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走进文本的桥梁

2011-02-21刘海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

刘海平

(南通市海安县西场镇中心小学,江苏 南通 226621)

架设走进文本的桥梁

刘海平

(南通市海安县西场镇中心小学,江苏 南通 226621)

现在不少阅读教学的课堂“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一篇课文学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钱梦龙语)究其原因是,教师关注了教学手段、活动形式等的花样翻新,丢掉了文本,学生只能在文本的边缘徘徊。现行语文教材上绝大多数是一些贴近时代、文质兼美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正确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体验感悟文本所富有的思想感情,接受文本的熏染。

一、潜心诵读,亲近文本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全貌,理清文本思路。要读懂文本,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是表现文本之声,是诵读者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的对话。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发音,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视之于目、诵之于口、入之于心的朗读来走进文本世界。它是一种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读者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而绝不是单向的“感知”或“把握”。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教师尚且如此,作为学生更不例外。

如何去引导学生去潜心诵读文本呢?让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的做法吧。

师:刚才几个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面,请你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为什么说一个下午学的东西比多年学的还要多?(师巡视朗读情况,表扬读书认真的同学)

师:书读完了,问题的答案找到了没有?

生:找到了。

师:其实我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找到答案,我最担心的是小朋友能不能把书读好——书读好了,答案自然会有的。再念一念,好不好?看看于老师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

学生读完后,为检验读的情况,于老师又指名学生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读。接下来,开展读的比赛。为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又让大家充分准备(主要是朗读课文)。第二节课,开展了两个回合的比赛,先是在朗读方面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读,后是小组长和自动上台的同学读。

读,贯穿于本节课教学的始终。于老师的导语虽只有寥寥数语,但每次都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保持着一种诵读的欲望。读的时间长,读的面积大,读的形式多,学生的读书层层推进……一次次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亲近文本、感知文本、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每读一次,语言在学生心理上留下的痕迹就加深一层,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就丰富一分。

二、品味语言,解读文本

“品味语言”是紧扣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争议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文本语言的内涵,解读文本。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比较赏析法

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增删或调换一些文本中准确、传神的词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探求其内蕴,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例如:听一位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句中有3个“都”字,教师引导学生把删去3个“都”的句子与原文比较,读一读,体会体会,使学生从对比读中感到原句用了3个“都”增强了此时此刻人们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爱戴之情。

2.追索内涵法

追索是品味语言并深化语言的主要方式。语言追索是教师促动学生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重要手段。语言通过追索,能有效开掘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丰富广阔的意义世界。

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理解品味,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师:请同学们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中两句话的意思。(学生自读、思考)

师:哪位同学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生1:这一句话是讲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师德灵魂。

生2:这一句话是讲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什么是爱和责任。

师:说得不错。但老师觉得还不够具体,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理解关键词语,然后再理解句子。大家觉得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应该理解哪些词语呢?

生1:我们应该理解“师德”主要有哪些。

生2:我们还应该知道“师德灵魂”是什么。

生3:要理解“诠释”的意思。

师:那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呢?

生1:师德应该包括热爱学生、认真工作、团结协助、克己奉公等。

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爱国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几个方面。

生1:爱和责任应该是道德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生2:“诠释”是说明、解释的意思。

生3:在地震来袭时,谭老师把生命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生3: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爱和那一份责任。

生4:课文中还特别提到他是一位“普通的老师”,是说他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

师:是啊,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地震,我们也许并不会了解他,但是,“平凡中能绽放美丽,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生1:谭千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地震来临时,他为了护卫4名学生,不惜牺牲自己51岁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解释了师德灵魂,那就是爱与责任。

师:很好,让我们以充满敬佩的感情一起来读这句话。(生齐读)

这一片段的教学,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深入理解含义,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正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3.角色换位法

即引导学生把自己摆进文本,假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某一角色,与文中角色合二为一,与他们展开零距离的接触,从而深入地揣摩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

在教学《爱之链》第一环节“乔依帮助老妇人”时,我通过设想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体现“爱之链”。我紧扣“愣”字,引导学生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反映乔依帮助老妇人不求回报的品质。

师:多媒体出示“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师:老妇人怎样的举动使乔依愣住了?

生: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师:如果你就是这位老妇人,在打开钱包问乔依该给多少钱时,你心里可能会怎样想?

生1:如果我是老妇人,会想:这个人这么穷酸,一定是为生活所迫,才在这大冷天愿意为我修车挣钱的吧?

生2:如果我是老妇人,会想:如果不是为了挣几个钱,她怎么可能这样热情地为我修车?

生3:如果我是,我会想:在这样的鬼天气,这样的地方,他会不会狠狠地敲我一笔?如果真是那样,我也只有自认倒霉了。

生4:如果我是老妇人,我会想:不管怎么说,他能把我的车修好就谢天谢地了,无论他要多少钱,我都会给他。看他那样子,日子也一定不好过。

师:是呀,因为这些想法,老妇人掏钱包给钱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可乔依为什么反而愣住了?

生1:他从开始就没想到要钱。

生2: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

师:所以他愣住了。

这一片段中角色的变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老妇人被人帮助后付费的理所当然。学生通过对话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自己的情感,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体验,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读乔依的“愣住了”,就更能体会到乔依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三、感悟创造,提升文本

学生接受文本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习得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也就是说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文本中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超越,并在超越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一位老师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是这样结课的:

师:课文仅仅是在赞扬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吗?

生:不是。

师:那么,作者还在赞扬什么呢?

生1:赞扬具有像这株柳树一样品质的人。

生2:赞扬像这株柳树一样有着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的人。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谁?

生1:海伦·凯勒。

生2:夏洛蒂三姐妹。

生3:霍金。

生4:张海迪。

生5:桑兰。

……

师:是啊,这些人之所以能在逆境中成就伟业,就是靠着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面对厄运,没有抱怨,没有畏怯,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不利因素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生1: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生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师:此时,你自己想说什么呢?你是否也能将自己的话提炼成你的名言?记住:简洁明了,而且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生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生2:只有正视坎坷命运,乐观面对生活,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生3:只有扼住生命的喉咙,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生4:命运不靠上帝的操纵,全凭自己主宰。

……

学生的发言,一句比一句出色,一句比一句精彩。他们对于意志与韧性的精辟发言,赢得讲台下掌声一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精神的把握,都通过自己短短的一句话表现出来。这时,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与概括的能力,全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开放而活跃,处处闪现着智慧,句句涌动着激情,字字充盈着灵气。语文教学只有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喷涌生命的源泉。在这里,名言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文本本身。

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