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现状及应对分析

2010-08-15马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理工大学学分

马莉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454000)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现状及应对分析

马莉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454000)

河南理工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取得较大发展,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学生在选课方面缺乏引导,选修课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课程开设门类有限,考核形式化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成立专门的公选课管理委员会,建立公选课网络管理系统,严格考勤、考核制度,设立公选课精品课程等积极应对方案.

公共选修课;现状;对策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师资队伍情况而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我校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我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情况

我校公共选修课自开设以来,已有较大的发展.公共选修课程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校已经开设过的公选课包括: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体育艺术类、自然科技类等70余门课程,门类齐全,百花竞放,教育面广,深受学生的欢迎.公选课管理日渐规范.我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2006年制定了公选课的开课审批制度,开课教师到课程所属院系进行申报,填写公选课课程申报表.原则上开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特殊情况者将授课材料(教材、讲稿、教学大纲、考试要求)报教务处审批.批准通过的课程每门限开2个课头,每个课头上课人数限150人.开课时间:实行“四学期制”,第一轮为第1周至第6周,第2轮为第11周至第16周,每周1至周5下午、晚上,每次2学时,课程总学时为16学时.我校公共选修课实现了从开课、选课到成绩录入网络化管理,公选课也纳入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2 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学生在选课方面需要引导.学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与学生选课的目的差距较大.学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选课目的主要是为了修够学分,按时毕业.这就造成了选课不均衡,有的课程挤不进去,有的课程开不下去.与学生专业相近、就业时有用的课程倍受欢迎,如计算机应用,面试技巧等;学习轻松有趣和容易通过的课程,比如舞蹈欣赏,音乐欣赏、影视欣赏颇受青睐;而一些自然学科方面的、前沿性、专业性强的课程无人问津.没有正确引导自愿选课,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选修课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

2.2.1 课程审查不够严格,开课审批制度审批的是新开课程,规定出台以前已经开设过的公共选修课程无需审批,直接填表开课.教师开课随意性大,审查通过的课程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以教师的兴趣和工作压力而定.有部分教师开公选课不是出于负责任的态度,而是出于个人的某些利益,因为我校制订的工作量标准高,且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与选课人数有关,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上课轻松不点名,考试轻松过了关(开卷或只要求写一篇论文).

2.2.2 教师所开课程出于兴趣和爱好,与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不一致,出现课堂质量不高的情况.

2.2.3 选而不修.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出勤率不高,出勤者又心有二用.有些学生来过几次,有些干脆考试才露面,如果考试采用论文形式,请人代交.校园BBS上询问公选课考试时间、地点,论文题目的帖子屡见不鲜.

2.3 课程开设门类有限.我校本学期开设公选课近70门,与国家级重点院校开设的公选课相比较少,有的课程专业性过强,适应面较窄,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真正发挥公选课的特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不紧.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我校理工类师资力量较强,而文学、管理科较弱,缺乏诸如食用菌的培养等技术性、实用性强的教师;二是学校对公选课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就给教师们一个错觉,认为公共选修课程不重要,可有可无,自然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部分学校教务部门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公选课,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四是学校没有把公选课提高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

2.4 考核形式化.我校选修课考核有闭卷、开卷考试两种形式.闭卷考试,老师要划出考试范围,甚至要把考试的试题和答案一并告知学生,否则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过关.开卷考试更为常见,甚至只要求学生交一篇论文就算完成了考试.学生上网,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轻而易举拼凑成一篇论文;有些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打印,署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就获得了学分.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此选修课学习没有压力,考试走过场,已完全丧失了选修课设置的本来的意义,保证选修课的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3 应对措施

3.1 成立专门的公选课管理委员会,由各大学科的专家学者且长期开设公选课的教师担任.主要职责有:负责制定公选课课程体系、结构的规划,作为开设新选修课程指导方针;负责审查开设每门选修课程的必要性,任课教师的资格、教材或讲义、教学大纲;负责选修课的现场听课,作为网上评教的补充.公选课要真正发挥出素质教育的作用,其课程开设必须走出自发性,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

3.2 建立公选课网络管理系统,推出公选课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选课,提高公选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首先每门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简介必不可少,在选课期间,还要及时挂上限选人数、已选人数、上课时间地点等;另外,将各院系的专业教学计划、选课一览表也挂在公选课网页上,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要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选课目录及应获的学分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3.3 严格考勤、考核制度.首先实行学分绩点制——按成绩给学分的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根据考勤和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成绩按具体分数提交,改变“通过“和“不通过”两级制的现状,分三段90~100分、75~~89分、60~74分给予不同学分.对公选课考试不及格者、缺课次数超过1/3学时者要求重修.重修者交纳考试费用,或者重修不及格,禁止选公选课.其次推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制度.试题由上同类课程的教师统一命题,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试题要反映该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彻底纠正学生用选修课 “混学分”的错误认识.

3.4 设立公选课精品课程,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公选课的水平.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科前沿,教学中急需研究的课程列为精品课程;把教法独特,颇受欢迎的课程也列为精品课程.选聘政治性强,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在学生中声誉好的教师负责特色课的教学,并逐步培养一批稳定的任课教师,保证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数量.要培养稳定的公选课教师队伍,需要采用激励机制.因为开设公选课,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要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一些知识,甚至要学习几门新课程,需要投入的大量的精力、物力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对担任公选课的教师在酬金、职务评聘、评优、获奖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优惠条件,根据课程的需要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安排相应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考查,收集有关信息,研究对策,使课程发展逐步完善.

综上所述,我校重视公选课,必须从认识层面、政策和制度层面考虑,为选修课切实提供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

〔1〕桑海云.大学生选修课心理透视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7(7):53-54.

〔2〕胡志明,黄玲娟.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12):53-54.

〔3〕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 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4):372-375.

G642.0

A

1673-260X(2010)03-0178-02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理工大学学分
昆明理工大学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学分美食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