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46例

2011-02-09胡新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消痔全层括约肌

胡新亚,李 芳

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46例

胡新亚,李 芳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46例,对疗效及并发症、后遗症跟踪随访。结果:46例近期全部治愈,住院9~14 d,平均10.3 d。术后随访2年,治愈45例,复发1例,治愈率97.8%。无肛门直肠狭窄,排便障碍等后遗症。结论:消痔灵注射加肛门环缩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程短、简便易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较为实用的术式。

注射疗法;消痔灵;肛门环缩术;直肠脱垂

2000—2007年,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Ⅱ°、Ⅲ°直肠全层脱垂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1.2岁。病程2~45年,平均9.2年。Ⅱ°22例,Ⅲ°24例。脱出长度5~16 cm,平均8.4 cm。均有大便或活动后直肠全层外翻脱出肛门外,需手法复位,伴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松弛。

2 治疗方法

术前抗生素口服2~3 d,术前1 d进半流质饮食,生理盐水1 000 mL清洁灌肠2次。骶麻,右侧卧位。

消痔灵注射:⑴直肠周围间隙注射,行左右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注射。在3点位距肛门缘1.5 cm处,用9号腰穿针穿透皮层,平行肛管经肛门外括约肌至肛提肌,当有落空感时表明通过肛提肌进入骨盆直肠间隙。用左手食指伸入直肠壶腹引导,触摸针尖部位,证实腰穿针位于直肠壁外侧,未穿透直肠肌层。将腰穿针斜向外侧并全部刺入,准确定位回抽无血再将药液注入。注射时直肠内食指有膨胀感,边退针边注药,使药液呈柱状均匀分布,勿将药液注入括约肌内。共注射消痔灵原液10~18 mL,完成左侧骨盆直肠间隙注射。以同样方法注射右侧骨盆直肠间隙,腰穿针在截石位6点肛门与尾骨间皮肤中点处穿刺。腰穿针先与肛管平行,穿过肛尾韧带后斜向后侧,为使穿刺部位正确,用另一手示指入直肠壶腹作引导,进针约6~8 cm,证实针尖未穿透直肠壁,未穿入骶骨前筋膜,活动于直肠后间隙内,边退针边注射消痔灵原液8~12 mL,完成直肠后间隙注射,勿将药液注入括约肌内。⑵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将喇叭肛门镜尽可能置入直肠上端,用5 mL注射器接上5号牙科针头,在肛门镜下按截石位1、3、5、7、9、11点,每点黏膜下注药1~2 mL,然后后退1 cm,再按2、4、6、8、10、12点同法注射,直至齿状线上方,使药液均匀注射到黏膜下层。共注射1∶1消痔灵液(1份消痔灵加1份注射用水)40~60 mL。注射完毕充分按摩注射区,使药液分布均匀。

肛门环缩术:在前后肛缘外1.5 cm处,各作长约0.5~1 cm放射状切口,用血管钳围绕内括约肌外侧壁钝性分离,作一环形隧道。将双根1号可吸收粗线从后侧切口通过肛门左侧括约肌外缘的皮下组织,至前方切口穿出,再将线从前侧切口沿肛门右侧括约肌外缘的皮下组织穿至后侧切口,将食指放入肛门内,逐渐拉紧线两端,使肛门缩小至紧贴食指为度,在后侧切口处紧线结扎,扎线残端埋入皮下组织,用1号丝线缝合前后切口。

术后处理:直肠内置凡士林纱条,敷料覆盖,宽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术后卧床休息,控制排便3~5 d。补液并应用抗生素,禁食不禁水3 d,后改半流质饮食到普食。术后3 d开始口服麻仁胶囊,保持大便通畅。常规换药,切口缝线术后6~7 d拆除。术后3个月内勿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活动。

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为直肠恢复正常位置,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不脱出肛门外,无直肠黏膜脱垂;好转为大便时仍有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程度轻,无直肠全层脱垂;无效为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本组46例,术后3 d内均不同程度出现肛门下坠感,3 d后逐渐消失,近期全部治愈。住院9~14 d,平均10.3 d。术后随访2年,治愈45例,1例因出院后1个月从事重体力劳动复发,便时脱出肠段较术前缩短。治愈率97.8%。无肛门直肠狭窄,排便障碍等后遗症。

4 讨论

直肠全层脱垂即完全性直肠脱垂,为肛肠科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0.53%~1.9%。其治疗方法有多种术式,仍以开腹悬吊固定、直肠骶骨缝合固定等为主,由于手术操作复杂,组织损伤重,所以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多。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可选用注射疗法和手术疗法,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机理,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致炎作用和异物刺激作用,使直肠脱出的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产生纤维化而被粘连固定[1]。

消痔灵的主要成分是五倍子和明矾,其具有强烈的收敛、止血、凝固蛋白的作用,药液注入直肠黏膜下层和直肠周围间隙后,通过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一方面使松弛的直肠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其周围组织(两侧直肠侧韧带、后方骶前筋膜)发生粘连固定;另一方面又使松弛变弱的直肠侧韧带因纤维化而得到加强。这样就使直肠与周围组织得到固定,恢复原位。肛门环缩后不但使松弛的肛门紧缩,加强括约肌的张力,同时环缩线对直肠起着支撑的作用。我们通过两种术式结合使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实践证明,消痔灵注射加肛门环缩术基本不破坏直肠的正常解剖结构,不影响结直肠功能,而且创伤小,痛苦少,疗程短、简便易行、复发率低,是临床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为实用的术式。

[1]杨新庆,韩进.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95.

R657.1+9

A

1007-6948(2011)01-0079-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1.01.029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曲靖 655000)

(收稿:2010-04-20 修回:2010-06-20)

(责任编辑 司呈泉)

猜你喜欢

消痔全层括约肌
高频超声鉴别诊断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价值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不同剂量消痔灵注射于大鼠肌肉组织中的实验研究*
消痔灵注射液联合直肠黏膜排列结扎、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效果
消痔灵治疗腱鞘囊肿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排便的奥秘
肩袖全层撕裂不同亚型术前超声诊断价值
经会阴超声评价女性肛门括约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