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文插图 优化课堂教学

2011-02-21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肖邦想象课文

李 漫

(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英达小学,辽宁 沈阳 110165)

巧用课文插图 优化课堂教学

李 漫

(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英达小学,辽宁 沈阳 110165)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入,可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幅插图便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在第一册“比一比”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运用书中的挂图作为导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图画显示的事物与本课要认识的8个词语和韵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课开始,我就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农家园游玩,想去的请举手。”话音刚落,班上的小手都迫不及待地举起来了。我轻轻展开课文插图,一座恬静美丽的农家小院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都积极地说出了“游玩时”所看到的,很自然地让学生学习了“黄牛”、“花猫”、“杏子”等8个词语。插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入了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获得了美的享受。

二、把握插图,突出重点

有的插图表现的是课文重点片断的特写镜头。课堂上,教师适度地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入情入境地体验,对经典镜头反复地咀嚼品味,能对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桥》一课的插图,展现的是党员老汉面对洪水临危不惧、镇定地指挥着全村人有秩序地过桥的内容。在教学中,学生对“他像一座山”体验不深,只能在字面上打转。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意,学生看着画面中张开双臂、巍然挺立、神情严肃的老汉,看着洪水肆虐、情势紧急、慌乱逃生的人群,对老汉的形象认识就会深刻起来,立体起来,对“他像一座山”也会有更深的体验。

三、借用插图,消除疑点

学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读透,尤其是课文的精华处,要细读、精读,才能悟出课文的真谛。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倾听他们的疑难困惑,了解他们的读书心得,触摸孩子的真实思想。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在亡国之时离开祖国,寻求发展之路。对这点学生特别不能接受,甚至说肖邦这是有意逃避国难。我想直接对学生说,肖邦是用自己的音乐宣传祖国,为祖国争取更多的荣誉,可这些道理孩子们并不懂。于是,我便出示了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肖邦在做什么?文中哪一段描写了图中的情景?学生读后,我再引导思考:肖邦为什么这样忘我地工作?他的音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读完第三、四自然段后,学生感慨地说:“肖邦的斗争武器就是钢琴,就是音乐,他是真正的爱国音乐家!”

课文的疑点消除了,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就更深了一层,学生的感悟也就更真切、更深刻了。教学中绝不可随意放过疑点,反之,要变疑点为焦点,发动学生去讨论、探究,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四、依托插图,训练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文课本上,许多精美的插图都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经典的一幕,学生对这些插图很感兴趣。在课堂上运用这些插图,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鼓舞,受到感染。当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形象感知后,再进行朗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讲授《第八次》时,就有这样的感受。

《第八次》中,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后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文中用了这样一段话作了描述: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为了让学生切实领会王子的那份“感动”,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

师:王子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1:激动。

生2:严肃。

生3:充满信心。

师:他有什么样的动作?

生:握紧左拳。

师:此时王子还灰心吗?为什么?

生:不灰心,握紧的拳头和激动的表情说明他已经被深深感动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信心地读好这段话。

在朗读的时候,学生们都异常专注,他们的表情都是那么严肃。在读到“喊道”的时候,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左拳,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喊出了“我也要干第八次”。那一刻,我被学生的认真劲儿感动了。

五、围绕插图,创设语境

教材中有许多直观形象、内涵丰富的插图,容易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把握时机,灵活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穷人》一文,课文的插图生动地表现了课文结尾那感人的一幕:桑娜坐在床边,微笑着拉开帐子,渔夫举着马灯,探着身子,端祥着睡得正香的西蒙的两个孩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插图创设语境:“假如你们就是渔夫和桑娜,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联系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之后,自选角色、自选搭档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凭借插图,引导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的源泉。”想象丰富是小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浮想联翩。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使画面中的人物、事物鲜活丰满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如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可以向学生出示一幅“寒江独钓”的中国画,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虽然画面上只有隐约的山和一叶小舟上坐着垂钓的老翁,但也正因为这种简单使画面更具空间感,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引导学生借画面进行联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感悟能力,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七、运用插图,提高记忆

“记忆是智慧之母。”的确,记忆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词句、加深理解课文、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要求背诵,对于一些学生会有一些难度。课文中的插图,既反映课文内容,又突出课文中心,是帮助这些学生记忆的好材料。《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是要求全文背诵的,第四节尤为重要。在背诵前,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并想一想都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图上学生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3种景物:大豆、高粱、榛树叶子,而这一节就是从这3个方面写出原野的热闹非凡。通过看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层次,记忆课文内容。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材插图中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源,它决不是一种摆设和点缀,而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财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地研读插图,充分挖掘课文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巧妙科学地运用,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因此而更生动,更鲜活。

符 洁)

猜你喜欢

肖邦想象课文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肖邦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