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测试方案的优化研究*

2011-01-23亓贝尔刘博张宁刘海红刘莎董瑞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完成率耳蜗言语

亓贝尔 刘博 张宁 刘海红 刘莎 董瑞娟

语言(language)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言语(speech)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判断听功能状态的最主要指标[1]。由于言语交流多在噪声环境下进行,因此噪声竞争言语测听成为评价听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2]。目前对噪声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MHINT)的研究多以听力正常的普通话和方言人群为主[3~6],尚未广泛用于人工耳蜗和/或助听器使用者的临床言语评估,其原因与噪声下语句测试难度较大、听障者难以完成测试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以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听觉特点为基础,提出“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分级→正式测试”的优化测试方案,旨在提高应用MHINT测试评估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识别能力的工作效率,以期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估工作,为有效获得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6~41岁(26±9.90岁),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均为6个月以上。全体受试者均使用Med-EL C40+人工耳蜗,Tempo+言语处理器,CIS言语编码策略,其中5人就读于正常学校,5人工作,口语交流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方式(表1)。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注:O:口语交流(oral language); L:唇读(lip reading);LVAS: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1.2测试设备和测试条件 测试在经校准满足准自由场条件的本底噪声<20 dB(A)的标准隔声室内进行,使用UA-IX型USB音频转换接头连接测试电脑和GSI61纯音听力计。测试时扬声器置于受试者前方1米处,高度与受试者耳部齐平,测试句和/或噪声均以零度角正面入射。测试软件为美国House Ear Institute提供的BLIMP(bilateral implant test system)软件,该软件可控制扬声器给声的强度、选择不同的适应性评分规则和评分法,并依据受试者重复正确的字(或词组)的数量自动计算句子的正确率。

测试前向受试者讲解测试要求,以受试者自觉舒适的声音强度作为初始给声强度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鼓励受试者对没听清楚的句子内容进行猜测,但是不对受试者复述的正确与否做出反馈。

1.3测试材料和评分方法 选用噪声下汉语普通话言语测试(MHINT)材料,采用单字分割评分法和自适应规则2(即通过升或降信噪比使受试者能正确复述测试句中75%~99%的内容方可认定该句反应正确)作为评分方法[7]进行言语能力评估(表2)。MHINT测试材料包括2个练习表和12个测试表,每表含20个短句,每句10个字,测试过程中句表顺序以及表中句子顺序均随机出现。

表2 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分割评分法范例

1.4测试方案

1.4.1方案1 受试者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接受安静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 SRS,是指对某种言语检查材料聆听者在指定的言语级时能正确识别实际检查项的百分数)→噪声条件下的SRS测试→自适应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 RTS,是指对某种言语检查材料聆听者能听懂 50%言语信号所需的最低的言语级)。

1.4.2方案2 受试者按照由难到易的顺序依次接受自适应RTS测试→噪声条件下的SRS测试→安静条件下的SRS测试。

1.4.3优化方案 受试者先接受预测试→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将受试者按得分高低分级→选择正式测试方案,获得相应测试结果(图1)。具体步骤如下:

图1 优化测试方案的测试流程

① 预测试:以受试者自觉舒适的强度作为初始给声强度进行安静环境下的SRS测试(预测试1),预测试1得分>50%者进行噪声条件下的SRS测试(预测试2),根据上述两轮预测试结果,可初步掌握其听觉能力,为测试难度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②测试难度分级:预测试1得分<50%者选取正式测试方案1,获得受试者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SRS);预测试2得分> 50%者选取正式测试方案3,获得受试者的言语识别阈(RTS);预测试1得分>50%组且预测试2得分<50%者选取正式测试方案2,获得受试者的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SRS)。

③正式测试:a.安静环境SRS测试方案(正式测试方案1):给声强度固定,随机选取两个句表测试,取两次测试成绩平均值获得受试者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b.噪声条件SRS测试方案(正式测试方案2):刺激声强度和信噪比均固定的噪声环境,随机选取两个句表测试,取两次测试成绩平均值获得受试者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c.自适应信噪比RTS测试方案(正式测试方案3):随机选取两个句表测试,进行自适应信噪比RTS测试,取两次测试成绩平均值获得受试者的HINT阈值。

2 结果

2.1测试方案1和方案2 MHINT完成率比较

2.1.1方案1 ①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10/10);②全体受试者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完成率50%(例4、5、7、9、10,5/10);③上述5例中的4例接受言语识别阈测试(例9因故未参加测试),2例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

2.1.2方案2 ①全体受试者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例受试者完成测试(完成率20%,2/10);②全体受试者噪声条件下SRS测试,5例完成测试(完成率50%,5/10);③全体受试者接受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10/10)。

2.2方案1和方案2 MHINT测试效率比较 从两种测试方案获得MHINT言语识别成绩看,方案1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测试,随着测试难度增大,目标被测数量相应减少,各阶段测试方法的针对性提高,即言语识别能力优秀的受试者接受全部测试,言语识别能力一般的受试者仅接受部分测试,因此测试完成率较高,从而提高了言语测试效率。方案2采用由难到易的顺序,因此目标被测数量与测试难度无关,无论受试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位于何种水平,均需接受全部言语测试后方可对其言语识别能力进行评估。与方案1相比,受试者接受言语测试内容的针对性差,导致方案2的言语测试效率下降。

2.3优化测试方案结果 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纵观上述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方案1还是方案2都不能获得最高的测试效率。优化方案根据受试者预测试的言语识别成绩,对受试者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效信息(表3)。

表3 三种测试方案MHINT言语识别测试完成人数和完成率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耳聋患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助听装置获得听觉,他们越来越关注在日常噪声环境下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装置对其理解言语所提供的帮助。因此正确评估助听装置使用者能否在噪声环境中理解言语、进行交流,在临床实践中更有实际意义和诊断价值[8]。噪声竞争下言语测听 (speech perception in noise test, SPIN) 作为评价听力损失人群日常言语听辨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结果更能反映受试者的残疾程度、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听力状况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并能快速可靠的预测和评估放大装置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9,10]。

由美国House Ear Institute开发的噪声下言语测试(hearing in noise test, HINT)材料为评估噪声环境下的双耳语句识别能力提供了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中使用的MHINT材料[3],是以HINT测试材料编制方案为基础、以遵循汉语语言学特性为原则发展而来的。在BLIMP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安静环境、固定信噪比的噪声环境以及自适应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和言语识别阈测试。MHINT以及HINT测试的强大功能为评估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提供了多种可能,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合理选择测试参数的难度。此外,MHINT测试材料每句包含10个汉字,与HINT测试材料每句仅包含3~4个单词相比,测试难度有所增加;同时汉语的语法规则比较松散,没有严格的时态、语态等语法规则的制约[11],亦加大了MHINT测试的难度;加之干扰噪声的存在降低了言语信号的外在冗余度,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分析处理言语信号的难度[10],对受试者言语识别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即便采用适应汉语语法、语意特殊性的改良评分方法和评分规则[7],在临床工作中仍存在大多数耳聋患者和助听装置使用者无法完成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测试,部分受试者甚至出现安静环境下也无法完成测试的情况,从而影响了MHINT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上述工作现状提示听力学者在临床评估工作中,应综合助听装置使用者的使用经验、言语识别能力等因素选取个性化的测试参数,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评估,提高MHINT的测试效率,将有利于推动MHINT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使用。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临床常用的MHINT测试方案的优缺点,以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听觉特点为基础提出优化测试方案,旨在提高MHINT测试评估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识别能力的效率,为有效获得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提供帮助。从文中结果看,测试方案1遵循由易到难的测试顺序,受试者依次接受“安静条件SRS测试”→“噪声条件SRS测试”→“自适应RTS”,某一难度测试不能完成则全部测试结束。其优点是随着测试难度增大,目标被测数量相应减少,有利于提高各阶段测试方法的针对性,进而改善了言语测试效率;但其缺点是对于言语识别能力较好的受试者而言,需要完成全部测试才能获得RTS,浪费时间。测试方案2采用由难到易的测试顺序,受试者依次接受“自适应RTS”→“噪声条件SRS测试”→“安静条件SRS测试”,某一难度测试完成则全部测试结束。其优点是对于言语识别能力较好的受试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RTS结果,但是对于大多数受试者均需接受全部言语测试后方可对其言语识别能力进行评估,耗时长、言语测试效率低。针对助听后的听障患者完成噪声环境下MHINT测试依旧存在困难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了“预测试→受试者根据得分分级→正式测试”的优化测试方案,从结果看,通过预测试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快速分级,针对每个受试者的言语识别能力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有的放矢的测试,提高测试的针对性以期实现言语测试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从本研究看,选用言语信号正面入射的测试条件更加符合人工耳蜗使用者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的实际情况,优化方案中通过预测试初步评估受试者言语识别能力,进而选择不同言语评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MHINT测试难度较大、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测试的问题。虽然本实验的受试者样本量较小、人工耳蜗使用经验有差异等对优化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仍然提示,在对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噪声下言语评估时,应根据受试者的听觉言语特点选择适合的测试参数,制定合理的评估流程,从而提高言语测试的评估效率。

4 参考文献

1 Katz J. Handbook of Clinical Audiology[J]. 5th Edition.USA: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2.13~17, 50~70, 96~109,495~544.

2 Nilsson M, Soli SD, Sullivan JA. Development of the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s in quiet and in noise[J]. J Acoust Soc Am, 1994, 95:1 085.

3 Wong LL, Soli SD, Liu S,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MHINT)[J]. Ear Hear,2007, 28(2 Suppl):70.

4 黄丽娜,苏轼阁,刘莎,等. Development of two versions of Chinese hearing in noise test: The Cantonese and 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55.

5 刘莎, 韩德民, 韩娜,等. 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在方言人群中的应用[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 079.

6 冀飞, 郗昕.汉语普通话噪声中听力测试材料在不同方言正常人中的应用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学杂志, 2006,14:413.

7 刘莎,韩德民,张宁,等.普通话语句理解能力分割评分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42:241.

8 Dawson PW, Nott PE, Clark GM, et al. A modification of play audiometry to assess speech discrimination ability in severe-profoundly deaf 2- to 4-year-old children[J]. Ear Hear,1998,19:371.

9 Dirks DD, Morgan DE, Dubno JR.A procedure for 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noise on speech recognition[J]. J Speech Hear Disord, 1982, 47:114.

10 Studebaker GA, Taylor R, Sherbecoe RL. The effect of noise spectrum on speech recognition performance-intensity functions[J]. J Speech Hear Res,1994, 37:439.

11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11.

猜你喜欢

完成率耳蜗言语
国有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吗?——基于跨境并购完成率的分析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效果评估
豚鼠耳蜗Hensen细胞脂滴的性质与分布
关于冬天
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