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消痔灵注射于大鼠肌肉组织中的实验研究*

2021-08-16柯敏辉吴华嵩程佑民许振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后肢肌肉组织直肠

柯敏辉,吴华嵩,程佑民,许振国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临床常用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肛门直肠脱垂性疾病(如内痔[1]、直肠脱垂[2]等),但存在发生术后大出血、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风险[3]。究其原因,或与消痔灵注射过浅发生直肠黏膜糜烂有关,或与消痔灵注射入肌层引起肌肉组织坏死有关,或与消痔灵注射液同一点位注射剂量大有关。硬化剂注射入肌肉组织中,剂量的大小与组织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未见文献报道。为研究该问题,本文设计运用不同剂量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入大鼠后肢肌肉组织,观察注射后反应,研究结果将为规范硬化剂注射疗法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健康清洁级SD 大鼠(8 w),体质量230~250 g,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5)]。室温(20~22℃),自由饮食。选择SD大鼠96 只,雌雄各半,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4 组,分别为正常组、1 mL 注射组、2.5 mL 注射组与5 mL 注射组,每组大鼠24 只。

1.2 主要试剂

消痔灵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7Z0625)。

1.3 方法

1.3.1 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干预 将大鼠固定,碘伏消毒大鼠左后肢内收肌表面及其周围组织,抽取相应量的消痔灵注射液原液于左后肢内收肌处进针注射,注射前需回抽,避免将药液注入血液。1 mL 注射组、2.5 mL 注射组与5 mL 注射组,注射消痔灵的量分别为1 mL、2.5 mL 与5 mL。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不予注射。

1.3.2 观察内容 四组大鼠,均分别于注射后第3、7、14 与21 天,随机选取6 只,进行如下观测:①观察大鼠的神志、呼吸、饮食、体重与活动情况;观察大鼠的左后肢情况。②观察后用戊巴比妥钠按50 mg/kg 麻醉后,解剖取左后肢内收肌组织,大小约0.2 cm×0.2 cm,固定于4% 多聚甲醛缓冲液中。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行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后肢与足背肿胀程度)

2.1.1 实验前 96 只大鼠均反应敏捷,呼吸、饮食、体重、活动正常,双后肢均未见肿胀(图1A)。两组具有可比性。

2.1.2 消痔灵注射3 d 组 5 mL 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轻度肿胀,左足背轻度肿胀(图1B),左后肢活动不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1 mL组、2.5 mL 组与正常组大鼠同实验前,各组大鼠均未见死亡。

2.1.3 消痔灵注射7 d 组 5 mL 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中轻度肿胀,左足背中轻度肿胀,左后肢活动稍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2.5 mL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轻度肿胀,左足背轻度肿胀,左后肢活动不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1 mL 组与正常组同实验前,各组大鼠均未见死亡。

2.1.4 消痔灵注射14 d 组 5 mL 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中度肿胀,左足背中度肿胀(图1C),左后肢活动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2.5 mL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轻度肿胀,左足背轻度肿胀,左后肢活动不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1 mL 组与正常组同实验前,各组大鼠均未见死亡。

2.1.5 消痔灵注射21 d 组 5 mL 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重度肿胀,左足背重度肿胀(图1D),左后肢活动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2.5 mL组大鼠左后肢内收肌处出现中度肿胀,左足背中度肿胀,左后肢活动不受限,注射处皮肤未见破溃;1 mL 组与正常组同实验前,各组大鼠均未见死亡。

图1 消痔灵注射后大鼠左后肢与足背肿胀程度

2.2 HE 染色观察大体印象

2.2.1 消痔灵注射3 d 组 正常组未见异常(图2A);1 mL 组肌组织基本正常(图2B);2.5 mL组基本正常(图2C);5 mL 组见肌组织肿胀,周边见炎症细胞(图2D)。

图2 消痔灵注射3 d 后大鼠肌组织病理改变

2.2.2 消痔灵注射7 d 组 1 mL 组肌组织基本正常(图3A);2.5 mL 组见肌间隙增宽,周围筋膜见炎症浸润(图3B);5 mL 组见肌组织间隙、周围筋膜见大量炎症细胞(图3C)。

图3 消痔灵注射7 d 后大鼠肌组织病理改变

2.2.3 消痔灵注射14 d 组 1 mL 组肌组织基本正常(图4A);2.5 mL 组肌间隙增宽,周围筋膜见炎症浸润较前增多(图4B);5 mL 组见部分肌组织变性,周边炎症明显(图4C)。

图4 消痔灵注射14 d 后大鼠肌组织病理改变

2.2.4 消痔灵注射21 d 组 1 mL 组筋膜见炎症组织浸润(图5A);2.5 mL 组肌组织间见炎细胞浸润(图5B);5 mL 组见肌组织固缩,肌间隙增宽,周边组织坏死(图5C)。

图5 消痔灵注射21 d 后大鼠肌组织病理改变

3 讨论

消痔灵注射液属于硬化剂范畴,主要成分为明矾、鞣酸、三氯叔丁醇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等。临床主要用于内痔、直肠脱垂等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4],其作用机理是消痔灵注射液作用于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栓塞粘连等,使组织硬化、萎缩、粘连达到治疗目的[5]。彭林[6]对23 例痔疮患者在结肠镜下实施消痔灵注射术,结果有20 例患者治愈,其余3 例患者症状也明显好转,其临床有效率为100%。李海亮[7]等使用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发现,不仅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疼痛轻微甚至全程无痛,无需麻醉或仅需局部麻醉,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其研究结果显示30 例患者中25 例痊愈,5 例患者症状减轻。同时,根据药物的特性,消痔灵注射液还应用于临床其它疾病和基础研究中[8-9]。如黄艳勇[10]等采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顽固性滑膜炎,其原理类同治疗痔病的原理。赵军超[11]等运用消痔灵注射液动物腹腔内注射能导致腹腔内脏器粘连,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其粘连程度愈重,证明消痔灵注射液动物腹腔内注射能够制作动物腹腔内脏器粘连模型。王秀梅[12]等通过消痔灵所致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

通过本实验笔者发现:消痔灵注射液小剂量注射于肌肉,对组织的影响不大;大剂量则容易引起肌组织坏死,炎症逐渐沿周边筋膜扩散。通过分析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消痔灵注射到肌肉组织后,病变的过程是增生-变性-坏死-吸收,不同时间段坏死程度不同,也与个体对药物吸收的差异等有一定关系。前期笔者曾观察运用10 mL 消痔灵液注射于兔左侧第3~5 颈椎横突侧面的组织中,制作兔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13],8 周后处死发现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炎症沿着筋膜浸润至前肢筋膜附近浸润。将注射部位的组织送病理检查,镜下见横纹肌细胞增生硬化、固化(图6),肉芽肿性炎(图7),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明确该结节状病灶的性质,笔者作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CKp、ki67、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图8)等指标均为阴性。因研究时间的限制,目前仅行一次消痔灵注射,如果消痔灵两次以上注射后,尚不能排除组织恶变的可能。针对两次实验过程中肌肉组织的坏死,考虑以下的原因:如果消痔灵注射到血管中,会硬化堵塞血管,导致血管供应的组织无血供,产生组织坏死;如果消痔灵未注射到血管中,但大剂量的消痔灵引起肌肉组织过度增生,进而该变化向周边蔓延,如果组织增生到一定程度,压迫血管,其供应的组织同样有发生坏死可能。

图6 横纹肌细胞增生硬化、固化

图7 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的炎症改变

图8 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

本实验结果对运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李国栋[2]等运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或内痔时,在直肠周围间隙或痔核中注射消痔灵量大,才能达到组织粘连固定的治疗效果。揭海英[14]治疗内痔时采用四步注射法,需要将消痔灵充分注射于痔核的直肠上动脉区、黏膜下层、黏膜固有层和窦状静脉区。然而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术者,注射过程中可能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入肌肉。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术者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果消痔灵注射于肌肉中量大,则引起术后大出血、瘘等的发生可能性大。因此,在注射消痔灵过程中,特别在直肠前壁(尤其是女性)注射时,不能为了盲目达到药物硬化固定的效果,而注射大量的消痔灵注射液,应充分认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猜你喜欢

后肢肌肉组织直肠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倒挂的蝙蝠怎么拉便便?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蒙古斑点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为什么麻雀喜欢跳着走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4种药物残留的方法及其确认
奔跑杀手短面熊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4 种兽药残留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