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的会计委派制

2010-08-15钱昌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委派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钱昌春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浅析我国的会计委派制

钱昌春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会计委派制为了有效地解决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取得了建设性地成效,不过也应看到在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中,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及对策,确保会计委派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会计委派制;成效;问题;措施

现阶段,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监督与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效地遏制市场经济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中纪委于1998年提出在我国试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管理职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从目前的国有独资、股份等企业的会计委派形式来看,会计委派制又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国有企业主管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等不同形式.

1 实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效

1.1 会计委派制度有利于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从源头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会计委派制的实行使财务活动处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财政部门统一资金核算,以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这就有效地遏制某些腐败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深化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杜绝了擅自改变用途、乱支滥用等现象,从源头上遏制了铺张浪费、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等腐朽现象的日益泛滥,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1.2 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会计委派制有效地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从而调动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财产所有者发挥最佳的监督职能.

1.3 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了单位内部约束机制,提高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所有的收入一律都纳入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清理“小金库”,杜绝了资金体外循环.

2 目前我国实行会计委派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委派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矛盾

《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有权决定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从以上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是法律赋予企业最基本的权利,而现行的由政府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与相关法律相冲突,是干预企业自主经营、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

2.2 会计委派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根本的要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应当有自主经营权,可以自主配置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带下进行工作,他们是企业的内部人员.而会计委派制将会计人员的任免权集中到政府手里,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水火不相容,不利于政企分开,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往往导致委派会计只从政府所有者角度而不是企业市场经营的角度出发进行日常工作,当政府利益和企业市场经营要求发生冲突的时候,矛盾就显得愈加尖锐.

2.3 会计委派制不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会计委派制片面强调会计的监督职能,弱化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的职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如实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会计委派人员的职责.由于目标不一致导致企业管理者与会计委派人员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将会计委派人员“架空”,使得会计人员无法深入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丧失了对企业活动的反映和监督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内部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2.4 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的权责利不匹配

一方面会计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均由会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与会计委派人人员没有太大的关系,会计委派人员对一些违法乱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履行监督职能,很难从企业的角度来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会计委派人员的业绩考核和竞争标准尚未建立,作为国家委派到企业的行政人员被提升的机会很小,任期也比较短,在这种体制下,会计委派人员政治风险较大,为了明哲保身,往往会选择温和的监督方式,从而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深度.

3 完善我国会计委派制的保障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与会计委派制相关的法规条例

目前试行的会计委派制与《会计法》《公司法》等个别条文相矛盾之处,应该尽快修改和完善与委派制相抵触的法规.首先完善《会计法》中关于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任免权的规定,在允许各企业负责人享有财务自主权中,还应突出必须无条件接受会计委派机构所派遣的会计人员.其次完善《经济法》对相关的会计职责、权限重新界定与划分,突出企业的会计人员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会计委派机构实行统派.为会计委派制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3.2 建立统一的委派会计的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施,应该由国务院成立专门的事业型会计人员管理总会,统管全国会计人员,负责会计委派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会计人员管理分会,负责本地区的会计委派工作的日常管理.在实行政企分开的同时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统管统派,实现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与监管,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遏制由会计行为所滋生的贪污腐败行为,使国有企业和单位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强化会计委派制的服务职能

会计委派制实行的目的在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也要把会计委派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通过反映和监督只能得充分发挥,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监督到位,只有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监督效率.会计委派人员要自觉与企业融为一体,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处理各项经济事项,劝阻任何违法乱纪行为.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出谋划策.

3.4 明确界定委派会计人员的权利与责任

3.4.1 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与培训制度.派往各单位的会计人员在上岗前都要经过专门的会计知识与实务的培训,要定期对会计委派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以跟上时代前进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3.4.2 建立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会计管理机构应将委派会计的工资福利纳入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确保委派会计人员整体工资水平的公平合理,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向委派会计人员发放与业绩挂钩的年终奖金.

3.4.3 实行委派会计人员考核轮岗制度.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委派人员的业绩作出综合考评.内容包括遵守会计制度、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业务技术水平等方面情况,对成绩显著的向有关部门提出晋升、晋职等建议;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会计执业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实行会计委派制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不良现象,提高了决策者对委派会计的可信度,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本上消除了领导对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了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但不能单纯地指望会计委派制可以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要清醒地认识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冷静地分析,从而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袁辉.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2(5).

〔2〕徐峰.试论会计委派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3〕吴厚萍.关于会计委派制实施的若干思考[J].财经科学,2002(2).

F233

A

1673-260X(2010)03-0043-02

猜你喜欢

委派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