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宿舍少数民族

关 健

(赤峰学院 党委宣传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关于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 健

(赤峰学院 党委宣传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民族高校学生宿舍是各族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各民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家”,又是课堂和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延伸,也是各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民族高校中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对培养合格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民族高校校园的重要工作之一.

民族高校;宿舍管理;有效途径

民族高校学生宿舍,既是各民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家”,又是课堂和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延伸,也是各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民族高校中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对培养合格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民族高校校园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当前民族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多民族宿舍环境中的适应问题

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到了非少数民族聚居区,即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了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而汉族学生则是进入到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多民族环境之中.在民族高校宿舍中,无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意味着脱离了原来的社会环境,改变了生活空间,并且社会方式、文化氛围以及语言交际形式等也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民族高校大学生在宿舍中要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适应问题.

1.语言交际、衣食住行、生活习俗方面的适应问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民族的学生从小都接受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的熏陶和影响,意识中都带有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的烙印.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说本民族语言,很少说普通话,这直接影响其在宿舍中的语言交流.不仅在语言上,各族学生在思维方式、穿着打扮、生活习惯方面,都有本民族各自的特点,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民族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宿舍中,势必要首先面临这方面的问题.

2.人际交往中的适应问题.由于语言交流的不畅、生活习俗的不同,加之宗教信仰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对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或避而不谈,或谨慎探讨.不同民族同学之间一般也缺乏对该问题的交流和探讨,同学间的言谈举止显得格外小心拘谨,惟恐触犯了忌讳或因与对方的信仰行为准则不相符而引起不愉快,甚或产生矛盾冲突.又由于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一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环境里总有拘束的感觉,自己的感觉不能畅所欲言,自己的情感又不能尽情表达,故而会为新环境中人际关系难处理而烦恼,很容易出现孤独感、压抑感等,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不适应.

(二)民族高校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方法有待全面提高和改进

在民族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出现大多数学生对宿舍管理的各项工作不配合、不协助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和管理者发生冲突,使得一些工作难以展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宿舍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个别管理人员不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有些管理人员对宿舍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够,认为宿舍管理仅仅是对物的管理,忽视了宿舍管理的育人功能;有些管理者由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民族习俗不了解,工作方法欠妥而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宿舍管理的工作方法需要改进.目前宿舍管理方法大多是采取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方法,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以罚代管”和单一的“管、卡、压”的管理方式,使得广大学生没有很好参与到民主管理中,因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加强民族高校宿舍管理的有效途径

民族高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也是民族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民族高校宿舍管理的重要性,是加强民族高校宿舍管理的前提.民族高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并充分认识宿舍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主流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把学生宿舍管理的工作重点从单纯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和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把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结合起来,把科学管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把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富有特色、便于操作的长远的宿舍管理目标.

2.不断创新完善宿舍管理制度是做好民族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宿舍管理,也就会造成宿舍管理者无所适从、无章可循的状况.所以要重视公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其教育性、群众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上的特殊性.首先,要对各级宿舍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出详尽的规定,对宿舍管理的各类人员制定出切实的岗位职责量化考评办法;其次,在制订有关制度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对症下药,不断地对宿舍管理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

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是发挥宿舍管理功能的保障.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友爱教育是少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民族学生在一起难以交流或者不敢沟通,是因为对于对方的民族文化了解的过少.因此,只有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才能化解民族文化“隔阂”,减少学生之间因误会而产生的冲突.在民族高校中,思想教育的形式不应只拘泥于课堂,更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帮助学生树立起“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4.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做好民族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保证.要发挥宿舍管理功能,实现育人目标,必须要有一支思想好、素质高的管理干部和服务人员队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征和宿舍管理的要求,一方面,要选派一些责任心强、有耐心、懂管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特征和习俗、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公寓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进行民族知识和政策的培训学习,使其充分了解各民族基本情况和特点.

5.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是做好民族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学生宿舍管理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而管理的对象是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的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宿舍管理者就不能采用单一的、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不断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殊性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管理目的.一方面可以扩大管理队伍,让各族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管理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民族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表现宿舍特点的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张明亮.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3).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华.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4,(4):72-75.

G647

A

1673-260X(2010)03-0196-02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宿舍少数民族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热得快炸了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热得快炸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宿舍安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