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2010-12-06牛文君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后测适应能力跆拳道

韩 云,牛文君

(浙江科技学院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2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韩 云,牛文君

(浙江科技学院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23)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272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16周的体育教学实验,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测查教学实验前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结果表明: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和篮球选项班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随着自然成长和体育教学的影响得到了发展;武术、跆拳道选项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优于健美操和篮球选项班,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积极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0 前 言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适从与对应的能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关系的好坏、事业的成功与否或在社会生活中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同伴关系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2]。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具有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矛盾特征,对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3]。以武术和跆拳道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应变能力,达到修身养性,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积极效应。然而,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一直缺少实验及定量研究。

鉴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对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选取

选取浙江科技学院2007级篮球和跆拳道选项班的27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武术班89人,跆拳道班65人,健美操班58人,篮球班60人。

1.2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4×2二因素实验设计,因素一为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水平。因素二为性别,包括二个水平,水平一为女生,水平二为男生。

1.3 实验变量

自变量的界定: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四个水平:水平1武术班;水平2跆拳道班;水平3健美操班;水平4篮球班。

因变量及其测量:本研究主要测查的因变量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采用陈建文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该问卷共有92个问题,分为16个因素,采用Likert量表形式,5级记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稳定性系数在0.598~0.865之间,Cronbachα系数在0.600~0.742之间。

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前对教师进行了强化培训,使教师基本掌握了教学内容和实施要点。样本选取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对大学生活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1.4 实验过程

对各班分别施以16周的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和篮球教学。在教学实验前后采用“社会适应性问卷”测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

教学内容:①跆拳道选项班:移动步伐,基本技术(前踢、前推踢、下劈、后踢、侧踢、后旋踢),基本战术(前踢+下劈、前踢+双飞踢、前踢+后踢);②武术选项班:拳法(直拳、勾拳、劈拳、鞭拳),腿法(蹬腿、弹腿、踹腿)、肘法(顶肘、挑肘、横肘、砸肘、反手顶肘、反手横肘),膝法(提膝、侧撞膝);③健美操选项班:基本姿态、有氧操基本步伐、基本技术,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一、二级规定动作;④篮球选项班:基本技术(移动技术、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防守技术),基本战术(进攻配合、防守战术),教学比赛。

练习时间和强度:实验组每周一次课,90min,心率控制在100次~160次/min。

1.5 数据收集与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全部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前测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前测时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得分不存在班级和性别差异,班级3性别的交互效应也不明显(P>0.05)。

表1 社会适应行为前测结果的方差分析

从表2可看出,前测时,各班级之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可认为:前测时,各班级之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都是同质的。如果后测时四个班之间大学生社会适应和为出现差异则可认为是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产生的效应。

表2 四个组之间社会适应行为前测结果的差异检验(T检验)结果

注:A表示武术组,B表示跆拳道组,C表示篮球组,D表示健美操组。下同

2.2 社会适应行为后测结果的分析

从表3可看出,后测时,班级和班级 3性别的主效应显著(P<0.01),但其性别的效应不显著(P>0.05)。班级的主效应显著是教学介入带来的。班级 3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一方面是性别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体育教学的效应,具体情况尚需进一步分析。

表3 社会适应行为后测结果的方差分析

从表4可看出,后测时,在社会适应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武术和跆拳道班均高于健美操和篮球班,且绝大部因子之间差异均呈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武术和跆拳道班社会适应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无差异性。由于前测时四个班级在社会适应行为上是同质的,故可以认为后测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体育教学内容不同的原因。

表4 四个组相互间社会适应行为后测结果的差异检验(T检验)结果

2.3 各选项班社会适应行为前后测的比较

从表5、表6可看出,武术班与跆拳道班前后测结果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且两者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或十分显著(P<0.01),前后测这种差异可能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教学实施带来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分析。

在健美操和篮球班前后测结果中,除健美操班乐群性和乐观性2个因子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得分外,其它因子的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且绝大部因子之间差异呈显著性(P<0.05)或十分显著(P<0.01);前后测这种差异可能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教学介入带来的,另一方面是由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由于前测时四个班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行为各因子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后测由自然成长引起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提高幅度也应该是没有差异的。究竟不同体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的效果如何,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2.4 各选项班之间社会适应行为后测比较

从表7可看出,实验后,武术班与跆拳道班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得分提高幅度均高于篮球班和健美操班,且差异十分显著(P<0.01),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效应是显著的。

表5 武术班和跆拳道班前测与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表6 健美操和篮球班前测与后测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结果

表7 各班社会适应行为提高幅度的比较结果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前测时,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行为上是同质的。而后测时,所有班级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总分和几乎所有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表明这是体育教学带来的效果。

经进一步的前后测差异比较,发现以武术和跆拳道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班级前后测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健美操和篮球班的绝大多数因子得分差异也显著,这就说明这种差异除了教学带来的效应外,还存在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又因前测结果表明各班级被试在社会适应行为上是同质的。因此,本研究可以假定后测时四个班级被试由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也是同质的。经进一步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班级与健美操、篮球班之间后测差异比较的结果显示,两个施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班级前后测差异程度要大于对健美操、篮球班的前后测差异程度,并有显著性。

以上推论比较充分地表明,在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本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具有较好的效应。

4 结 论

在本研究前测时,实验各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是同质的。后测时,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得分上均差异显著,表明随着大学生的自然成长,他们的社会适应行为都得到了发展;后测时,武术和跆拳道班与健美操和篮球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总分及差异显著,几乎所有因子得分也差异显著,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效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有积极影响。

[1] 王亚萍,等.628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生保健杂志,2004(2):84-85.

[2] 郑梅珍.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

[3] 赵超君.论学校体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J].中国学校体育,2002(6).

[4]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

[5] 周凯,叶广俊.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27-129.

Study on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y National Tradi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N Yun,NIU Wen-ju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By means of experiment,this study,which i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named‘a questionnaire for teenagers’ability to adjust to society’,focuses on undergraduates’ability to adjust to society.The experiment related to 272 undergraduates and lasted 16 weeks.The aim is to find whether the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to adjust to society will change when they choose different PE cours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Martial arts,tea kwon do,aerobics dancing and the sports of basketball courses could improve the colleges’social adaptability.However,the martial arts and tea kwon do courses did better than others.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a can be more positive i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

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a;PE courses;undergraduate;social adaptability

G804.85

A

1004-3624(2010)04-0106-04

2009-10-26

韩 云(1979-),女,山东济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后测适应能力跆拳道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沙漠里的精灵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