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相关疾病成人患者的年龄因素分析*

2011-01-23刘海红张华莫玲燕陈静刘辉孙玉兰陈雪静吕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听阈损失听力

刘海红 张华 莫玲燕 陈静 刘辉 孙玉兰 陈雪静 吕静

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口高达2 780万,其中单纯听力残疾2 004万,多重残疾中合并听力残疾776万[1],这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因听力损失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在未来数年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掌握听力损失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故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成年患者年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成年听力损失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为听力损失的预防及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的3 018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95岁,平均45.4±16.23岁,其中男1 540例,女1 478例。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主要就诊原因包括听力障碍、耳鸣、耳闷胀感、耳外伤、眩晕等,且听力检测资料完整;③初次就诊者。

1.2研究方法 听力测试在标准隔声室内进行,背景噪声低于24 dB(A)。纯音测听设备为GSI-61双通道诊断型纯音听力计,刺激声通过TDH 50P耳机发出。中耳分析仪为GSI Tympstar Middle Ear Analyzer,测听设备的校准由具备国家计量检测资格的北京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完成,参考标准为ANSI S3.6(2004)。分析患者0.25~8 kHz气导听阈、0.25~4 kHz骨导听阈、鼓室声导抗及声反射阈测试结果,针对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类型以及听力曲线类型(audiometric configuration)分析其年龄分布特征。

听力损失程度采用WHO 1997年的分类标准,即以0.5~4 kHz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分为听力正常(≤25 dB nHL)和轻度(26~40 dB nHL)、中度(41~60 dB nHL)、重度(61~80 dB nHL)、极重度(≥ 81 dB nHL)听力损失。依据0.5~4 kHz骨-气导听阈差值,将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听力曲线类型定义参考Pittman等2003年提出的分类标准[2],根据听力曲线特征将其分为:①陡降型:0.25~8 kHz听阈逐渐下降,且8 kHz与0.25 kHz听阈差值大于20 dB;②上升型:0.25~8 kHz听阈逐渐上升,且8 kHz与0.25 kHz听阈差值大于20 dB;③平坦型:0.25~8 kHz各频率听阈差值不超过20 dB;④U型:0.5~4 kHz范围内一个/多个频率听阈与0.25 kHz和8 kHz 中较差听阈之差大于或等于20 dB;⑤其它:不满足上述分类标准的其它听力曲线类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年龄分布总体特征 全部就诊患者中男1 540例,平均年龄42.96±17.13岁, 女1 478人,平均年龄45.33±16.67岁,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性别间平均就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患者平均就诊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01)。全部就诊患者和听力损失患者不同年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60岁以下听力损失者占全部听力损失者的70.10%(1 320/1 883),60岁以上者占29.90%(563/1 884),从表1可见,年龄分布总体情况并未因去除听力正常者而呈现出显著变化,全部就诊患者和听力损失患者中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和41~50岁,二者合计分别占全部就诊患者和听力损失患者总数的44.70%(1 349/3 018)和44.30%(834/1 883),听力损失患者中,60岁以下者占78.8%。不同性别间的听力损失年龄分布统计显示,低于50岁的就诊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51~80岁年龄范围的就诊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2.2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年龄分布特征 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7.61%(1 135/3 018)、19.88%(600/3 018)、20.71%(625/3 018)、12.09%(365/3 018)和9.71%(293/3 018)。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年龄分布见表2,可见,除正常听力者外,所有听力损失程度中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

表1 全部就诊患者与听力损失患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

表2 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年龄分布(%)

2.3不同听力损失类型年龄分布特征 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混合性听力损失的比例分别为11.10%(209/1 883)、71.32%(1 343/1 883)和17.58%(331/1 883)。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呈明显的年龄分布规律,即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分布在低年龄范围,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18~30岁,占33.88%(638/1 883);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分布比例分别为27.30%(514/1 883)、23.42%(441/1 883)。不同听力损失类型的年龄分布见图1。

图1 不同听力损失类型的年龄分布

2.4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年龄分布特征 陡降型、平坦型、“U”型、上升型以及其它类型的听力曲线比例分别为43.49%(819/1 883)、 28.41%(535/1 883)、11.10%(209/1 883)、6.59%(124/1 883)和10.41%(196/1 883)。从发生率较高的陡降型、平坦型及“U”型听力曲线患者的年龄分布看,陡降型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为51~60岁,占27.96%(229/819),其次为41~50岁及61~70岁,分别为18.56%(152/819和17.46%(143/819);60岁以下年龄范围内平坦型和“U”型听力损失的分布均较为均衡,而60岁以上年龄范围内,平坦型和“U”型分布比例明显下降,主要以陡降型听力损失为主。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年龄分布见图2。

图2 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年龄分布

3 讨论

文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下听力损失患者占全部听力损失患者的70.10%(1 320/1 883),其中51~60岁、41~50岁两个年龄段听力损失患者比例最高,占44.30%(834/1 883),而60岁以上的听力损失患者仅占29.90%(563/1 883),说明成人听力损失相对集中于41~60岁,即中年和中老年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年龄分布显示,除正常听力外,所有听力损失程度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该结果对医疗资源配置具有参考意义: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听力损失已经逐渐引起听力保健工作者和耳科医生的重视,且有研究显示,老龄化往往是听力损失的重要诱因,被列为高危因素之一。此外双侧听力下降、高频听力下降、以及自发听力损失往往与老龄化相关[3]。而本研究表明,在关注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同时,中年、中老年听力损失的预防及有效干预同样不容忽视,针对该年龄段听力保健的培训,职业噪声防护的有效监测以及听力损失的及时干预有待于进一步得到重视。

不同听力损失类型的年龄分布显示,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集中于低年龄组,其中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为18~30岁,随年龄的增长,传导性听力损失分布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年龄分布特征显示,分布比例最高的听力曲线类型为陡降型,高达43.49%,由于传导性听力损失及陡降型听力损失往往与可预防的因素相关,如中耳炎、耳外伤、头外伤、噪声、耳毒性药物等,因此,听力保健知识的宣传、职业及娱乐场所噪声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规范用药等问题值得关注。

本研究显示,听力损失的年龄分布呈现出性别差异,即50岁以下听力损失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51~80岁听力损失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该结果与国外报道一致[4]。另外,听力损失程度的分析表明,250~1 000 Hz范围内,男性听力水平好于女性,而在2 000~8 000 Hz范围内,女性听力水平好于男性。该现象在国外多项研究中也被发现,被称为性别逆转(gender-reversal)[5,6]。国外学者认为,导致听力损失分布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逆转现象可能与生活方式、职业噪声暴露以及激素水平有关。与女性相比,处于工作年龄阶段的男性由于职业、娱乐环境噪声以及吸烟、饮酒等因素导致听力下降的概率更高;此外,国外研究证实,激素水平对更年期及绝经期女性听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于未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女性,其2 000 Hz及以上频率的听阈显著高于采用HRT的女性。因此,老龄女性就诊比例及高频听阈高于男性可能与更年期、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3,5~7]。

(致谢:感谢Ruth A. Bentler教授在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中所提供的帮助,并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全体测听人员及患者资料处理人员表示感谢。)

4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http://www.stats.gov.cn.

2 Pittman AL, Stelmachowicz PG.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udiometric configuration, asymmetry, and progression[J]. Ear Hear, 2003, 24:198.

3 Chia EM, Wang JJ, Rochtchina E, et al. Hearing impairmen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he blue mountains hearing study[J]. Ear Hear, 2007, 28:187.

4 Hederstierna C, Hultcrantz M, Collins A, et al. Hearing in women at menopause. Prevalence of hearing loss, audi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relation to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 Acta Otolaryngol, 2007, 127: 149.

5 Pearson JD, Morrell CH, Gordon-Salant S,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associated hearing loss[J] . J Acoust Soc Am, 1995, 97: 1 196.

6 Jerger J, Chmiel R, Stach B,et al. Gender affects audiometric shape in presbyacusis[J]. J Am Acad Audiol, 1993, 4: 42.

7 Gates GA, Cobb JL, D'Agostino RB, et al. The relation of hearing in the elderly to the pres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3, 119: 156.

猜你喜欢

听阈损失听力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