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研究生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模式的尝试

2011-02-10谢彩侠吴明侠白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光谱化合物有机

谢彩侠 吴明侠 白雁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研究生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模式的尝试

谢彩侠 吴明侠 白雁

在2009、2010级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总结教学实施方法和体会,为Seminar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minar教学模式;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研究生教学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是药学、中药等药学类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理论及一般解析方法与四大光谱的综合解析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光谱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1]。掌握《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基本理论和技术成为药学研究生的迫切任务。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面对权威只专注于做好“听生”[2],课堂互动程度远远不如本科生,教学效果不佳;近几年,我校研究生扩招,如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有5~6名增加到20名左右,《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作为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在2009、2010级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程度,为研究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使研究生不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2]。

1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

1.1 Seminar教学模式的特点 早期的Seminar教学事先指定某个学生在讨论前写好论文,送给参与者阅读,然后大家围绕论文讨论,指定其中一部分成员为答辩者,另一部分成员为反驳方,指导教师仅在讨论前后作简短评述。19世纪20年代以来,Seminar教学作为欧美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常用的模式逐渐流行。这种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的教学主体,是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为进步动力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特点:①互动性突出,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②有利于建立师生、生生间的沟通模式。④ 有利于塑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1.2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该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具备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药物分析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课程中的主要章节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具备了实施Seminar教学模式的基础。

2 Seminar教学的实施形式

Seminar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以讨论为基本的形式,既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既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在课外科研活动中讨论。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工作:(1)选题:由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情况,选定讨论题目,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材料。(2)实施:①老师先简单介绍讨论内容(约2~3 min)。②主讲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查阅材料,以Powerpoint或板书形式深入、系统地阐述主题,提出观点(时间40~50 min)。③讨论:所用参与者围绕主题讨论,提出各自的疑问与观点(10-15 min)。④教师答疑、点评。(10~12 min)。结束后,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完成 Seminar。

3 Seminar教学的实施内容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主要讲述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及综合解析五章内容。我们根据情况每章选择一个讨论主题,全班分组讨论。

实例1:第一章:紫外光谱,讨论主题: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该讨论主题大多数研究生在本科接触过,为此可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最新的理论和应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鼓励研究生尽量从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杂志中挑选。每组安排1-2名学生主讲,课前一周主讲者把要讲的内容用Email发给老师。课堂上,主讲者可以选择板书或Powerpoint形式讲解。讲解结束后,其他小组可根据讲解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主讲者和其所在小组内的学生答疑。通过讲解和答疑,使学生对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4 Seminar教学的实施效果

通过在《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课程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加强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4.1 Seminar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讲者会根据自己的讲解内容把难点、疑点分配给小组内的学生,然后把查阅信息和自己的见解传达给主讲者,调动了小组内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另外,主讲者通过精心准备,对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知识及其在本专业的运用有了深刻认识,锻炼了演讲能力与口才;而听报告的学生通过认真聆听,也扩大了知识面。通过讨论,提高了研究生在学术场合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表达观点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运用外文,提高了研究业外语水平及文献阅读水平。

4.2 促进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 在Seminar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大家答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而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讲解,了解到国内外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给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思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另外,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虽然《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研究生教学中引入Seminar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少数主讲者没有足够重视,准备不充分,造成Seminar课程的质量不高。②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Seminar课上难以调动其参与讲解和讨论的积极性。③学生过少影响了Seminar模式的实施效果,通过比较发现,人数过少,降低了讨论的热烈程度,营造了较为紧张的讨论氛围。④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善于从学生的评论和观点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教学中初步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索及创新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做到教学相长,是一种值得在研究生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

[1]姚新生.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5.

[2]冯琳佩.略论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Seminar教学模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45-47.

[3]刘国福,李慧,张玘,等.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初探.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37-38.

450008 河南中医学院

实例2:第二章:红外光谱,讨论主题:分析影响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峰强和峰位的因素。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同属于光谱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在基本原理上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各自的个性,为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选择这一主题作为讨论内容,这一内容涉及到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知识点较多,因此每组安排2~3名学生,讲解时间40~50 min。目的是通过比较,来达到对知识的系统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猜你喜欢

光谱化合物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星载近红外高光谱CO2遥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