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特需医疗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优势和前景

2011-02-10周晓宁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特需商业保险

周晓宁,王 佩

(中日友好医院 国际医学交流合作处,北京 100029)

为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我院以部分高端人群以及外宾为服务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更好的人性化医疗服务为纽带,于1997年成立了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我院特需医疗形成了由门诊、急诊和病房连成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逐步打造了特需医疗服务的高端品牌。

1 我院特需医疗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情况

我院国际医疗部是最早同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公立医院特需医疗部门,吸引并积累了大量持商业保险的驻京外籍人士和国内企业高层管理者等高端客户,奠定了我院长久以来在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市场中领军者的地位。

1.1 什么是商业保险

所谓商业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人身保险。它不仅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上更为充足,可以提供社会医疗保险以外的健康保险计划,而且在支付形式上也更加人性化,“直付”便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只要是与我院建立直付关系的保险公司客户持保险卡和相关身份证明,就可以享受免付费的直付就医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就诊的流程,方便了患者就医。

1.2 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我院国际医疗部自成立以来先后与万欣和、人保、平安健康、中间带、欧乐、招商信诺、方胜、国际SOS、康众、安盛、华泰、蒙迪艾尔、威马捷、威尔比在内的几十家保险公司或第三方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年共接洽商业保险公司22家,签署合作协议13家。

1.3 与保险公司加强交流与沟通

我院十分重视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不仅指派专人负责保险相关工作,包括:合约的洽谈、审核;保险相关事务的沟通协调;保险公司及客户的参观;保险业务培训等,而且今年还举办了同保险公司之间的联谊活动,创造了双方直接交流的机会。

2 我院特需医疗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优势

2.1 品牌优势

我院是直属卫生部领导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国际医疗部门诊除了设有专家门诊外,还开设有普通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科、中医内科、心理科等涵盖共计48个临床科室,由职称在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门诊诊疗服务。正是依托医院整体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医疗资源,才能更好发挥国际医疗部的“品牌”价值,毕竟医疗水平和安全是商业保险公司和客户最为关注的。

2.2 服务优势

我院是中日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特殊的历史背景为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在对外交流培训方面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条件和机会。医院整体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丰富的外事经验,使得国际医疗部的服务可以更好的满足高层次的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

2.3 价格优势

对于商业健康险公司,我院特需医疗的价格定位相比较其它私立或外资医院来说有不小的吸引力,他们更愿意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使保险客户得到性价比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我院特需医疗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前景

3.1 新医改政策重视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200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序幕,新医改方案首次突破性地在政策层面对商业保险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改革方案将“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予以单独强调,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新医改政策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服务形式作出了具体规定,即“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商业保险的支持无疑对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的进一步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3.2 商业保险合作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提供优质、稳定的客户来源,直接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2010我院国疗全年保险直付收入约781万,占整体收入的8.43%;2011年1~5月,保险直付客户就诊2600人次,保险直付收入约310万,预计2015年中国健康险保费将突破1200亿人民币,健康险市场的蓬勃发展必将带来更广阔的客户群市场。

3.3 提升我院的知名度

掌握高端客户市场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我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都有外资背景,他们会将签约的医疗机构列在其全球医疗网络合作伙伴的名单中供所有客户选择参考,这无形中提升了我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 我院特需医疗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4.1 公立医疗机构间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公立医疗机构看好特需医疗服务的市场而加入其中,而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已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和手段。

4.2 民营、合资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

针对高端客户,特别是持有商业保险的外籍客户,民营、合资医疗机构无论是在就诊环境、语言沟通,还是特需医疗服务方面都具有更多的优势。特别是从2011年3月1日起,随着《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开展,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2-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医生资源的共享无疑为民营、合资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逐步缩小了医院之间医疗技术的差距。

4.3 特需规模的限制

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于公立医院特需医疗的规模有较严格的限制,这对于持商业保险客户的就诊选择无疑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和阻碍。

5 我院特需医疗的发展方向

5.1 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下,医院应当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配套完善医疗硬件设备,提升整体的医疗诊疗能力,为保险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关怀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5.2 人员培训

医院对于从事特需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在业务知识、外语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定期的培训,强化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5.3 市场再细分

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将特需医疗更深层次的细分,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建立各类特色学科群;在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力求细化,设立多层次标准,在“特色”和“创新”两点上做文章,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力求开展多样性、层次性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特需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发展变化。

5.4 加强与保险公司和客户的沟通服务

积极同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让保险客户认知了解医院文化和特需医疗服务特色。注重保险客户的反馈和意见,让客户逐步对医院建立起信任和归属感。

5.5 积极探索有效合作途径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医院应加强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一是推进医疗网络的建设,整合医疗数据资源,实现基础数据在双方之间的即时传输、共享与更新;二是逐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保险公司以财务为杠杆,激励医院以经济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采取医疗病历管理和医疗需求评估等技术手段主动控制医疗成本。

[1]吴婧,雷寒.特需医疗服务浅议[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710-712.

[2]秦美娇,袁慈嘉.VIP服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探索[J].卫生经济研究,2008,(5):43-44.

[3]陈翔,王小丽.新医改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前景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16-17.

[4]朱捷.以规范和自律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J].保险研究,2005,(2):66-67.

[5]苏家春,陈英耀.特需医疗模式初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6):22-24.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公司特需商业保险
浅析新媒体时代商业保险的商机与挑战
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服务评价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
特需医疗热中的冷思考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现状分析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农业保险制度中商业保险公司激励问题研究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