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八名奖牌统计分析及特征研究

2010-12-06张沛锋程学庆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奖牌榜全运会奖牌

张沛锋,程学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300)

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八名奖牌统计分析及特征研究

张沛锋,程学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30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九、十及十一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奖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之间竞争激烈且差距日趋缩小;奖牌分布表现出集中趋性、地域性特征;各代表团优势项目的广泛分布且有所变化;破纪录运动员与世界水平还有所差距;奥运奖牌带入计算办法对前8名排名影响不显著。

全运会前八名;金牌与奖牌分析: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

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全运战略”服务于“奥运战略”为原则,全运会的重要目的是为奥运会选拔人才,发现新人,故全运会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近三届(第9、10、11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奖牌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各代表团奖牌榜、夺牌项目分布变化规律,以期通过近三届全运会了解反映出的近10年来我国主要竞技体育实力格局的变化,以便各代表团有一个综合评价和正确定位,为制定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数据主要来源于“全运会官方网站”、“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新浪体育网”等,主要包括:第9、10、11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代表队团体及各单项比赛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收集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代表队的成绩及单项前3名成绩。了解国内外对全运会奖牌榜统计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特点及变化趋势。

1.2.2 统计分析法。用SPSS13.0对收集的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广东、辽宁、解放军、上海、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和湖南)的9支队伍的有关比赛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3 比较分析法。将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及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的奖牌项目特点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奖牌数量及竞技格局的总体动态变化

随着第9、10、11届全运会办赛规模的逐增、大小项目的增设,比赛项目产生的金、银、铜牌数量自然随之增加。在增设项目上,较九运会相比,除武术外,十运会增设了1个大项铁人三项,小项增设了自行车项目中的小轮车男女BMX越野赛、击剑项目中的女子佩剑个人和团体、短道速滑项目中的男女500m等16个小项,取消合并了男子摔跤古典式和自由式130kg级等4个小项。十一运会增设了1个大项自由式滑雪,增设了自由式滑雪(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女子水球、男子足球16岁组、女子足球18岁组5个小项。至十一运会,在大小项目上已经全面与冬、夏季奥运项目接轨。表现出全运会大项设置的逐渐稳定和小项目的不断细化的特点。(表 1)

从项目设置来看,近三届全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都遵循着以“为奥运服务”为宗旨、为奥运会选拔人才、发现新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事实上,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使得九运、十运会在肩负起不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强身健体需求的同时,旨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而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意义、作用和功能稍有不同,旨在巩固我国优势项目在国际体坛的地位,检验潜优势项目成绩,发展重点扶持项目。

表1 近三届全运会金银铜牌(奖牌)总数设置及项统计表

奖牌数量是全运会赛场内外关注的热点,原因在于它是各个代表团体育竞技实力的表现,奖牌榜则能反映各代表团主力项目和参赛运动员的总体实力。从奖牌榜前8名取得的金银铜牌和奖牌总数来看,随全运会设置奖牌的增多逐届逐增,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取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分别保持在62%以上和60%左右,其中十运会的比例相对略高,全运会金牌及奖牌分布呈现为较明显的高度集中趋势,奖牌榜前8名代表团实力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实力,这也是本文选定奖牌榜前8名为研究范围的依据和现实意义所在(表 2)。

从各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总数两方面来看,九运会的冠军广东在金牌、奖牌总数及其分布项目数上都遥遥领先于亚军辽宁,十运会只有3支金牌总数超过40枚且奖牌总数过100枚的代表团,十一运会的则达到6支,全运会竞争格局由九运会的广东“一枝独秀”到十运会的3支代表团的“三强鼎立”逐渐演变为十一运会的“诸强逐鹿”。

表2 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代表团取得金银铜牌(奖牌)总数及比例统计表

从格局来看,九运会与十运会前8名的更迭率为12.5%,而十运会与十一运会前8名的更迭率为0%,只是前8名代表团名次顺序的变化,各代表团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且实力的差距日益缩小,尤其是第5至7名之间的差距竞争日趋激烈。从奖牌榜名次变化来看,广东、解放军、山东、江苏、辽宁已站稳了前8名的5个席位,上海、北京紧随其后,浙江两次挤进前八强但始终在边缘徘徊,湖南仅九运会杀进前8名后整体实力不济位居前8之外;其中广东与解放军三届全运会均稳保前三的实力凸显了其竞技体育的前沿地位,且两强之间差距不断缩小;体育大省的辽宁在第十届全运会奖牌榜名次跌至第5名,其奖牌总数仍高于第3、4名的山东、北京代表团,在十一运会中的奖牌榜排名与金牌数量再次证明了其“辽老大”的地位;上海代表团的奖牌榜排名变化也有类似辽宁代表团的跌宕起伏趋势变化,十运会以26枚金牌屈居奖牌榜第7,奖牌总数、银牌、铜牌均超过第3~6名,凸显其竞技实力,十一运会上升至第4;三届全运会江苏与北京的名次变化在前8名内亦有先升后降的起伏;山东代表团三届全运会一路飙升,从九运会的第6名攀升至十一运会冠军,十一运会借助主场的优势挤入广东与解放军的第一集团;三届全运会冠军均表现出“东道主冠军轮流坐庄,成绩在主场优势下明显提升,竞争实力出现‘跃迁’现象”这一趋势(表3及图1)。

表3 近三届全运前8名代表团取得名次变化统计表

(注:因八运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对参加全运会的解放军代表队采用双计分制度,故奖牌榜上会出现并名次。)

2.2 奖牌比率与奖牌大项的分析

奖牌榜反映各参代表团的总体实力和基础厚度,而金牌榜则集中反映该代表团顶级竞技人才的数量。近三届全运会中奖牌榜前八名的获得金牌数与获得奖牌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九运会中的0.994,十运会中为0.789,十一运会中为0.966。说明获得金牌数与奖牌总数都有着密切相关性,可见冲金能力对各个代表团带来的不仅是奖牌榜金牌的排名次序变化,而是该代表团整体实力的提升。

图1 近三届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排名变化趋势图

表4 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总数与分布项目数统计表

获得金牌和奖牌覆盖项目的数量也是体现代表团竞技实力又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和判断其优异成绩广度和厚度的重要标志。这三届全运会的奖牌榜前8名中,除十一运会的第8名,每届同样名次的夺牌项目都逐届增加,说明各代表团夺牌项目的增多,竞技实力的普增。三届全运会中,广东、解放军的夺牌项目都接近30个,山东由九运会、十运会的夺牌项目18个增加至十一运会的28个,北京则项目增加为-2。再看夺金项目,除了湖南和浙江取得金牌的大项不足10项外,其他各代表队获得金牌总数所分布的大项均在10项以上;九运会的冠军广东和十运会的江苏夺金大项超过20个,十一运会奖牌榜前8名中的前3名夺金大项均接近或超过20项。获得金牌和奖牌覆盖项目的分析说明要想挤入全运会不仅要增加夺牌、夺金的竞赛项目,同时还要其他项目上具备夺牌实力。

金牌数与分布项目数比值和奖牌总数与分布项目数比值的高低反映了该代表团项目投入与产出效益的高低,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优化程度。在奖牌效益上,解放军、辽宁、山东、上海、北京的奖牌数与奖牌项目数的比值都随三届全运会呈上升趋势。其中,三届全运会冠军代表团(广东、江苏和山东)的奖牌数量与项数比值均居前八强首位,分别为6.04、5.44和5.46;九运会的冠军广东队无论是金牌数量与分布项目数,还是奖牌总数与分布项目数都遥遥领先亚军辽宁,显示出九运会广东代表团的“独霸地位”。分析可知,三届全运会冠军的金牌得牌率比值并非都是最高,但都正是因为金银铜牌的“全面开花”才保证了奖牌效益的最高而稳居奖牌总数的冠军席位。

九运会至十一运会,前8名的金牌数量与分布项目数和奖牌总数与分布项目数的差距明显缩小,这意味着国内某代表团垄断竞技体育时代的结束,在强大支持下的多个代表团整体竞技实力的提高。十一运会的江苏金牌的效益最高,12个夺金项目上获得48.5枚金牌,平均每个项目夺金4.04枚;九运会冠军的奖牌效益最高,在28个项目上获得169枚奖牌,平均每个项目得牌6.04枚;九运会上的北京代表团金牌效益最低,为1.53,十一运会上的浙江奖牌效益最低,为3.09;比较三届全运会的奖牌数量与金牌分项,总结其共同特点为:奖牌榜名次与夺牌数量与项目分布数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即名次靠前者,获得奖牌的项目亦多。

金牌覆盖大项的日趋均衡化,各个代表团夺金实力的普增;各代表团通过增加参赛项目的夺牌能力提升来提高整体代表团实力;奖牌覆盖大项的大幅提升,全运会主力代表团整体实力的逐届提高,说明我国竞技体育呈良性可持续发展。

2.3 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的变化与发展

优势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优势项目的发挥是各代表团夺取奖牌的主要途径。本文将某一代表团的某个项目连续三届获取奖牌数量占该项目累积百分比大于70%的运动项目确定为该代表团的优势项目。

表5 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代表团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分布项目统计表

从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各代表团优势项目的动态变化看,每个代表团都几乎是依靠田径、游泳及水上项目等这些金牌大项的优势项目夺牌才占据了奖牌榜的靠前排名,正所谓“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同时,近三届解放军、辽宁及江苏代表团在重竞技项目(包括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击剑、拳击、跆拳道)上获得的奖牌总数都超过60枚,且呈逐届增长趋势,可见各个代表团在设置80枚奖牌、占竞赛设置奖牌比例21%的重竞技项目越来越重视。

分析三届全运会各代表团的优势项目变化会发现:广东、解放军、辽宁、山东、江苏代表团在田径、游泳基础项目上奖牌数量均有所下降迹象,广东表现最为明显,从九运会至十一运会两大项目锐减奖牌23枚,广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竞技项目及其他奖牌设置过10枚的项目上,如:体操、赛艇、皮划艇及激流回旋等水上项目;十一运会山东在保证基础项目收益的同时,依靠自行车、武术飞跃,游泳项目的飞跃一路飙升至冠军;江苏几乎所有优势项目都有所下滑,唯有柔道、射击、羽毛球保住了之前的优势,这足以解释了江苏队名次由十运会的冠军下滑至十一运会的第四名的原因;北京、上海的优势项目不算少,但各个项目上的奖牌数量优势明显乏力;浙江、湖南落位靠后的原因在于优势项目少且得牌能力低,由此不难看出优势项目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表团竞技实力的高低。

潜优势项目是指具有一定优势,在部分小项上具备夺金实力的项目。如:山东代表团在九运会在柔道项目上颗粒无收,十一运会上囊获8枚奖牌,在自行车项目实现三届9枚奖牌的增收;辽宁三届全运会在摔跤项目上由2枚增加至9枚;上海在十一运会的体操项目上收获7枚奖牌;浙江代表团在射击、帆船帆板项目上的良好表现;近三届全运会上海的游泳、湖南的举重项目的表现充分显示出其优势项目的冲击奥运会奖牌和世界纪录的实力,已形成明显的地域项目优势;吉林、黑龙江、解放军三家由于地域优势包揽冰上项目大部分的奖牌,这些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2.4 创/超/平纪录的分析

全运会中的创/超/平世界纪录、亚洲纪录的多少标志着该全运会参赛运动员超过、达到世界(亚洲)水平的多少。近三届全运会的规模和水平都不断创历史新高,但从数据可以看出创/超/平纪录人数、项目的统计却显示出总体明显的下滑趋势,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意义的创/超/平世界纪录和亚洲纪录中,无论是人/队和在项目的数量与次数上创/超/平记录的次数上都逐届递减,只有十运会的创/超/平全国纪录较前届有所增长(见表6),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全运会中的顶尖运动员水平多数处于亚洲水平与全国水平之间,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为数不多,距离国际竞技体育水平还有很长一段差距,尤其是田径、游泳项目上的成绩表现;同时,从表中的创/超/平全国青年纪录逐届锐减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出现严重的逐届萎缩现象。全运会代表团的顺利通过“大考”带来的是举国竞技体育的胜利,但真正的奖牌含金量又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差多远,全运会竞赛成绩足以说明。

表6 近三届全运会创/平纪录统计统计表

从近三届全运会的创/超/平世界(亚洲)纪录的项目主要分布在湖南、解放军及辽宁的举重,上海的游泳和山东、河北的自行车。在十一运会上,湖南的李萍、王明娟2人4次创2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上海的刘子歌、解放军的齐晖创1项游泳世界纪录,创4项亚洲纪录,山东的1队、河北的李雪妹创4项自行车亚洲纪录,表现尤为抢眼。说明我国女子举重、女子游泳的不少项目的竞技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水平,自行车、男子举重、男子游泳及田径的个别项目已居于亚洲前列,具备冲击世界水平的实力。

2.5 奥运会奖牌带入对奖牌榜排名的影响

从八运会开始,全运会奖牌由上届奥运会成绩(含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带入部分和本届全运会比赛部分两部分组成。在奖牌和总分的计分办法上具体如下:①将奥运会奖牌计入全运会;②集体球类项目双计牌计分;③部分符合条件和有关规定的代表队和选手双计牌计分;④交流协议运动员计牌计分双方各半。

从表7的数据来看,三届全运会中湖南的金银铜牌与奖牌总数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为-2,-1,-3,-6枚,浙江的增幅也明显落后,其他各代表团带入全运会的奥运奖牌数均逐届递增,解放军的奥运会金牌及奖牌总数增幅最大,从九运会的0枚、2枚增加为到十一运会的13枚、30枚,银、铜牌增幅最大的分别为辽宁和上海的11枚、15枚;由于我国健儿在第29届奥运会的优异成绩,十运会的奥运带入金银铜牌整体数量较前两届明显增加,解放军、辽宁、江苏和上海的奥运带入奖牌总数增幅都超过了20枚;十运会的奥运奖牌带入引起变化奖牌榜前8名排名变化率为75%,山东、广东、北京和浙江都因奥运会奖牌的带入得到综合排名的提升,其中北京和广东受益最大,北京得以挤入前4名,广东得以超过解放军;九运会、十一运会的奥运奖牌带入引起前8名排名变化率均为25%,且都是引起北京与浙江的综合排名变化,但幅度均在2名以内,说明奥运会奖牌的带入对前8名的名次变化未产生较大影响。

表7 近三届全运会奥运奖牌带入全运会奖牌榜名次变化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全运会项目设置已全面与冬、夏季奥运项目接轨,表现出逐渐稳定和小项目不断细化的特点,凸显“全运战略”服务于“奥运战略”指导思想。近三届全运会前8名取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保持在60%以上,代表了中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实力,金牌及奖牌分布呈现为较明显的高度集中趋势,除浙江与湖南外,奖牌榜前8名各代表团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且实力的差距日益缩小,全国竞技体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但“东道主冠军轮流坐庄”现象严重。

3.2 近三届全运会金牌数与奖牌总数都显示出密切相关性,代表团冲金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是代表团整体实力的提升。各代表团奖牌榜的名次与参赛获得奖牌项目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各代表团夺牌项目增多与夺牌能力提升,整体竞技实力普增;巩固与发展基础金牌大项,重视重竞技项目是进入奖牌榜前列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各代表团应利用区域优势拓展优势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提高奖牌效益,才能形成传统的奥运优势项目的连续性。

3.3 近三届全运会的创/超/平世界(亚洲)纪录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举重、游泳和自行车项目上。目前全运会上夺牌队员的水平仍处于亚洲水平与中国水平之间,距离世界水平仍有差距,且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出现严重的逐届萎缩现象。今后应调整全运会规程,有计划地对全运会的参赛运动员进行年龄限制,充分发挥全运会的杠杆作用,以加速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3.4 由于第29届奥运会我国健儿的优异成绩,十运会的奥运带入奖牌数量明显增加。但从三届来看,湖南的金银铜牌与奖牌总数均出现负增长,解放军的奥运会金牌及奖牌总数增幅最大,辽宁的银牌和上海的铜牌增幅最大,奥运会奖牌的带入对前8名的名次变化未产生较大影响。各代表团应努力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奥运优势项目,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应从“全盘”考虑,充分整合优化各地区资源及项目优势,避免重复建设的体育资源浪费。

[1] 袁伟民.中国体育年鉴2002[M].北京:中国体育年鉴社,2003:505-531.

[2] 袁伟民.中国体育年鉴2006[M].北京:中国体育年鉴社,2007:495-517.

[3] 第11届全国运动会官方网站http://www.11thgames.org.cn.

[4] 金力.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9):40-43.

[5] 杨树安.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形势任务及对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3-9.

[6] 李听.对7、8、9三届全运会自行车项目奖牌分布及竞争实力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86-89.

[7] 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8] 曹原,王晓贞.第28届奥运会奖牌走向和项目分布的统计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81-84.

[9] 于军,曹军.由十运会看中国竞技体育实力现状及第29届奥运会取得突破的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9,42(4):111-115.

[10] 王沂,李尚滨.我国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互动机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23-27.

An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al Top 8 in the 9th,10th and 11th National G ames

ZHANG Pei-feng1,CHENG Xue-qing2
(Department of PE,Guangdong Vocational Techonology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Guangzhou 510300,China)

By means of 1iterature review,statistics analysis,this study tends to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medal of the top eight of in the 9th,the 9th and 10th National Games.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etitive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op eight in the nearly three game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dals appears concentricity and distinct territory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 item of the top eight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Recordbreaking athletes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the world level.The influence of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medals of Olympic Games into the National Games to the ranking of the total medals appears not significant change.

the top eight of the National Games;analysis of gold and medals;advantage item and potential advantage item

G812.20

A

1004-3624(2010)04-0081-06

2010-04-20

张沛锋(1977-),男,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奖牌榜全运会奖牌
乌龟的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88
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数学家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奖牌榜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