,巧妙地在阅读教学中安排“课堂小练笔”,虽然只是占用一堂课中的几分钟而已,但它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运用的频率,激活自身的语言积淀,还可以吸收其他的新鲜语汇,使学生的语言不断得到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它始终紧扣在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符 洁)

猜你喜欢

词句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