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洪突击:一名军事广播记者的难忘记忆

2010-11-02陈寿富

办公室业务 2010年9期
关键词:舟曲二炮灾区

陈寿富

抗洪突击:一名军事广播记者的难忘记忆

陈寿富

【编者按】 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危难时刻,又是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援。从汶川、玉树到舟曲,哪里最危险、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当本刊编辑再次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孙健主任约稿时,他爽快地答应,并告诉我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正是这些军队记者将灾区的情况及时报道出来,才促使救援工作运转有序、协调开展。编辑在看这些一线记者发来的稿件时,感受到了舟曲人的坚强不屈,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顽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舟曲不屈,舟曲挺住!灾害虽然可怕,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就一定能战胜灾害,建设新舟曲。从本栏目两位记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团结一致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8月8日凌晨,无情的特大泥石流倾泻而下,瞬间冲跨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5公里长、500米宽的区域被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成百上千名群众倒在废墟和血泊之中。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仅仅5天的时间里,近乎同样的灾情又袭击了临近舟曲约100多公里的陇南成县黄渚镇。这里盛产核桃、樱桃、酒柿子和奇石,特大暴洪肆虐掠过,原本美丽的山间小镇瞬间变为断壁残垣。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军事记者,尽管刚刚完成西南抗旱、玉树抗震、江西抗洪等宣传报道不久,甘肃舟曲泥石流、陇南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后,我和我的团队,又放下手中其他工作,昼夜兼程,赶赴一线,投入新的战斗。

这次抗洪救援报道,历时20天,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感动和感悟。

闻令而动,军事记者的岗位在一线

图为本文作者在黄渚镇现场采访甘肃省副省长石军

图为本文作者在支黄线采访二炮工程部队部队长王新民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第二炮兵官兵的心。二炮驻甘肃和陕西部队1000多名官兵、200多台机械装备随时整装待发。10日凌晨,应甘肃省政府请求,二炮驻甘肃某部派出38辆运输车辆,赶赴省政府装载运送舟曲急需救灾物资。

军事记者的岗位应在第一现场。闻听二炮官兵出动,我主动请缨参战。当天16:30,我和新华社二炮支社、解放军报二炮记者站、中央电视台二炮记者站及火箭兵报社6名同志,正式接到政治部首长和宣传部领导的指示:“同意出发,人员精干,注意安全”,并明确由我带队。

作为广播电台一名兼职军事记者,我立即和军事中心的领导、编辑取得联系,得知刘志主任,还有孙利、陶宏祥、王亮等领导和编辑记者,因当天飞机满员已经乘火车往一线赶。接到命令后不到半个小时,我便准备好采访设备和行李,又去买了小强光手电和哨子分发给大家,以便应急救生使用。8月10日深夜,我们如愿登上了北京飞往兰州的CZ6994航班,而此时我的心早已飞到甘肃灾区。

夜色,漆黑如墨。航班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小时,于凌晨1:40降落在兰州机场。下机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往舟曲方向追赶二炮运输车队。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一行终于来到了令人关注、让人揪心的舟曲县城。

城里根本没有路。为了尽快展开采访报道,我们一行下车,背起采访包,徒步进城。一路上满目疮痍。遇难人员遗体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迎面遇到一群群背着方便面、矿泉水的受灾群众。他们在接受随机采访时,都显得十分坚强,令我们肃然起敬。下午17:26,我们一行相继到达目的地——位于城东约3公里处的县交通管理局大院救灾物资接受点,展开了对运输车队的采访。

整个采访就像打仗一样,在风雨来临前高效地进行着。晚上21:50,我进行了《中国之声》重点关注栏目的连线,把二炮部队完成救灾物资运送任务的情况进行了报道;随后制作次日的《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录音报道——《第二炮兵大型车队向舟曲运送救灾物资》。

作为新闻处长,我不但要完成电台的节目制作,还要给解放军报等媒体发稿。忙碌了一个整天,我们一行收获颇丰:在中央各大媒体报道稿件超过33篇,也算是首战告捷。

紧张繁忙的一天中,同志们仅吃了两顿方便面。司机王峰把方便面拿到老乡家简单煮了一下,大家都吃得很香,甚至把面汤也喝完了。

转战黄渚,把灾区声音及时向世界传递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仅仅5天时间,举国伤痛的目光又一次被牢牢地拴在了陇南成县。

8月12日晚上19:05,我刚刚听完电台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便得到陇南成县特大暴洪灾害灾情和二炮部队救援通报:上午8点左右,陇南成县黄渚镇因连日强降雨造成泥石流,20多人遇难,近万人被困。二炮驻甘肃部队300多名官兵已闻令出发,驰援黄渚。

雨一直在下着。尽管大家对是否转场、何时转场有许多不同意见,但作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新闻官,强烈的责任使命意识和军事记者的职业敏感告诉我,无论有多大的危险和困难,必须马上行动,以最快时间到达新的战场,把灾区声音及时传给世界。经过简单的紧急动员,晚上21点,我们一行辞别老乡,踏上了转战成县黄渚的征程。

走313国道,经腊子口、迭部县、岷县,再绕行316国道到徽县江洛镇。一路大雨如注,险象环生,依维柯的雨刮器不时发出沉重的响声。

在路上,我及时向电台《中国之声》指挥中心报了选题,连线报道了已掌握的灾情和部队救灾的动态。经过17个小时的艰难转进,我们一行到达了距黄渚镇最近的徽县江洛镇,由于到黄渚的道路全部中断,于是大家只能徒步行进。沿途到处是断路残桥,手机没有一点信号,群众面色慌张。

山垮了,桥断了,路毁了……陇南黄渚,交通重镇,此时已成生命孤岛,上万灾民深陷绝境。我们一行到达黄渚镇中心街道后,见到了二炮官兵正在进行淤泥清理和人员搜救。来不及休息,大家随即展开采访。幸运的是,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在一线指挥的二炮某基地张光忠副参谋长,以及第一时间到达重灾区了解灾情、指挥抗灾的甘肃省石军副省长、陇南市许文海市长,并与成县县委书记岳金林、陇南市委宣传部张立新副部长取得了联系并见面。

手机没有信号,不能把新闻及时报道出去,是个“拦路虎”。为了寻找信号,我一口气跑了20多公里,还是没找到较稳定的信号源。其间出现2次微弱信号,分别显示的是《中国之声》导播室和二炮宣传部领导的电话号码,但一接,信号就没了。没有信号就继续往外跑,路上又陆续见到许多前来增援的车辆装备,大都是二炮部队的增援车队。

后来借用陇南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村村通无线话机,才分别给二炮宣传部领导和《中国之声》的王宴青副总编辑作了情况汇报。同时,约好电台于当晚20:35和22:05进行连线报道,在第一时间向世界传递出灾区的声音。

抗洪救援中,新闻报道的作用是什么?鼓舞士气,激励斗气,展示形象。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就是要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作风,为救援工作加油鼓劲,呐喊助威!

全力救援,用赤诚抚平灾区同胞的伤痛

洪水掠过,黄渚小镇原本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被洪水撕碎的房屋,深陷于泥潭之中,惊恐地喘息着,呻吟着。

全力挽救灾区同胞的生命,用赤诚抚平灾区同胞的伤痛,是二炮官兵的一致信念。13日14:38,徒步行军5个多小时,刚刚到达黄渚镇的二炮官兵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投入到抢救黑潭沟受困群众的战斗中。

黑潭沟,一道8公里峡谷,山势险峻,原本的盘山路,在洪水过后,竟然连一丝踪影也找不到了。救援分队过激流、爬峭壁、趟淤泥,用树枝铺路,用石头搭桥,用绳索牵引,手脚并用。5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爬上了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的小村落。

在村落旁边的一片空地上,蜷缩着9位老人,一个个目光呆滞,惊魂未定。这些遗留在山上村落的老人,在洪灾中,或因家中无人,或因受伤、病痛,早已放弃了逃生的念头。其中2人骨折、2人肌肉严重挫伤,年龄最大的已有80高龄。救援组立即对伤病老人进行包扎固定,补充营养。

大家一边劝说,一边用背包带、救援绳、武装带将老人们捆在身上,立即向山下转移。在微弱的手电光下,官兵们使出全身的力气,拖着麻木的脚步,与自然搏斗,与死神赛跑。8条河流被趟过,10多个泥石流险段被穿越。

22:25,救援分队终于冲出了黑潭沟。整个救援行动历时8小时13分。解救的9位老人分别是王志岐,肋骨骨折,69岁;牛双成,两腿被砸伤,创口已化脓,61岁;杜厚之,头皮裂伤,80岁;张学,过度饥饿严重脱水,手腕骨折,65岁;张瓜子,身体多病,59岁。此外还有王收妹、石来女、张义、丁仁财等4人,最小的年龄54岁。

搜救,修路,二炮官兵在分头行动。成县江洛镇至黄渚镇约12公里,道路受损十分严重,抢修极为紧迫。这是连接黄渚镇和成县的必经之路,甘沟村塌方路断最为严重,此路不通,黄渚的救援行动几乎无法展开。领受任务后,二炮某工程团立即组成22人小分队,携10台大型工程机械进入滑坡地段,投入战斗。

作业现场,路面堆满了巨石,淤泥没膝。暴雨过后,经河水浸泡过的路基,不时还在坍塌。不过,工程团官兵历来喜欢打硬仗。挖掘机驶入河道,装载机迅速跟进,分流河水,挖掘淤泥,垒筑道路……眼看着,道路一米米向前推进。仅仅6小时,甘沟塌方段就被成功抢通,二炮工程部队强大的科技含量和非凡的战斗力得到充分展示。

15日上午,接连打通数条生命线的二炮抢险救灾部队又一次请命,拿到了打通黄渚镇中心街道的紧急任务。因为打通了这条生命线,人民群众的生活就可逐渐走向正常,就会重树生活的希望。

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战斗。十多米的街道,被洪水带来的淤泥与杂木堵了个严严实实。机声轰鸣,5台先进的工程抢修装备,迎难而上,展开轮番作战。短短4个小时,就将洪水卷来的淤泥和树木铲开,疏通了中心街道,黄渚镇对外的生命线终于被打开。

这天,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也来到了现场,当他看到一堆堆障碍物被庞大的工程机械抓起、运走,口中不禁连连赞叹。中心街道开通了,官兵们在黄渚老百姓的脸上,开始看到笑容了。

在黄渚与淤泥之战,是官兵们最为主要的工作。官兵们成天泡在淤泥里,滚在淤泥里,一点点地清除着街道、河流里的障碍。用铁锹铲、用麻袋装、用帆布兜……淤塞物在一点点减少,可战士们浑身上下却裹上了厚厚一层泥浆。

这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法用数字衡量的战斗。在这一场场清淤大战之后,黄渚的路面一天天亮了起来,河水一天天清了起来。幼儿园开始有了笑声,学校恢复了往日的明净……黄渚的原色正在战士们手中渐渐还原,这便是对二炮抢险救灾官兵心灵最大的安慰。

军民鱼水,世世代代永远是一家人

太山村位于黄渚镇正北方,共有冤王沟、柏树沟等6个自然村,是这次暴洪灾害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最大的村。全村50%以上村民的房屋被洪水冲毁,道路毁坏,断粮、断水、断电。

应地方政府要求,二炮官兵将该村328名村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由于临时安置点容纳能力有限,老幼妇孺多露宿于路旁屋下,辗转于风雨之中。现场指挥组向第二炮兵请示后,决定开设“第二炮兵爱民新村”。

25顶棉帐篷在工厂加班加点生产,300多床被褥在二炮范围内紧急调拨,道路水路、照明厕所尽在规划之中,砖瓦水泥、锅碗瓢盆、柴米油粮都在紧急筹措。从定下决心到开工建设,不足3天。不用说在灾区,就是平常也难以如此迅速。但指挥组总指挥、二炮某基地副司令员陈强将军却连喊太慢:“让我们的亲人在风雨之中露宿辗转,一个小时都太多,何况三天!”

在“帐篷村”交付使用的那天,百姓们拍手称快,喜形于色。一幅群众贴的对联十分醒目:上联:天无道水肆虐和舟共济;下联:屋安然村整洁温暖大家;横批:感谢火箭兵。

这样的故事在灾区随处可见。来灾区的日子虽然不长,可二炮抢险救灾官兵却跟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好似一家人。每当部队出去抢险,总会有老百姓送来煮熟的鸡蛋、玉米,还有自家烙的大饼。虽然战士们不愿吃群众丁点东西,可一片真情着实让人感动,让人深深体会到军民一家的真情实意。

一次,某救援小分队上山搜救群众,回来的时候,发现一个妇女背着个孩子站在路边,怀里端着一筐玉米。当战士们走过时,妇女将筐里还散发着热气的玉米塞给战士们。战士们不要。妇女只好拦住了指导员,让他把玉米分给战士们。

指导员正准备谢绝,妇女的眼泪顿时落了下来,哭着说:“你们那么辛苦,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连一个玉米也不愿吃啊,我们也没别的好东西给你们。”

面对这份真情,指导员实在无法拒绝了。他把战士们叫了回来,命令他们一人拿一根玉米,当着那位妇女的面吃下去。看着战士们啃着玉米,那位妇女才高兴地笑了,一直笑得泪流满面。

任何一种美好的情感都是相互依存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群众,帮灾区抢修道路,组织群众转移,为群众送医送药,给灾区群众捐款,深深地打动着灾区人民。

官兵有时出去执行任务,发现受灾特别严重的家庭,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在抢险救灾现场负责政治工作的二炮政治部陈永华处长,在回指挥所的路上,遇见了王家庄一个受灾户,当得知他们家房屋被洪水冲毁,连根筷子也没剩,只能临时借住在学校时,便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给了他们。

在灾区,虽然缺钱缺物,但钱和物似乎又都不重要。而军民鱼水的这份真情,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

猜你喜欢

舟曲二炮灾区
国庆35周年:“神秘之旅”走向天安门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关于舟曲藏族民歌的文献综述
魏凤和:“二炮”出来的国防部长
第二届“吉祥甘南花开舟曲”全国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英雄舟曲的史诗
不舍舟曲等4则
灾区笑脸
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