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截石位致腓总神经损伤1例报告

2011-02-09高宝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石位腓总硬膜外

高宝柱

膀胱截石位致腓总神经损伤1例报告

高宝柱

膀胱截石位;腓总神经损伤;外科手术

患者女,71岁。因膀胱肿瘤于2008年3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采用连续硬膜外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经L3~4穿刺,向尾侧置管3.5 cm。穿刺与置管过程顺利,无异感及出血。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4 mL。闭孔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出大腿内侧肌肉收缩,注射0.4%罗哌卡因与0.75%利多卡因混合液15 mL,阻滞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硬膜外注试验量无脊麻体征后继续向硬膜外追加1.5%利多卡因8 mL,麻醉范围L1~S5,效果满意。然后采用膀胱截石位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顺利,历时70 min,截石位时间100 min,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约3 h,时患者自述右小腿外侧及右足背感觉麻木,右踝及足趾背伸无力。左腿感觉运动正常。患者既往无腰腿痛及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病史。查体:右小腿外侧、足背及足趾皮肤感觉迟钝,痛觉减弱,右足踝背伸、外翻无力,足趾背伸无力。右跟腱及膝腱反射较左侧减弱。腰部MRI检查示脊柱与椎管腔未见异常。肌电图检测:右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波幅较对侧减弱,感觉传导较对侧减弱。考虑为右侧腓总神经损伤。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神经妥洛平、维生素B1及B12。治疗67天,患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逐渐恢复,出院时能正常行走,右踝部皮肤感觉稍差。术后3个月右下肢感觉与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本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其右小腿发生腓总神经损伤,首先应排除硬膜外穿刺损伤、局麻药物化学损伤以及硬膜外血肿压迫等。如为药物化学性损伤,多发生在双下肢。MRI检查椎管内未见异常,表明右小腿的神经损伤可排除麻醉药与硬膜外机械性压迫。本病例表现为右下肢腓总神经支配区域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腓总神经由L4~5与S1~2脊神经根组成[1]。患者穿刺点为L3~4,可排除穿刺损伤。

本病例是在截石位下肢被托腿架固定下手术,由于托腿架远心端的外侧直接与小腿的腓总神经接触,加之此病人身体消瘦,手术历时70 min,处于截石位100 min,因此考虑为右小腿外侧受压伤及腓总神经。截石位手术固定下肢时要重视浅表部位的神经血管保护,多为膝下软垫保护,并应随时提醒手术医生,勿在患者腿上加压及尽量缩短截石位时间。

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神经纤维受到30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的长期作用时,其功能即可发生变化,30~80 mmHg压力较长时间作用时,则能引起神经纤维水肿、瘢痕形成,神经功能障碍或消失。神经受压在4 h内,其功能多能恢复,否则恢复的可能性很小[2-3]。本病例由于截石位时间仅为100 min,且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使患者得以完全恢复。对治疗3个月以上神经功能仍不恢复者,应行神经探查松解术治疗。

[1]Brown,D.L.著.范志毅译.局部麻醉图谱[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4-86.

[2]Hun GerfordJ E,Little C D.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th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building a multilayered vessel wall[J].J Vasc Res,1999,36(1):2.

[3]傅廷友,休先伦,赵晓莉,等.外源性压迫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1):43.

R614.4+2

A

1007-6948(2011)01-0111-01

10.3969/j.issn.1007-6948.2011.01.048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天津 300170)

(收稿:2010-06-15 修回:2010-08-16)

(责任编辑 李文硕)

猜你喜欢

石位腓总硬膜外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下肢水平位与单腿截石位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